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美香
摘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需要依靠管理來維系,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于企業的整個運行過程。價值鏈管理模式的提出是企業管理的一個新的探索和嘗試,而在這個模式之下的財務管理也隨之出現了不同。本文從介紹價值鏈和價值鏈管理模式出發,解析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財務管理現狀,并針對財務管理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解決思路。
關鍵詞:價值鏈;管理模式;財務管理
全球經濟飛速發展,各個國家的企業都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努力求生存、求發展,而企業管理模式的選擇對企業的生存發展來說有著不可忽視的重大意義。不同的管理模式之下,企業的各個環節和部門的管理也會有所不同,價值鏈管理模式區別于傳統的作業管理模式,是將企業的各個工作環節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價值鏈。在這種模式之下,企業的財務管理也會隨之而進行調整和適應,以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一、價值鏈和價值鏈管理模式
價值鏈管理模式的出現,歸功于價值鏈這個概念的提出。這一概念最早提出于1985年,當時在《競爭優勢》這本書中作者 Michael·E·Porter將價值鏈的概念推到了眾人面前。隨后,多位學者在價值鏈理論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整個價值鏈理論的內容和分支也豐富了起來。
所謂的價值鏈是指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了企業的生產、市場、后勤、管理等各個環節,但凡是能夠創造價值的環節和活動,都歸屬于企業的價值鏈。價值鏈在經濟活動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影響,關系著企業的分工、經營、收益等方面,決定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企業的價值鏈管理模式是將企業的生產、銷售、運營、后勤等一系列的活動環節整合到一起,構建出企業的價值鏈并對之進行管理的一套管理模式。價值鏈管理模式之下,企業的每一個活動都屬于價值鏈的一部分,創造了多少價值、創造價值的效率高不高,都屬于價值鏈管理的內容。這種管理模式能夠更好的優化企業的各個活動,將不能創造價值、創造價值效率低下的價值鏈節點淘汰或者整改,最終實現企業的高效運作和利潤最大化。
二、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財務管理
價值鏈管理模式之下的財務管理將以價值鏈為核心,而非是企業單個的活動、也不只是單個企業的活動。企業自身有價值鏈,同時企業也處在經濟活動的價值鏈當中,例如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加工廠、市場銷售公司、配套產品設施相關企業等同樣是一個價值鏈。因此,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財務管理也將區別于傳統管理模式,以實現企業自身的價值增值為目標。
(一)財務管理的目標
價值鏈管理模式之下,將企業的各個環節整合為價值鏈,企業的活動是價值的創造活動,因此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總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資本利用率最大化。換言之,在價值鏈管理模式之下,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幫助企業在有限的資本和要素的前提下,將它們發揮出最大的效用來創造最大值的價值。
(二)財務管理的內容變化
(1)財務預算
價值鏈管理模式下,財務預算圍繞著價值鏈的每個環節來預測和估算,而各個環節之間因為價值鏈的存在而無縫連接,彼此之間的信息共享程度遠勝于傳統模式。正因為如此,在財務預算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加準確、有效的數據,減少了信息缺失和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預算錯誤。面對每個環節,既要視為獨立的小個體,又要視為整個價值鏈中的一部分,提高預算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2)財務分析
企業的財務分析包括許多方面,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成本、財務報表等均需要財務分析的相關支持,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財務信息比傳統模式下的財務信息更加準確和有效,因此財務分析過程中對于數據的修正和參考價值,將有別于傳統模式下的財務分析。
(3)財務控制
財務控制是針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控,起到的是監督行為和預防違規的作用。企業成為了一個價值鏈整體,財務管理工作圍繞價值鏈進行,那么財務控制也同時隨之變化。對整個財務管理過程的控制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尤其是價值鏈管理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財務管理隨之變化的同時,財務控制也必須要同步變化。
(4)績效評價
