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麗
摘 要:在新課改中已經明確的指出過,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始終讓學生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增強學生的全方面素質的綜合提高。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管理班級的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正確地意識到人本理念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的目的,而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應當將以人為本作為管理工作開展的核心內容。在新課標的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人本理念也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本文將從人本理念之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的積極意義、現階段存在的部分問題以及管理策略的開展三個方面來分析,希望對廣大小學班主任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關鍵詞:人本理念 小學班主任 管理策略 分析
人本理念的含義即是讓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著以學生為教育的主體地位的基本教育理論,讓教師將工作重點不僅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上,還更加關注于學生的個人發展道路,并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讓學生可以全方面地發展自我,更好地應對未來學習和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總之,小學班主任不僅是小學生的管理者,還是他們的人生導師以及益友,會對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和個性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并直接決定了小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興趣。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育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應當聯系學校、家長三方力量來共同開展好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工作,幫助小學生茁壯地成長。
一、人本理念之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的積極意義
人本理念之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的積極意義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教師在堅持以人為本的過程中,可以直接地提高小學生在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識。小學階段是小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小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的關鍵時期,在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中, 如果堅持人本理念,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不再處于一種被教師所引導、所保護、甚至是低于教師一等的地位,讓教師和學生可以處于同一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進步。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用高要求、高標準來約束學生,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積極正確的學習習慣和人生態度。
第二、教師堅持人本理念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個性。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還不太重,且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展得不太成熟,因此,這階段教師的首要任務應當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并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避免學生在今后的應試教育壓力之下放棄了自己的個性,變成了千篇一律的考生。人本理念可以讓教師更加貼近學生的內心,有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人格和人性,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幫助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樹立起一個正確的三觀,這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管理的問題所在
在當前的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了許多或大或小的問題:第一個是教師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偏差,教師沒有正確地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管理工作的開展中過于突出了自己的管理地位,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之中拉大,讓學生產生了對教師的距離感甚至是害怕。第二是教師即使意識到了人本理念的重要性,也認識得不夠充分,并且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沒有真正地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進入引發了一系列的師生問題,甚至是師生矛盾,極其不利于教師的教育工作的開展和班主任管理班級工作的開展。最后,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缺乏一種互相信任的和諧關系,班主任無法了解到學生內心的真正世界,也不愿意去了解,導致了管理班級工作開展得越發困難。
三、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
1、正確意識到人本理念
教師的教學工作的開展都應當以學生為出發點,教育的意義本身也是為了服務學生,教師常被形容為無私的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學生。而盡管很多教師都以自己的職業為榮,也的確在教育事業中做到了鞠躬盡瘁,但對于人本理念的理解,還是不夠充分。有很多教師喜歡發展“一言堂”,絲毫沒有考慮到要將學生也置于課堂的主體地位,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更是顯得有些像封建社會中的“獨裁者”,他們制定嚴格得近乎苛刻的班規來約束學生,盡管出發點是為了學生好,但卻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在這樣壓抑的班級氛圍中,學生是很難發揮自己的天性,便漸漸被壓抑得丟失了自己的個性。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學生的感受,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制定的每個班規的意義,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去遵守,而不是迫于班主任的威嚴而假裝去遵守。
2、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一個有著良好氛圍的班級,應當是鼓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的,而班主任作為和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教師,更應當做到這一點,并去積極落實到位。人本理念可以有效地消除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隔閡和距離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進而對班主任敞開心扉,這也可以使得班主任更加的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從而可以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其中,班干部要在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構建起一架有效的溝通橋梁,幫助班主任搜集同學們的問題和建議,并對班主任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幫助班主任共同開展管理班級的工作。因此,師生互動可以使得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也可以更好地幫助班主任開展對于班級管理的工作,幫助學生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和學習,為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工作培養更加全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結 論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生的管理工作,班主任不應當一味地運用嚴格的班規來約束學生,而更應當用愛和關懷來感化學生,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創新傳統管理策略,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發展,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個體潛能,進而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 金俊霞.淺談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203.
[2] 李文娜.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策略方法[J].中國新通信,2019,21(12):185.
[3] 黃志東.基于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