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
摘 要:班主任在小學教育工作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教育教學體系里,小學教育是其中一個特殊的教學時期。小學生對很多新奇事物有強烈好奇心,叛逆倔強、彰顯個性是這個時期學生的突出特點。班主任在小學生教育工作過程中,引入朱永新“每月一事”理念,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小學生教育工作的價值。在研究過程中,結合朱永新“每月一事”觀點,就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展開了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朱永新“每月一事”;小學班主任;工作方法
教師在小學生教育工作開展上,要把人生最重要的12個好習慣,或12件最重要的事情,分到每個月里,借助教育活動開展,讓小學生通過小事鍛煉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認知。
一、“每月一事”理念解讀
朱永新教授提出新教育實驗“每月一事”項目,結合一年十二個月的不同特點,提出每月開展一件小事。每月一事的本質是讓教師在小學生的教育上,以12個良好生活習慣作為經度,以知識技能的掌握作為緯度,通過教師的科學教育和引導,讓小學生通過完成一件件小事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出色的行為能力和健康的人格。
(一)“每月一事”的內涵解讀
教師在“每月一事”的內涵規劃上,要結合習綱主題、目標指向以及習目專題、每月事名四部分來推進項目。習綱主題指的是教師在踐行“每月一事”項目過程中,通過每一件小事的開展,希望學生能夠養成的行為習慣。目標指向指的是在教師通過每件小事的推進,希望學生在習慣養成的同時培養的品質。習目專題指的是在每件小事踐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教育角度出發,從低、中、高三個層次來引導小學生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每月事名指的是“每月一事”項目開展過程中,教師對每月小事內容的規劃。在下表1里,結合小學班主任教學現狀,梳理出“每月一事”項目的推進計劃。
教師按照一月到十二月,每個月進行一個教育主題的設置。同時教師在小學生的教育上,結合設定的主題,按照低、中、高三個層次分別設置不同的小事。比如教師設定一月教育的主題是節儉。那么教師結合習目主題,設置了節約、節制以及儉樸三個專題,分別設定的小事是學會吃飯、按照約定時間玩游戲、愛惜舊物。通過不同的小事,教師能夠讓小學生在踐行每一件小事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講儉省的好習慣。二月到十二月的習綱主題分別是守規、環保、公益、勤勞、審美、健身、友善、好學、感恩、自信、自省。教師在進行“每月一事”項目的過程中,按照每月不同的習綱主題設定,確定目標指向,并設定習目低中高三個層次,讓小學生通過“每月一事”項目開展,培養良好習慣,樹立正確價值觀。
(二)“每月一事”的實踐意義
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每一件小事雖然微小,但每一件小事都是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和具體實際提出的。教師在小學生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小學生去做好每一件小事,讓小學生在每件小事落實的過程中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認知,成長為健康的孩子。而且教師通過一件小事的教育理念引入,在培養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也有助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成績。
“每月一事”并非是單一課程項目,而是融合了多課程在內的綜合項目。按照1~12月的主題規劃,每一個主題都是一個獨立的課程。教師在“每月一事”項目開展上,要充分推動項目和新教育的深度融合,和教育內容以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將教育看作是一個整體,利用“每月一事”切入,整體推動教育的落實。所以,從實踐操作的角度來說,教師在開展“每月一事”項目上,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借助不同活動形式,將活動和課程教育內容融合起來,借助合理的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從實踐角度來說,“每月一事”項目的開展,有助于學生構建良好人格。
二、基于“每月一事”看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在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引入“每月一事”思想,是新教育實驗的十大行動之一,同時也是新教育實驗的一種習慣創新表現。小學班主任踐行“每月一事”,不僅是學校德育的載體,同時也是小學班主任構建完美教室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推進“每月一事”項目的過程中,要有明確的主題設計,而且要強調“每月一事”的規劃和教育內容以及兒童的生活實踐結合,融入核心素養,實現整體教育體系布局。
(一)主題開啟,創設情境
按照“每月一事”項目的開展要求,小學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上,可以充分融入“每月一事”理念,通過主題開啟的方式,為小學生參與“每月一事”項目創設良好的情境,激發小學生參與“每月一事”項目的熱情和積極性。結合“每月一事”的習綱主題設定,小學班主任在推動“每月一事”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在每個月月初結合一些特定場景舉行“每月一事”活動的啟動儀式。比如在開學典禮上,由學校領導宣布“每月一事”項目正式開啟。而后在每月一號的升旗儀式上,或是在每月第一次主題班會上,班主任宣布當月的習綱主題。借助這種主題開啟的形式,賦予“每月一事”項目神圣的儀式感。而且小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也能更快地投入“每月一事”的實踐中,真正讓“每月一事”成為小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二月“每月一事”的習綱主題是守規。