企業的績效評價是一個綜合評價,不僅包括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生產能力、組織能力、客戶關系、企業關系等方面的評價,還包括了對企業價值鏈中的每個節點效用率的評價。績效評價不僅是對企業價值創造活動的評價,也是獎懲措施實施的參考基數,對于企業活動的促進和發展意義深遠。
三、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傳統管理模式下的財務管理相對單一、簡化、孤立,而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財務管理則不同,從管理理念到具體操作都發生了諸多變化,在這種轉變過程中財務管理想要實現其管理目標,面臨著的問題也不少。
(一)對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
價值鏈的概念提出時間也不過幾十年,在這個過程中價值鏈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也在不斷的更新與完善。企業在實行價值鏈管理模式之時,企業的人員同樣應該認真的學習價值鏈的相關知識,了解價值鏈管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財務人員更是要學習并掌握在新模式下財務管理如何操作。不僅如此,價值鏈理論應用的重要意義在于企業活動的優化和高效,對于財務人員來說則是優化他們的工作、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這是對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更高要求。
面對這樣的要求,首先應該要加強財務人員的競爭意識,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工作并非是按部就班的做完就能高枕無憂;讓他們意識到這個時代在改變,他們也必須要隨之改變才能保全自身;讓他們意識到學習和進步不是企業對他們的苛責,而是整個經濟大環境下市場對他們的要求。
之所以將競爭意識放在最首要的位置,而非是強調學習和培訓,是因為沒有了這種工作壓力和激勵機制的督促,想要改變財務人員多年來的工作習慣和思維就太困難了。通過讓財務人員意識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性,才能夠激發他們的積極主動性,將學習和培訓的效果最大化。
(二)明確權責與加強合作的要求
價值鏈管理模式將企業變成了一個整體,然而這并不能改變每一個價值鏈的節點是個獨立的存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同樣也要面對這個問題,財務管理的權責在這種模式下難免會出現模糊化問題。在企業活動中,同一件事如果誰都可以做決定,就會出現執行的人無所適從,如果遇到了事誰都不肯做決定擔責任,那么企業的活動就會被擱置,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企業的活動低效、活動要素被浪費的結果。
然而,將所有的權責都明確之后,能夠避免了上述兩種情況的出現。權責明確的重要意義就在于規避了權限的濫用和推卸責任出現。解決了權限問題后,還要強調協同合作的重要性。權責明確容易導致人員和部門各干各的活,降低了協調與合作的意識,這對于提高工作效率來說無疑是一個障礙。由于財務管理在價值鏈管理模式下已經成為了一個動態的過程,那么執行過程中出現變化和調整將是一種常態化現象,財務人員協調與合作能力越強,將越有利于快速應對這種常態化,提高工作的效率、創造更多的價值。
(三)不斷探索和優化管理的要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財務管理同樣也是如此,固化了思維不求創新,只會令財務管理和企業的整體管理出現裂縫和脫節,久而久之財務管理不僅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反而會拖累了企業整體的高效運轉。價值鏈管理模式所追求的恰恰就是高效的運轉,因此財務管理必須要不斷地探索和優化管理,在工作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積極解決問題、認真總結經驗,在學習和培訓中善于思考、積極提問、認真實踐。同時,探索和創新并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的責任,而是應該形成一種氛圍,將每個人都吸引到這場求進步求創新的戰役當中。
四、結束語
企業的生產經營都離不開管理,而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又決定了管理效果的好壞,在引進了價值鏈管理模式之后,將企業的管理水平推上了更高的層次,同時也讓企業的管理面臨了更多新的變化和挑戰。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自然也要隨著整體模式的改變而做出調整和進化,適應價值鏈管理模式的動態化和高效化。財務的預算、分析、控制以及企業的業績評價都因為模式的轉變而出現了新的變化,財務人員自身素質以及工作權責等方面也面臨諸多問題,這都將是在價值鏈管理模式下財務管理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困難。只有不斷探索和優化管理,財務管理才能夠在新的模式之下,為實現企業的價值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劉玉枝.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科技企業財務管理的研究[J].管理觀察,2018,38 (11): 149-151.
[2]齊銀華.關于價值鏈管理模式下企業財務管理的一些思考[J].現代商業,2017 (36): 142-143.
[3]夏習位.基于價值鏈管理模式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 (06): 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