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志勝
【摘 要】隨著通信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新聞信息傳播在新時代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人們也可以通過各種載體和方式來獲取大量所需的信息。可是,在這樣龐大的新聞信息需求量面前無形之中將新聞行業之間的競爭關系放大了,一些新聞宣傳工作者為了業績和追求發稿量,不惜偽造、編撰新聞,“閉門造車”現象時有發生。本文從新聞宣傳工作者的職業原則出發,對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知識素養、道德修養三大要求作出探討、分析。之后,深入探究如何提升新聞宣傳工作者的整體職業素質,并對提高新聞工作者職業良心、社會責任意識提出看法和建議,希望能給新聞人帶來一些啟示,這亦是作者的初衷。
【關鍵詞】新聞工作者 ? 職業素質 ? 問題 ? 解決方法
一、新聞宣傳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職業素養
1.政治方面的素養
政治素質的提高是提升其他素質的前提,它是新聞宣傳工作者應該具備和培養的最首要、最重要的工作素質。政治素質的評判標準就是新聞傳播工作人員是否能在工作中保持思想的先進性,即同國家、黨保持統一思想。這是涉及國家政策導向、根本思想價值觀取向的內容,因此培養新聞宣傳工作者的政治素養絕不能輕視,而需重視。
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新聞工作者擁有這些言論權利都要以履行其相應義務為前提。我國對新聞行業的要求是:報道內容需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新聞工作者服從黨的指揮和領導,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思想。這樣的要求實際上保證了新聞工作者的先進性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新聞工作者是聯系黨和人民的紐帶,保證其高水平的政治素養,就是為社會的安定、國家的安寧保駕護航,營造良好的正能量輿論氛圍。
2.知識層面的素養
知識層面的素養問題也可以說是工作專業性的問題,說白了就是“硬指標”。一塊良好的石料經過不同的工匠之手,會重生成完全不同的工藝品,同樣的,相同的素材經過專業水平不同的新聞宣傳工作者之手,也會變成質量截然不同的報道。專業新聞人對事件的看法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廣度。
先談深度的問題。作為新聞人,對事件的剖析一定要全面、完整的同時還需從本質分析,這就是所謂的對深度的追求。人民群眾往往不會對新聞報道的內容進行二次加工,而是直接接受報道所傳達的信息。為了保證群眾能從各個方面全面了解事件的發展,新聞人一定要在新聞播報發布前反復斟酌考量其全面性,保證報道內容的深度性。
我們再來談廣度的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信息內容涵蓋的面也越來越廣,為了保證各類信息能被群眾知曉和及時性,新聞人一定要對知識面有更為廣闊的追求。時代發展日新月異,知識迅速更新,這就要求新聞人的知識素養必須提升。當今社會的發展現狀要求每一位新聞工作者成為一位“雜學家”,對已有的事件知識廣泛地學習,最好達到無事不曉、無空白區的目標。
另外,所謂新聞,重在“新”:外界的新聞事件一天比一天新鮮,總有一天,這些事件會超出現有的知識范疇。所以,加強新聞人思維的廣度才能使新聞行業長盛不衰。知識層面做好深度和廣度的保證,新聞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完成宣傳工作,有效地保證撰寫稿件的整體質量。
3.道德層面的素養
這一素養是每個新聞人的職業良心、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具體地來講,就是一定要“實事求是”。過去的幾十年中,新聞行業是存在很大競爭的行業,報刊之間、傳媒公司之間、記者之間都有著或大或小的火花,報道的內容是否吸引受眾的眼球成為每家報刊之間競爭的著力點,每位新聞人也積極地為尋找新鮮事件而日夜奔波。這樣的行為已經偏離了新聞人初衷,新聞的報道應當具有真實性和針對性的,而不能因為一己之私便肆意扭曲,以吸引受眾為目的。
作為社會輿論的向導,新聞人應本著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全心全意地為群眾送去最真實、最全面、正能量的信息資源,倘若他們的職業良心和道德操守喪失了底線,那么他們傳達的新聞信息又何談真實。
二、提升新聞宣傳工作者素質建議
1.各報刊、傳媒公司要提高用人水準,嚴把素質關
針對傳統新聞行業,新聞宣傳工作者相對來說是要在報刊、廣播電視等固定體制下工作的。正所謂“房子建得好不好,就看地基牢不牢”,想要保證新聞的真實、可信和質量,就先要保證進入報刊和傳媒行業的新聞工作者滿足三種素質要求。不能刻薄地要求新聞人剛開始就面面俱到,但一定要保證納用人有正確的職業素養。倘若報刊、傳媒等單位納入不合格的工作人員,那勢必對媒體的未來有所影響,甚至讓虛假的新聞信息流入社會。所以,各大新聞單位一定要嚴格把關,時刻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在具體的執行上,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
