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教學進入新時期以來,計算機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無疑使課堂教學活動走上了現代化快車道。在減輕師生負擔的同時,其主要作用在于使知識呈現方式因依托信息技術而變得不再如傳統課堂那般艱澀難懂,整個教學與學習活動因為信息技術的融入而變得更加活潑起來,十分有利于學生的發展。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引,對其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融合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化;課堂融合實踐
自核心素養推行以來,圍繞生本模式下的現代化課堂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在這一常態下,十分強調開展以學生自身發展規律為原則的課堂教學活動。換而言之,新時期的教學活動就要圍繞學生學習興趣、體驗與能力的構建來設計教學活動,這點在新課標中同樣做出了強調。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高度融合信息化教學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了信息技術本身的優質功用來促進上述目標的達成。這就需要數學老師堅持與時俱進,以創新發展的態勢來精心設計信息化數學課堂,促成學生綜合素養的向好發展。
一、信息技術引入給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帶來的作用
信息技術引入初中數學課堂,首先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常態。在艾瑞研究院有關青少年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孩子在學齡前已經接觸過互聯網,超過75%的青少年已經能夠通過手機、電腦等工具進行基礎計算機操作且形成了心理認可甚至是依賴[1]。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當中融入信息化教學,十分符合學生的心理和思維認知。這樣一來,首先就保證了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因為信息技術的融入而變得充滿興趣。其次,信息技術融合下數學教學活動,能夠把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生動起來,更加便于學生理解和思考,這就極大地改善了傳統數學學習中需要學生埋頭苦思,因為大量的邏輯思維推理而煩惱的情況。再次,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融合,基于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能夠使得一些原本無法實現于課堂的方式方法得以實現,對豐富課堂實踐活動有著十分積極的幫助。最后,基于現代教學理念,信息技術的融合對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情感優化同樣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如可以在緊張的學習間歇,老師利用多媒體引入一些休閑放松的元素來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等,這些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來說都有著一定的好處。
二、信息化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開展策略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與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就需要把信息技術的優質功能通過教學方法創新來充分滲透到數學課堂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去,切實地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與品質的優化提升。
(一)巧設導課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堂教學課能否取得成功,有效的導課就占據了一半。好的導課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接下來的教學環節就會一路順風順水,最終取得不錯的成果。基于信息技術下的數學課堂,老師應該先從導課環節下功夫,以豐富趣味的情景構建,來成功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情趣與熱情。[2]以“正數和負數”(部編七年級上)中的課時教學為例,在導課環節,老師可以預先用信息技術設計一個形象生動的數軸,把數軸上的正負數用趣味性的圖形表示出來,或者是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或者是學生普遍喜歡的軍事道具等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進而結合情境問題“溫度計的認識和使用”,如“找出零上5℃、零下11℃、溫度計上的0代表了什么意思?”等,通過這種貼合課時內容的情境設計必然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生成自然不在話下。
(二)改變習題樣式,激發學生思維聯想
在以往的數學習題練習當中,學生往往面對呆板艱澀的數學問題需要在自己腦海當中進行了大量的思維邏輯推理,久而久之,學生難免會產生厭煩的心態。信息化數學課堂的開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基于信息技術的強大功能,老師完全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改變習題的表達樣式,讓數學問題的思維邏輯推理過程變得形象生動起來,對學生的思維構建過程形成優化。例如在“有理數的加法”(部編七年級上)這一課當中,老師可以依托信息技術對如下練習題進行樣式優化:“一輛美式軍用坦克正在一條公路上進行機動訓練,這輛坦克先向東行進了10米,稍做調整之后,又繼續向東行進了9米,這兩美式軍用坦克一共向哪個方向行進了多少米?”利用信息技術,老師可以通過Flash動畫設計,讓這道題變成動態化的表達方式,如設計真實的動畫場景,讓坦克每一次的行進動態化起來等,這樣就能很好地把這道有理數問題的思維推理過程表達出來,十分容易就帶動起了學生的思維聯想與邏輯推理,最終實現了學生思維聯想能力的激發培養。[3]
(三)豐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探究
利用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老師還可以在基于數學問題的實踐應用當中依托信息技術來豐富實踐活動內容,以此來培養和促進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我們繼續以有理數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為例,老師可以在單元復習環節通過信息技術設計一些課堂實踐游戲來促進學生實踐探究能力的提升。例如有理數問答競賽。老師依托信息技術設計一個Flash限時問答競賽。把學生分成前后四人小組,一部分人負責合作運算,由個別代表負責搶答。讓學生在合作參與當中競答Flash中的有理數問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反應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參與能力,同時又對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實踐探究能力形成了很好的培養。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化的高度融合,其目的就在于通過信息技術的優質功能來增進教學實效,優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科思維能力與實踐探究能力的發展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十分符合新課標與核心素養教育教學理念。本文的研究結果,對于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優化融合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5):13-18.
[2]張坤.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策略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5):24-26.
[3]單巨東.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7):11-16.
作者簡介:劉文曉(1980—),女,山東青島萊西人,大學本科,中學二級教師,工作單位:萊西市濟南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