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可以結合“守規”主題,在每周的班會中引入一個習目專題。小學班主任結合習目主題設置內容,將第一周班會主題設定為守時,將第二周班會主題設定為守法,將第三周班會主題設定為誠信。從守時,到守法,再到誠信。在三周的班會開展上,教師通過逐步深入的主題設置,將“每月一事”融入班級日常管理中。通過不同的習目專題內容融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引導小學生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培養自身對規則的敬重。比如結合第一周班會主題“守時”,小學班主任要求小學生在一周的時間內做到按時上學不遲到。結合第二周班會主題“守法”,班主任要求小學生在日常行走的過程中遵守交通規則,做到不闖紅燈、過馬路走斑馬線等。結合第三周的班會主題“誠信”,班主任教育小學生要誠實守信,做錯事情敢于承認,不說謊。小學班主任通過將“每月一事”融入班會主題中,讓小學生在每一周中通過一件小事的踐行,培養小學生守規的認知。通過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導,讓小學生通過每一件小事的踐行,能夠明白唯有遵守規則,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秩序,才能讓我們更好地在社會大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結合前三周的班會教育,班主任在第四周的班會上還可以引導小學生對自己一個月的“守規”行為做出歸納,升華“每月一事”的教育價值和教育意義。
(二)實踐體驗,知行合一
在教育工作開展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學班主任在“每月一事”項目踐行的過程中,將“每月一事”和班主任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結合,深化“每月一事”項目的落實效果。班主任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組織和開展,提升“每月一事”項目參與的全員性、適切性以及反復性和實效性。教師通過組織具體的實踐活動,讓小學生能夠有良好的“每月一事”參與氛圍,引導小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參與同時培養知行合一的良好習慣,完成人格建構。
十月份“每月一事”習綱主題是“感恩”。班主任在小學生教育工作過程中,為了讓小學生了解“感恩”、學會“感恩”,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設定了習目低中高三個層次內容,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熱愛祖國,并設置了一系列的活動。結合國慶節、國際老人節以及國際教師節等節日,小學班主任組織小學生開展了感恩父母、關愛他人以及表達愛國之情等活動。在孝敬父母活動的開展上,班主任要求小學生每天回家后幫父母做一件小事,感恩父母,比如打掃衛生、為父母端茶、給父母洗腳等。通過這些小事,讓小學生學會感恩父母的養育,并學會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父母養育的感恩。在關愛他人活動開展過程中,班主任要求小學生為自己身邊同學、為身邊鄰居,甚至為陌生人做一件小事,比如幫助身邊同學講解習題,幫助鄰居收取信件或是在公交車上給陌生人讓座等,通過一件小事,表達自己對他人的關愛。在愛國活動的參與上,小學生通過親手繪制五星紅旗,畫出祖國之美等實踐活動,表達對祖國的熱愛。班主任通過組織不同的實踐活動,讓小學生通過每一件小事,學會感恩父母,學會關愛他人,最終升華到熱愛祖國。在一件件小事的踐行中,小學生能夠加深對正確行為的理解和認知,實現知行合一習慣的培養。
(三)反思提升,多元評價
反思是個體對自身行為做出的評價,評價是他人對個體行為表現的評判。小學班主任基于“每月一事”指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對“每月一事”行為結果的反思,并對學生行為做出客觀評價。通過學生自我反思以及教師的客觀評價,有助于提升班主任工作成效,讓小學生在踐行“每月一事”的過程中,明確什么是正確的行為習慣,并將這種習慣內化為自覺行為。
十二月“每月一事”的習綱主題是自省。班主任結合“自省”主題,設定的習目低中高三個層次分別是計劃、自律、自強。班主任結合“每月一事”的要求,引導小學生學會自主完成行為計劃的制定。在學習方面,班主任可以引導小學生通過成績檢測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為自己制訂學習改進計劃。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上,嚴格按照計劃落實學習,加強自律,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班主任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不僅要善于引導小學生學會自省,還要給予小學生“每月一事”踐行情況客觀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班主任既要肯定小學生“每月一事”踐行中的成績,還要指出不足,引導小學生通過自省發現自己行為的不足,讓小學生自主制訂計劃,按照計劃約束自己,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在不斷反思中汲取經驗,改進不足,自強不息。
朱永新曾提出,要認識道德發展階段,做新教育每月一事。“每月一事”教育理念也為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小學班主任將“每月一事”融入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能夠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效果,還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參考文獻:
[1]李冬英.淺談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與技巧[J].中外交流,2017(9).
[2]吳云,李興力.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9).
[3]秦亮,王丹.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8(12).
[4]劉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方法創新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