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星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推動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改革,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視角優化高中生的政治生活,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引入生活中的政治內容來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有助于高中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生活化
政治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傳統的政治課堂內容較為枯燥,理論的抽象化特征非常明顯,為了改善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分析了如何利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來優化政治課堂。
一、當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1.高中生的政治教學并不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
雖然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強化對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但是政治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是過度偏重于知識灌輸,政治課堂依舊是以教師為主體,很少與學生互動,對于學生生活中的政治內容也缺少關注,沒有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當做政治課堂的中心任務,由此導致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并不明顯。
2.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非常單一
高中政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教師缺少政治課堂教學形式的創新,課堂上缺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過度重視知識理論的講解,對學生是否理解和認可政治理論的了解并不多,使得多數的高中生在政治課堂上缺少參與的激情,知識學習的難度不斷增大,高中生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理論知識,很少主動聯系實際生活,隨波逐流,無法深入研究政治知識。
3.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不強
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自主性要求很高,需要學生主動聯想現實生活,但是在實際政治學習的過程中,多數的學生缺少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在政治課堂上順應教師的教導,很少主動思考和探究,教師也忽視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高中生在政治課堂上收獲不多,基礎知識的學習也依賴期末的階段性沖刺,沒有形成政治學科思維。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深化生活化教學策略
1.強化高中政治教師的生活化教學意識
基于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引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來優化課堂的教學內容,確立政治課堂教學引導的目標,有助于高中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多變的價格”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市場上價格變化的相關內容,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讓學生對于生活中不同物品的價格有不同的認識,了解生活中物品價格變化的深層原因,由此引發高中生的思考,讓學生對市場經濟的認知有一個深度的思考,讓高中生在政治學習的過程中對實際生活有一個深度的了解,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動地了解現代社會的變化,建立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
2.完善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內容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創新課堂的教學形式,豐富課堂的內容,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利用生活化的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逐漸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政治課堂上講解“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時候,帶領學生深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分析自己日常的開銷,從網絡消費習慣中分析各類消費產品的占比,服裝類占比、食品類占比、娛樂產品占比等,通過各類產品的占比來分析確立自己的消費觀念,進而理解教材中提到的消費觀的相關理論,教師通過學生的分享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規范學生日常的行為,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養成良好的金錢使用習慣,有計劃地安排日常的
消費。
3.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中完善教學評價
教師在政治課上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日常行為進行點評,優化課堂的評價內容、評價方法以及評價主體。
在評價內容上,教師對學生的考察不僅包括課堂知識的學習情況,還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和家庭的表現。在評價形式上,教師對學生的客觀點評,組織同學之間的互相點評,培養學生取長補短的能力。在評價主體上,教師引導學生和家長參與到學生政治學習效果的評價中,使得高中生可以更多元地認識自我,有針對性地優化自我的行為和學習。
三、總結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優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來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聯想自己的生活理解抽象的政治知識,使得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鄭少群.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作業有效性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3):220-221.
[2]張雯雯,張婭潔.核心素養愿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學科之轉變[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7(7):87-89.
[3]許群燕.以高一政治生活課堂教學為例,培養政治核心素養之“公共參與”的實踐與研究[A].2018年3月未來教育家學術研討會[C],2018.
[4]鄭飛君.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案例選擇與應用[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92.
[5]姜書野.淺談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