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摘要: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綜合管理體系中較為重要的管理構成,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新會計制度的正式實施要求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層面進行一些調整與優化,強化預算績效管理更是成為了一種必然選擇。通過對部分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狀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預算管理模式較為固化等問題客觀存在下,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有效性相對較低。本文將對現階段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并就其如何更好進行預算績效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預算績效管理
由于預算管理本身具有的重要性,預算績效管理也成為了事業單位極為關注的一項管理活動,總體上來看,很多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能力都有了顯著提升,但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中也存在著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這些預算績效管理問題客觀存在時,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中陷入了較為被動的狀態之中,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有效性也處于較低水平。當前,大多數事業單位對如何強化預算績效管理較為茫然,探尋出事業單位更好進行預算績效管理的有效策略也十分必要。
一、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概述
績效預算管理是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績效預算是以目標為導向、以項目成本為衡量、以業績評估為核心的一種預算體制,是把資源分配的增加與績效的提高緊密結合的預算系統[1]。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與企業組織的預算績效管理存在很大相似性,但并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最終目標,而是以資源的更好配置,成本的更好管控為直接目標,最終目標在于促進事業單位的更好運轉、職能的更好履行。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是一個動態管理過程,主客觀因素也會對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常規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平添了很大難度。如何有效的進行相關問題解決,持續性的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有效性也是事業單位需要思考的現實問題。
二、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模式過于陳舊
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著的首要問題實際上是預算管理層面的問題,預算績效管理是全面預算管理視角下的一項管理內容,但很多事業單位缺乏對全面預算管理,以及框架下預算績效管理的較好認識[2]。部分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模式十分陳舊,預算管理模式較為陳舊下,其所進行的預算績效管理自然也是一種形式大于內容的管理。也有部分事業單位雖然構建出了具體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但其預算管理管理體系的完善程度相對較低,從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運轉狀況來看,不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同固有的預算管理模式間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預算績效管理賴以存在的預算管理體系基礎缺失時,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水平自然較低,即便在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中進行了較多人力與物力資源的投入,預算績效管理水平也無法得到優先提升。
(二)預算指標細化與量化精準度低
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中的核心是預算指標細化與量化,從財務內部控制的視角來看,預算指標細化與量化會直接決定財務內部控制的順利程度,在進行預算績效考核乃至整體上的管理時,預算指標細化與量化的精準度較低也會拖慢預算績效管理進程,乃至最終的預算績效管理成效取得。由于預算管理理念和模式較為陳舊,很多事業單位并沒有積累出足夠的預算指標細化與量化經驗,其思想意識層面對預算管理中預算指標的細化與量化也并不關注。這些因素共同影響與作用下,預算績效管理很容易陷入到一個停滯狀態之中,對于事業單位核心管理層以及具體的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而言,其也無法依據具體的標準對預算執行等績效進行評價,伴隨著預算管理的不斷推進,預算績效管理也很容易不了了之。
(三)預算績效管理結果利用率不足
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后會形成具體的預算績效管理結果,這一結果實際上是對預算管理活動開展進行的一個有效評價和較好反映,理論上來說,預算績效管理結果具有很多價值,其也能夠幫助事業單位認識到自身預算管理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具體不足。但鮮有事業單位認識到了預算績效管理結果的實際價值,其雖然在常態化的進行著預算績效管理活動的開展,但并未對預算績效管理結果進行充分利用,預算績效管理結果的利用率也明顯不足。這一問題客觀存在下,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實際上處于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更為嚴重的是,一些較為明顯的預算管理問題即便能夠被預算績效管理結果反映出來,但相關問題很難被發現和解決,預算管理層面存在的問題也影響到了預算績效管理活動的開展。
三、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建議
(一)持續進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優化
預算績效管理是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的具體管理內容,為了更好的進行預算績效管理,事業單位應當從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優化層面入手。具體來說,事業單位核心管理層應當在管理會計建設的同時對全面預算管理法這種管理會計工具進行應用,在進行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后,對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進行優化。與此同時,事業單位也應當提升預算績效管理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的地位,預算績效管理是整個單位的事情,不是財務會計部自己的事情,需要各業務部門的協調配合,需要單位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否則預算績效管理只會是閉門造車,流于形式。在給予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足夠重視的基礎上,統籌相關資源為一般性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例如,某基層事業單位以季度為單位進行了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運轉上的評價,借助對評價報告進行的分析,發現影響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運轉的具體因素,借助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更好運轉驅動預算績效管理活動的更好開展。
(二)依托往期預算分析細化與量化預算指標
全面預算管理框架下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的核心是預算指標的細化與量化,在預算指標細化與量化上,財務管理人員可以對往期預算指標確立狀況,執行狀況,預算同實際間的差異率進行分析。例如,武漢市某淡水漁業研究院在全面預算管理預算指標細化與量化時對大數據技術進行了應用。其通過對往期預算指標的細化與量化狀況,特別是預算執行狀況相關數據進行了匯總,在發現了預算執行的阻礙性因素后,較好參照分析結果進行了預算指標的確立,通過5%彈性的增加對預算指標進行了較好的細化與量化。得益于這一策略,最近兩年時間里,該事業單位預算同實際間的差異率均被控制在了2.4%以內。預算執行狀況得到了較好保障后,該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能力近幾年也處于不斷提升的狀態之中。
(三)強化對預算績效管理結果的利用
建議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中給予預算結果利用以更多關注,通過對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過程進行的有效控制,保障最終預算績效管理結果的準確性。與此同時,事業單位也要引入預算績效管理報告機制,通過對預算績效管理報告進行分析,發現預算管理以及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對應解決。不僅如此,事業單位也要通過對預算績效管理報告進行分析,對主要的資源消耗點進行標準,基于成本控制的視角進行在預算管理以及成本管理活動開展中進行一些調整。這也能將預算績效管理的積極影響與作用更好顯現出來,使得其能夠成為事業單位財務層面內部控制的一個有效選擇。
四、結語
事業單位在給予預算、預算績效管理同等關注的情形下要確保預算績效管理相關活動正常開展下去,避免預算績效管理流于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對已存在的預算績效管理問題在解決上并不簡單,很多尚未被預見的因素也會導致新的預算績效管理問題產生。為此,事業單位應當基于問題解決的視角與發展的眼光進行預算績效管理狀況審視,發現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開展進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將系列預算績效管理問題解決的過程作為實際意義上預算績效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楊志宏.內部控制視角下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7 (8): 72-73.
[2]郝雪梅.內部控制視角下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 (22):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