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垚
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有許多不良App軟件進入校園,由于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缺乏足夠的控制力和判斷力,致使學生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危害,近日,有幸參加了“強學習,提站位,深反思,促整改”主題學習活動,感慨頗多,真心感受到“教育無小事,關鍵看落實”。
關鍵詞:學習;反思;整改
我們認真地聆聽,認真地學習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嚴禁商業、廣告業活動進入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緊急通知》(教基廳函〔2018〕77號)《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教師〔2018〕16號)《山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嚴禁有害App進校園的通知》等文件。
在學習《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嚴禁有害App進校園的通知》中,讓我們認識到校園應該是一方凈土,嚴重影響校園環境或者嚴重違紀違法的行為必將得到嚴懲!凈化校園環境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某些App投機者,懷著利益至上的不良心態,在一些客戶端植入非法廣告等,嚴重影響學生的學業和身心健康。所以,在教育面前,我們必須學會敢于擔當,勇挑大梁,把育人作為教育的頭等大事,抓到實處,抓出成效。
一、強學習,學什么
我們不能被“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現象所迷惑,習總書記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也就是告訴我們:唯有筑牢不可破的思想陣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時代在進步,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就不能抱著老思想,人云亦云,總是憑著經驗辦教育,提升學習的高度也是我們必備的工作,從思想上重視,從方法上引領,一旦出現麻痹大意或者思想松懈,就會造成極端惡劣的影響。
二、提站位,怎么提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蔽覀儾粌H肩負著“授業”的責任,更有“傳道、解惑”的義務,如果我們不能主動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站位來指引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何談教育?!缎聲r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已經給我們做出明確規定,我們只有認真學習,提升自己,引以為戒,才可以放眼未來,才可以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三、深反思,如何思
深反思也就是我們在工作中要經常做到劉家義書記的“四問”,即“自己有沒有追求卓越的境界?有沒有迎難而上的擔當?有沒有一抓到底的激情?有沒有常抓不懈的執著?”反思自己以往的工作有沒有不符合規范的問題,特別是我作為班主任在處理問題學生的時候,是否合乎規范?有沒有損傷學生的自尊心?有沒有做到換位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老師之間、師生之間、家校溝通之間等都要有所反思,這樣才可以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才會激勵人們不斷前進。臨近中考,學生在思想上是否有波動?學生的聽講狀態是否已經達到了個人的最好值?目標是否明確等。在開學之初,針對各班的學生情況,我和小李老師兩個人一起探討,將一些規劃擬成綱要,請大家幫著一起出主意,也一起查找上學期在各班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在本學期的工作計劃中做出了及時調整,采取了果斷措施,讓學生一開學就知道我們應該做什么,要怎么做。同時也積極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激發活力,才能精益求精!
四、促整改,如何改
學的再多,關鍵看我們的工作如何地落實,無論是上級交代的工作,還是自身的教學工作,都要做到擲地有聲,逐一落實。學習了《山東省學校安全條例》,也為我的工作敲響了警鐘,安全無小事,每個細節都要深思細想,確保各個環節各個層面的安全,決不能掉以輕心。問題出現了就要整改,整改就要有措施、有落實。如每個開學之初的安全排查不能例于形式,高紀良教授給我們培訓時說“跨前一步,主動行為,寧可碰撞,不留空當”,工作中,安全作為重中之重,應該引起我們的警醒,無論哪個環節我們都要關注。校園中常見的險點也應該成為一條紅線,讓每位教師都知曉,任何沒有落實的工作都是紙上談兵。執行力的強度決定我們做事的高度。
古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想把工作做好,工作中沒有捷徑,只有找到好的方法才可以事半功倍。這些辦法從哪里來,從理論中來,從學習中來,從研究中來,從實踐中來。要想做一名好老師,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多學習,多研究,多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教育的責任不在他人,在我們,作為踐行者,一定要努力學習,提升站位,深刻反思,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強學習,提站位,深反思,促整改”就像學習強國一樣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是一個需要落實反思整改的過程?!吨袊逃F代化2035》提出主要發展目標是: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體系、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的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力明顯提升、殘疾兒童少年享有適合的教育、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新格局。我們堅信,有這樣的引領,教育的天空會更藍,校園的環境會更適合孩子的發展,莘莘學子會更好的成長!
參考文獻:
教育部.禁止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J].中國校外教育,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