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務型教學方式是以任務為驅動的新型教學形式,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將其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從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情況入手,提出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用思路。
關鍵詞: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應用思路
要想激發學生學習潛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意識和興趣,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支持。任務型教學模式是結合學生實際狀況,設計迎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任務,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現對英語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從而促進小學生英語水平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提高。
一、教學之前,準備任務教學方案
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先對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概述,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大致的了解,給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做準備。準備環節設計的內容在于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例如,以小學生剛接觸小學英語的階段為例,在進入教學之后,學生接觸的第一篇英語內容就是關于打招呼。為了加深學生對英語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帶著任務進行學習。教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剛剛進入學校之后,你們是怎樣和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嗎?”通過教師的提問,同學紛紛回憶剛入學的情境,并紛紛舉手回答,這時教師可以接著要求,“同學們你們可以給老師重現一下當時的情境嗎?但是在重現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漢語轉變成英語,你們可以嗎?”這時學生紛紛回答道:“可以。”教師可以隨機選擇幾個同學進行角色練習,并把教學中的英語知識運用其中,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加深學生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還能在一個相對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興趣,給學生今后英語知識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過程,實現任務型教學
在小學英語任務教學過程中,任務目標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保證整節課順利進行的依據。英語教學目標應該做到具體、明確,便于學生理解。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定對應的任務教學目標。例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把任務教學理念融合其中,綜合思考所涉及的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哪種場合會出現,同時借助真實的任務,極大程度地對實際生活場景進行模擬。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內容往往是把學生實際生活情境當作核心,注重英語語言教學素材的生活性和實際性。通過設計一些和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任務目標,可以讓學生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意識,可以給學生學習和應用創造學習環境。學生通過應用語言任務,深刻感受英語語言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提升對英語知識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的動力和潛力。
三、教學之后,總結任務教學情況
作為任務教學中的核心內容,“呈現任務”則注重教師將學生引入興趣大門中,學生只有對英語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動力。教師在設計過程中,應該設計把主題和任務在教學開始過程中通過人物情景展現給學生,同時把任務作為導向進行英語教育,激發學生學習潛力和熱情,緩解學生在完成任務中的學習壓力。教師需要給學生呈現出諸多新的詞匯和語言,從而達到呈現新語言環境的效果。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從聽覺、視覺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通過學生親身體會和感受,掌握學習魅力,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從而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在完成一項英語目標以后,教師需要對任務教學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教學中的優勢和不足,并在下一次教學過程中進行修改,保證教學任務制定的合理性和規范性。教師也可以根據任務分配情況,掌握學生學習成果。對于任務完成情況比較理想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地鼓勵;對于任務完成比較差的學生,教師不可過于責罰,應該明確學生沒有完成任務的原因,并給予學生引導和肯定,讓學生感受教師的支持,讓其在教師和同學的引導下完成任務。
總而言之,通過教學實踐,任務型教學方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加主動。在開展任務型教學活動中,要想提升教學效果,需要從生活方面入手,結合實際生活,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注重學生學習成果,教師加以科學引導,并配合現代化教學方式,以便教學任務的順利實現,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鮑玉珍.淺議趣味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0(29).
作者簡介:周文瑋,1981年出生,女,漢族,籍貫:甘肅榆中學歷:本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口語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