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妲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除了重視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道德與法治基礎知識外,更為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就應轉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更新傳統教學理念,通過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措施實現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及道德與法治意識的強化,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水平,優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及教學結構。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自主學習;有效性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實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教學必須將學生學習需求作為出發點,結合初中生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學習需求及身心發展的特點等選擇與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的教學內容,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情境、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去進行自主學習、思考及探究,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自主意識。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學習的主體人物,將課堂還給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及獨立的空間學習及探究知識點,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在自主探究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
一、創設自主學習“導學案”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實際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導學案,引導學生在課前或課堂學習過程中深入教材內容進行相應的探究及理解。通過導學案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相應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方式,將課堂導學案的學習目標告訴學生,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及領悟相應的道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率[1]。
如在進行“合理使用網絡”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前認真編寫好相應的導學案內容,精心設計好讓學生感興趣的題目如“網絡的利與弊”“沉迷網絡游戲的后果”等吸引學生主動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及思考,將導學案分享在學生的學習平臺中,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案例學習及分析,這種導學案的教學能縮短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理論講解時間,騰出更多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分析及探究解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二、實施多元化的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綜合素養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的束縛,通過實施多元化、創新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的提高,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情景表演、問題導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形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率[2]。
如在進行“我與集體共成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或情景表演的方式開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以下場景進行動畫視頻的播放或學生角色扮演的情境表演:小明剛剛進入初中年級,被分到了一個新的班級集體初一8班,在報道的第一天教師引導同學們進行入學教育,暑假剛過天氣非常炎熱,同學們在戶外體育課及廣播體操結束后都汗流浹背,第二天一早小明從家里帶來一包濕紙巾放在講臺上,班主任得知后鼓勵及表揚了小明為班級做的貢獻(或創設小明做操后來到教室將教室墻壁上的電風扇固定住,只對著自己吹的行為,教師給予了批評等不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在“集體學習及生活中小明帶來了哪些影響?你自己在集體生活中做過什么?”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及思考,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三、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實現多元化的自主評價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課堂評價方式,結合實際的學習水平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需求轉變以往評價過程中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好壞的方式,將學生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積極性、任務完成情況、道德品質、個人修養、實踐能力、學習態度、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表現及考試成績等綜合融入教學評價標準中去,并采用學生自主評價、學生互相評價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教學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學習信心的提高,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行為、個人素養及綜合素質等的重要性,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3]。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創設自主學習“導學案”教學策略、實施多元化的創新教學模式及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實現多元化的自主評價等多元化的教學途徑,提高初中生道德與法治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鍛煉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及創新思維等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自主學習方法探索[J].新校園(中旬),2018,11(7):45.
[2]李建東.農村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17,26(19):118.
[3]蔣喜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三個“關鍵詞”[J].華人時刊(校長版),2017,30(11):50-52.
注:本論文屬于吉林省教育學會承辦的吉林省中小學教師校本小專題研究課題子課題成果論文,子課題名稱《初中課堂教學提高有效時間利用率的實踐(策略)研究》,子課題負責人:許桂紅,子課題教師單位:農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