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景
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它不僅有助于鞏固小學生的語言基礎,同時還能提升其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現(xiàn)階段,由于在古詩詞課程教學方面還存在較多缺陷和不足,直接對教學質量產(chǎn)生了影響。在此情況下,情境教學法應運而生,它主要是由教師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建構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主要對小學古詩教學中情境建構的方式與價值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小學;古詩教學;情境建構;價值
在當前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收納了很多經(jīng)典古詩詞作品,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的文學綜合素養(yǎng),同時也能鞏固其語言基礎。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漸深入,也對當前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而言,由于其年齡尚小,且身心發(fā)育不夠健全,若教師一味地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如古詩詞默寫、背誦朗讀、翻譯等,則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智力和想象力的開發(fā),課堂教學質量尤為低下。在此情況下,要求廣大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通過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有效避免上述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希望對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文學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所幫助。
一、情境教學法概述
所謂情境教學法,主要就是教師結合教材內容,通過音樂、實物、圖像等方式,為學生建構學習情境,以調動其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能夠使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肢體語言、美妙的音樂以及鮮活的語言為學生建構出趣味十足的學習情境,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美妙感受,如此更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更加有助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減輕其學習難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建構教學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具體如角色扮演、語言描述、實物演示等,能夠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情感,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認知能力,同時也能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社會認知,促進學生文學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二、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建構教學情境的必要性
(一)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實踐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為學生建構虛擬情境,這種“環(huán)境”與真實環(huán)境的吻合度較高,因此更加容易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美妙感受,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鑒賞能力至關重要,它與學生的學習效果息息相關,同時也能為教學質量提供良好保障。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建構教學情境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廣闊空間,為課堂增添生機與活力。小學生思維較為跳躍,且注意力不易長時間集中,通常只愿意在感興趣的事物上花費時間和精力,而通過情境教學,則可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其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拉近師生、生生關系
在情境教學模式下,教師經(jīng)常會選擇通過游戲的方式建構情境。在游戲的過程中,小伙伴之間往往需要相互配合,這對于學生之間關系的拉近和改善很有幫助,同時也能使學生意識到團隊配合的重要性,提升其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很多游戲中教師也會參與,這也為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提供了機會和條件,大幅度改善了師生關系,并能使學生逐漸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感,這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很有幫助。
三、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建構教學情境的有效方法
(一)通過音樂、圖畫渲染,增添古詩教學趣味性
在情境教學模式下,廣大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并借助現(xiàn)有教學條件建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實踐過程中,若想達到上述目標,教師首先便是要將故事所描繪的意境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其能夠逐漸進入到該情境中。
例如,在學習《惠崇春江晚景》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前對春江晚景有一個深入、全面的認識,教師可在課前提前準備好圖畫,同時為學生播放與此相關的音樂,具體如《春江花月夜》純音樂。接下來教師可對學生說:“在這一望無際的竹林外,不僅有悠然盛開的桃花三兩枝,還有一群鴨在水面上嬉戲,滿地的蘆牙剛剛冒出頭來,閉上雙眼仿佛都能聞見青草的味道,那你們知道嗎?在宋代就有一位文人,它僅僅用了28個字就描繪出了春江秀麗的美景,今天就讓我們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在為學生營造好學習氛圍之后,教師便可引入教學重點——《惠崇春江晚景》。
通過上述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圖畫、音樂等的融入,還能為課堂教學增添趣味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角色轉換,發(fā)揮想象力感悟古詩情境
情感教學法的實踐應用,符合小學生易受感染、激動性以及情境性的性格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將學生帶入指定情境,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嘗試理解作者所描繪的意境。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確切地了解作者當時的感受,教師可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一天,作者想念自己家鄉(xiāng)的場景。接著由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當你獨處異鄉(xiāng),又正逢佳節(jié)良辰,那么你們最思念的是什么呢?”此時,有的學生說想自己的爸爸媽媽,有的學生想要給自己的小伙伴打電話,還有的學生說想要吃到家鄉(xiāng)的美食。
通過讓學生轉換角色,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能夠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感受,并獲取獨特的情感體驗,拉近古詩詞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整個學習過程不再枯燥和乏味,這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很有幫助。
(三)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開展古詩詞教學
古詩不僅具有繪畫美和語言美,還有情感美和音樂美,在對這些美的元素進行挖掘的過程中,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教學優(yōu)勢非語言描述和板書教學所能及。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古詩,不僅節(jié)奏鮮明、合轍押韻,同時還能呈現(xiàn)出一種抑揚頓挫的美。通過現(xiàn)代化新技術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能夠加倍凸顯古詩詞的“美”,對學生的語感進行培養(yǎng),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到情感的熏陶。
例如,在學習《望廬山瀑布》的過程中,教師便可對信息技術進行實踐應用,課前為學生播放關于瀑布的視頻或者影片,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瀑布的壯麗宏偉,同時也可讓見過瀑布的學生講一講切身感受,使學生對“飛流直下三千尺”波瀾壯闊的氣勢有所了解。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還可配合著悅耳的朗讀錄音,在朗讀的節(jié)奏、語調等方面進行示范。例如,在讀到“飛流直下”時,一定要體現(xiàn)出氣勢,聲音要有力、響亮,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很有幫助。
總之,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實踐應用,能夠有效解決以往教學被動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其注意力,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也能帶給學生深刻印象,強化知識學習感受。
(四)通過繪畫情境,加深學習感受
藝術具有一定的相通性,繪畫、音樂等均可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進行應用,通過繪畫,能夠為學生的童真提供發(fā)泄地,對于其想象力的提升也很有幫助。例如,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培養(yǎng)學生畫插畫的習慣,將自己的情感通過圖畫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發(fā)育特征。
例如,在學習《登鸛雀樓》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對故事的內容進行理解,為鞏固課堂所學,教師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想象力,想象一下作者在登上高樓之后,將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象,想好之后可用畫筆將其畫出來。例如,有的同學認為作者還會看到山水;有的同學認為會看到天空中自由飛翔的鳥兒;還有的同學認為作者在登上高樓之后能看到自己兒時的故鄉(xiāng)。在完成繪畫之后,教師可讓學生講一講創(chuàng)作的靈感,同時給予其一定的鼓勵和贊許,這對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識的鞏固很有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往往對直觀事物感興趣,因此,教師可嘗試著在每一句古詩的后面配上一個插圖,使學生在看到插圖之后立刻想起教師所說的話,加深其學習感受。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情境教學法及其應用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同時研究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建構教學情境的有效方法。總之,該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更加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強化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營造出輕松良好的課堂氛圍,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鑒賞能力等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文學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因此可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進行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陳雪梅.探究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古詩情境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3):515-545.
[2]趙霞.創(chuàng)設小學古詩教學別樣的精彩:淺談在小學古詩教學中的策略及思考[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30):127.
[3]趙芳芳.導入原來可以如此多變:淺談小學古詩詞的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4(14):166-167.
[4]冒石宏.情境對話:打開古詩詞教學的一扇窗:從名師課堂看教學引領[J].黑龍江教育(小學),2016(9).
[5]沈林洪.情境課堂:學生自主探究古詩的地方:談在小學古詩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模式的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2):641.
[6]沈春艷.“古”文意蘊“詩”中情境: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古詩閱讀教學探索[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244).
[7]葛玉萍.創(chuàng)設小學古詩教學別樣的精彩:淺談多媒體在小學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
[8]朱紅梅.驀然回首,那“詩”卻在燈火闌珊處:談小學語文古詩詞情境教學中的意象還原[J].考試周刊,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