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可兵
摘 要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很多學生認為數學課程非常乏味,導致學生對學習數學不感興趣,而為了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解教學內容時可以先傳授知識,之后將數學知識與游戲結合起來,開展不同形式的游戲活動,構建趣味性數學課堂,使學生對游戲活動感興趣,從而主動投入到游戲中,從而使學生積極表現自我,積極思考分析數學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梢姡鋵嵱螒蚧虒W策略,能夠收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游戲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5-0122-01
游戲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游戲活動感興趣后,進而主動參與到游戲中思考、分析數學知識,積極動腦思考,有利于開發學生智力,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和思考力。同時,學生在游戲中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見,開展游戲教學活動有著重要意義。
一、開展“你買我賣”的游戲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游戲比較感興趣,教師應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開展游戲教學活動,以此吸引學生的注力,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參與到游戲中,進一步增強其表現力。
例如:學習“加減法”時,教師在講解課程內容之后,開展“你買我賣”的游戲,規則為學生五人一組,一名學生賣文具,另外四名學生買文具,要求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需依次計算總共需要支付多少錢,學生明白規則后,積極按照規則選購鉛筆五支,每支1元,筆記本五本,每本3元,鋼筆一支五元,橡皮4塊,每塊1元,學生按照購買的文具的數量依次相加計算需要支付的錢數,買賣雙方計算的結果相同,并確定結果正確,即可舉手示意教師游戲結束,教師結合學生計算的錢數對其進行表揚,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在游戲中提高全體學生計算能力和思考力。
二、開展“數青蛙”游戲
當前,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要注重以學生為本,有效引導學生參與到游戲中,并發揮其主動性,進一步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積極投入到游戲中完成任務,認真分析和思考,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主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例如:學習“100以內的加法”時,教師先講解課本內容,之后將剩余時間用于引導學生開展“數青蛙”游戲,規則為學生按照座位順序,以此說出一只青蛙兩條腿,兩只眼睛,一張嘴,以此類推,要求學生快速數青蛙,學生明確要求和規則后,主動依照先后順序數青蛙,游戲過程中學生感覺到上數學課的輕松、愉快,進而對上數學課更加感興趣,有助于調動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數青蛙,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和自覺性。
三、開展“你比劃我猜”游戲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提升教學效果,應創新教學方法,積極運用游戲教學策略開展教學工作,并在實際運用中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游戲環節,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必然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可見游戲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值得廣泛運用。
例如: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在講解完教學內容之后引導學生開展“你比劃我猜”的游戲,規則為兩名學生描述圖形的特點,另外一名學生猜出圖形名稱,學生明確規則后,積極比劃,并認真描述不同圖形的特征,以便于對方快速猜出,整個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認知能力、表述能力,同時,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快速認識圖形,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有效增強其學習能力和記憶力,可見,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十分重要。
四、開展競賽類游戲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應用游戲教學法時,要重視開展競賽類游戲,引導學生舉手搶答,搶答過程中說出正確答案即可得分,分數最多的學生獲勝,學生在明白規則后,主動參與到競賽類游戲中搶答,學生自覺遵守游戲規則,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同時結合教師提出的問題,快速反應,迅速舉手回答,進而增強學生的反應力和思維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答題競賽,在最短的時間內,求解出正確答案即為勝出,以調動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競賽游戲中認真思考答案,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增強其思考力。可見,教學中教師開展競賽類游戲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五、總結
綜上所述,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積極引入游戲化教學法,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游戲環節,將游戲與數學知識融合起來,通過開展不同形式的游戲教學活動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在興趣驅使下,學生按照游戲規則舉手發言、認真思考,逐漸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可見,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策略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葉青.淺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