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利萍
摘 要:在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上,由于農村小學一直以來在語文教育工作開展上強調重知識、輕能力,為此也導致農村小學生不具備良好的語文口語交際能力。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社會交際活動也日益頻繁,為此這也對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究過程中,立足農村小學五年級語文教育現狀出發,就如何有效實現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農村小學;五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
在當前的農村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視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成為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突出重點。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強調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上,要重視小學生日常基本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幫助小學生培養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
一、強調農村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聽力能力培養
聽不明白,自然也說不明白。所以在農村小學五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上,要想實現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最基礎的一點是要強調聽的能力培養。要求農村小學生在聽力能力培養上,不僅要聽清楚別人要表達的意思,而且要對所聽到的內容做出合理的評價,這樣,才算是達成了聽力培養的目標。
結合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來說,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上,可以通過逐步深入的方式培養農村小學生良好的聽力能力。結合小學五年級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況,這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所以在聽力能力培養上,教師要從學生的語文基礎出發,先是提出問題,而后通過一段話或是一段文章的內容講述,讓小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去完成問題答案的尋找。比如在小學語文五年級《松鼠》一課的教學實踐上,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首先提出問題:松鼠大家都見過嗎?松鼠是什么樣子的?喜歡吃什么?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引發小學生思考。而后讓小學生通過教師的文章閱讀去完成答案的尋找。
通過合理的引導以及問題的有效設置,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讓小學生能夠聽得清、聽得懂,并能夠結合聽力內容完成問題答案的尋找,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和觀點。
二、鼓勵農村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
要想達成農村小學五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目標,除了要重視小學生聽力能力培養外,還要鼓勵小學生能夠結合聽到的內容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敢于將自己的想法說出口。有了說的勇氣,才能夠確保小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這對于提升農村小學五年級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具有突出意義。
比如在小學五年級下冊課文《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教學上,教師在課文教學時,教師提出問題,“試想一下,如果你坐在威尼斯小艇上,你的感受是什么?”這個問題提出后,有不少小學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想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為了進一步鼓勵更多不敢表達的學生敢于開口,教師在這個問題回答的學生中,把機會留給了那些平時不怎么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一位平時很少發言的學生在回答時提到,“雖然威尼斯是個水城,景色很美,但是如果人們日常出行都要靠小艇,我覺得挺不方便的。而且,如果發生洪水怎么辦?”顯然這個答案是和多數學生的答案有出入的。在他的觀點引導下,也打開了其他學生思想的閘門。也有學生提出,“是否可以在威尼斯修建更多的橋,讓人們出行更方便”等觀點。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平時很多不愿意回答問題的學生有了發言的勇氣,而且也可以讓小學生在溝通交流里實現思想的
碰撞。
要想提升農村小學五年級口語比交際能力,要求教師必須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讓小學生有敢于表達的勇氣。
三、實現農村小學五年級學生口語表達情境的營造
要想確保小學生實現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良好情境的營造,通過真實的情境,激發小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提升農村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
比如在小學五年級《我愛故鄉的楊梅》的教學活動開展上,教師為了激發小學生積極參與到口語交際表達中,結合課文內容以及小學生的生活場景,讓小學生想象自己作為家鄉的推廣員,應該如何去進行家長的宣傳和推廣。而且在課堂上,專門將課堂打造成一個招標推廣會的方式,讓每一名小學生站在推廣席上去講解自己家鄉的特點和優勢,并專門組建了一個評分小組,對小學生的推廣內容進行評分。通過這種真實情境的營造,讓小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表達的情境,促使小學生在課堂教學情境參與的同時,有效提升口語交際表達能力。
真實的情境營造能夠激發小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讓小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掌握口語交際表達的技巧。
總之,在農村小學五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上,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需求出發,為小學生良好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創設出色的環境。結合本文的分析,提出了農村小學五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方式和策略,為農村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師實現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和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汪志宏.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幾點淺見[J].安徽教育科研,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