蔡杰
摘要:《微機原理》課程作為遼東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的主干課程,已被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立項,目前項目得以順利實施,項目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中心,在課堂理論教學模式、實驗環(huán)節(jié)、課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助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網絡教學平臺得以更好的建設和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新設計團隊的建立,參加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和電子設計大賽做了前期準備工作,課程改革實踐效果顯著。
關鍵詞:教學模式改革 翻轉課堂 自主學習
翻轉課堂是教師創(chuàng)建視頻,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課堂上師生再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yè)的一種教學模式。引用翻轉課堂目的在于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課堂,讓所有學生的個性化能夠得到很大的發(fā)展。
我國翻轉課堂仍處在實驗探索階段,研究內容包括發(fā)展歷程、內涵特征、教學模型、困難與挑戰(zhà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國目前研究還處于引進、消化及吸收過程,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將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適合我國的教育模式;實踐應用深度不夠;由于自主學習時間偏多,對于自學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更具有挑戰(zhàn)性,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和艱巨的任務。
1微機原理課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微機原理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以教師授課為主,學生聽課為輔,這種模式對于知識的傳遞利用率不高。《微機原理》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和實踐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必須引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指導。對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培養(yǎng)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2微機原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2.1課前準備
制作課程視頻,課前布置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并發(fā)現(xiàn)問題。
在課前,教師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整理,學生通過不同方式對課題研究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在對課題進行上網查詢、書籍查找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細節(jié)問題,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疑惑點。
2.2課中“內化”吸收
課中進行問題解答,教師通過對學生提問的講解,查缺補漏,將知識更加清晰明了。翻轉課堂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將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到了課堂教學中,使同學和教師之間減少溝通的障礙,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通過對課堂精心的準備,可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由原來教師為主轉換為學生為主。由原來教師單一角色轉換為雙邊角色,突出學生是主角。
2.3課后同步跟蹤
課后在泛雅網絡教育平臺布置課后練習測試,鞏固所學知識。學生經過預習,課中學習之后,給學生布置課后習題,對所學內容進行檢驗及鞏固。
2.4課外教學凸顯
加大上機實際操作力度,增強動手能力。將理論課堂與實驗課堂有機結合。組織學生在課外學習小組進一步拓寬學習深度,學生自擬了流水燈控制、數(shù)碼管顯示、4*4矩陣按鍵顯示電路實現(xiàn)等題目進行實訓,通過硬件編程及電路設計實戰(zhàn)訓練增強動手能力及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
2.5課程考核客觀科學
在課程教學模式方面進行改革的同時,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了有效改革。期末成績由實驗操作技能、實驗報告、理論考試成績三方面綜合進行評定,實現(xiàn)了無紙化考試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全面的科學地考核了學生對課程掌握的情況。
(1)平時考核
平時考核主要考查學生課前預習、作業(yè)情況、參與課堂聽課及泛雅網絡教學平臺相關教學過程和實驗情況以及實驗報告書寫情況,此項占課程總成績的50%。
(2)期末考核
期末考試采用試題庫隨機抽卷形式,題庫每套卷子難度適中,占課程總成績的50%。
3總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微機原理課程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通過翻轉課堂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有了本質性的轉變,對課程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學習熱情。
(2)在實踐教學中針對《微機原理》課程不同的教學內容特點,改革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模式,通過案例教學和項目驅動,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助學習能力。
(3)學生通過對課程的認真學習,積極踴躍參加各種大賽,本課程獲得遼東學院教學模式改革優(yōu)秀課程。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背景下對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需要。相信通過實踐和探索會有更好的模式推進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為人才培養(yǎng)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操風萍,朱林。微任務驅動式項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計算機時代[J].20L7 (4):72-74。
[2]方紅葛一楠基于學生能力培養(yǎng)開展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的課程教學改革,教育教學論壇2018年12月第50期:59-61。
[3]洪連環(huán),高延峰,劉曉波,方平,肖潔基于建構主義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初探,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I8.1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