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
摘 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調:“要注重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對數學進行學習和理解。”在新課程改革的推行之下,為促進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全面提升,對初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讓原本枯燥單調的數學課堂氛圍有所改善,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身為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合現實生活,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助力學生數學知識的良好掌握,也能提升其學以致用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如今新課改理念之下,要想全面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則一定要重視實施數學的生活化教學,通過將數學知識講授與學生現實生活相融合,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去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在有效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使其能夠對解決現實生活問題形成有效指導[1]。
一、巧用生活經驗,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經過了小學六年的數學學科學習,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或多或少都有所流失,特別是部分學生在小學經歷了“題海”的“摧殘”,甚至會對數學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所以,為了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保持對數學的好奇心,則需要初中數學教師認真思考。而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教師便可巧妙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進而基于生活的角度對數學知識進行重新審視,從而重新燃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講解“正數與負數”相關內容時,如果教師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正數與負數的概念進行講述,許多學生都會對概念有所疑惑,提出“為什么要這樣定義呢?”的問題,實際上不僅無法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還打擊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通過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去引導,比如“兩個人分別站在橋的兩頭,并且彼此距離橋的位置均相等,請問要如何去區分他們的位置關系呢?”此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容易回答出用“左”和“右”去描述。基于此,教師便可導入到正數與負數的表達方式,與這一生活經驗相聯系,從而能夠簡化學生的理解難度,也能為數學知識增添趣味,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創設生活情境,豐富數學知識形象
在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施中,生活情境的創設屬于關鍵內容,即是在課堂教學中再現生活環境,讓學生在生活氛圍中去感知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使其對抽象化的數學知識點理解更加透徹[2]。當然,在生活情境的創設中,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避免因照本宣科而導致情境與學生生活不符;另一方面還要充分融合教學內容去創設生活情境,從而真正發揮出啟發學生數學思維的作用。
比如,在講解“直線、射線、線段”等相關知識時,如果讓學生對三者的定義進行死記硬背,實際上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也容易造成學生的記憶混淆。所以,教師可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去豐富這一知識點的形象,從而深刻學生的記憶。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去呈現出生活中馬路上的情境,其中“打開車燈的汽車”的光源由車燈一個頂點出發沿直線無限延伸,這便是典型的射線;車門框線條有明顯的兩個頂點,則表示為線段;車輛行駛在無明顯頂點的馬路上,其可視作為直線。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學生便能夠在豐富形象的幫助下,更能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生活運用數學,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
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用掌握的知識去解決生活問題,而采取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手段去難以達到這一學以致用的目標。所以教師可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運用生活知識,從而體會到數學知識為生活帶來的切實幫助,進而跳脫出課本教材去拓寬自己的數學學習視野,領悟到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可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生活實踐性的作用,讓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通過解決生活問題去鞏固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比如,在講解“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相關內容時,教師通過在課堂中講解數據收集、整理的方式以及這一方式對社會調查的益處,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在該章節知識授課完畢之后,教師便可設計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生活實踐,要求學生通過四人小組劃分,通過網絡搜索以及對自家用水的實際調查,去對水的應用和浪費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與描述,從而得出節約用水的可行性方案。如此一來,學生通過在生活中進行實踐,不僅掌握了數學知識,還能培養其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這與生活化教學的根本目標保持一致。
綜上所述,通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不僅能夠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將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從而實現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所以,我們教學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讓他們有足夠的機會在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數學的作用和樂趣,感悟數學的魅力。作為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對生活化教學高度重視,意識到我們的一言一行皆數學,唯有加強對生活的觀察,才能保證生活化教學與學生生活足夠貼切,進而實現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優化。
參考文獻:
[1]張大甫.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以中心對稱圖形教學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5):8.
[2]何惠岐.走進現實生活 提高應用效率: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學苑教育,2016(1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