①建立健全招考模式,把好入行關。在各報刊、傳媒公司需要從外界招收新聞人,以補充自身實力時,要有嚴格的招人標準,確保招入公司的人員具有新聞人應有的基本素質。不能憑借主觀印象或者只是依靠個人意愿進行新人的招納,要根據崗位需求,設立合理的招納考試項目,通過面試、筆試的方式對招納者進行考核。同時,建立合理的觀察機制,即實習模式,在實習期間,既引導新人工作,也考察其素質,這樣才能把握好用人標準,保證新鮮血液的注入帶來的是積極的進步。
②以制度約束新聞人的行為而不是無法準確界定的素養。對新聞從業者而言,個人新聞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但素養作為個人綜合行為的具體表現,是難以被量化的,也就是說新聞人有沒有素養,并不是可以被第一時間看出來的。因此,在各報刊、傳媒公司中,不能以無法量化的素養來確定新聞人的行為,應該以健全的規定、合理的制度來規范新聞人的行為以及安排其工作。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保證各報刊、傳媒公司所擁有的新聞人在當前的新聞市場中既有“戰斗力”,又不會因為缺少行為準則而導致新聞報道的不夠專業或者失實。
2.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加強自身修養
正如上文所說的新聞工作者的三大素養,一個優秀的新聞人一定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一定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一定要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①在政治素養方面,新聞人在正式入職前,一定要接受專業的思政教育,一定要保證自己的政治立場與黨和國家保持一致。新聞人要正確分析國家當前的政治和經濟局勢,以及國際上復雜多變的利益關系,再利用新聞方式將信息宣傳給人民群眾。要保證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黨和人民的要求,努力在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感、政治觀念等方面鍛煉自己。要把新聞行業和祖國的未來時刻聯系,時刻為國家的利益考慮,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
②在知識素養方面,正如上文提到的“追求深度和廣度”,合格的新聞人一定要把事件想得深、想得遠。這樣技術層面的素質,需要用新聞人一點一滴的積累去培養。新聞人一定要學會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養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習慣,多看多想,把自己的思維拓寬。同時,加強各個方面的學習。不光是文化方面的學習,在溝通技巧、信息整理等方面的學習也尤為重要,爭取全方面發展,為群眾帶來“深度廣度”都夠的事件分析。
③道德素質的提高更需要新聞人自己的努力。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實事求是才是根本。新聞工作者要時刻明白自己的身份:新聞人是新聞信息的搬運工,而不是新聞的創造者。在宣傳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對新聞加工時,切忌胡編亂造,篡改事實。新聞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職業自豪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堅守道德底線和操守。
3.加強社會的監督作用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新聞行業,這一事實也不會改變,人民群眾永遠可以對新聞的真實可信性進行懷疑和舉報。想要保證新聞行業的純潔,社會的監督是必不可少的。國家要發動廣大群眾監督新聞媒體單位,推動新聞媒體單位的體制建設。同時,國家還需開設更為便利的舉報投訴渠道,讓群眾能更便利地進行監督工作。另外,積極建立媒體信用評分機制,讓民眾自由定期投票評分,最后只有被大眾認可的媒體才會留下來、才會有更強的生命力。
三、結語
新聞宣傳工作任重道遠,行業輿論將影響著國家和社會發展,而新聞宣傳工作者作為新聞行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更是要嚴于律己,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貴州省都勻公路管理局)
【參考文獻】
[1]賈永萍.當代新聞記者職業素質淺論[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1):146-148;
[2]陸敏.突發事件報道中的新聞記者素養[J].新聞傳播,2013(02):225;
[3]胡兵.論空間教學環境下的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J].中國傳媒科技,2012(18):254-255;
[4]潘峰.新聞敏感是能力體現[J].新疆新聞出版社.2011(03):64-65;
[5]白克雄.淺談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新聞宣傳工作的轉型與提升[J].新聞研究導刊,2018(4):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