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衛
摘 要:科學素養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初中科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同時,開展科學素養教育也有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對于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采用學法指導開展科學素養教育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教學方法。針對初中科學課堂上的學法指導的教學設計進行詳細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堂;學法指導;教學設計
科學素養不僅是指對科學知識的學習,也不單單指具有閱讀科學文獻的能力,其內涵十分豐富。科學素養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技能、科學態度幾個方面[1]。在初中開展科學素養教育,有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但是,在當前的初中科學課堂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接下來,本文將主要針對當前初中科學課堂上的教學現狀,結合學法指導的教學方法,就科學課堂教學設計展開詳細敘述。
一、在初中開展科學素養教學的重要性
1.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學是一門基礎自然學科,它是關于大自然物質的初步認識以及一些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學科[2]。在初中開展科學素養課程教學對于學生的科學思維等方面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的初中教學比較重視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科學技能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創造力,思考方式也比較局限。而初中科學學科不僅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蘊含著一定的精神價值,它注重對學生方法的傳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把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和習慣,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2.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問題是知識生成和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涌現的新問題是知識創新的根本,一個人只有有了充分的求知欲才可能在某件事上取得進展??茖W正是一門求知的學科,在科學教學中通常以提出一個問題為起點,然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感到有問題困擾了自己,進而開始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3]??茖W這門學科正是通過這一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眼光和好奇心,最終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3.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思維就是我們常說的思考方式,在當前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單一,而科學正是一門讓學生發散思維,多方面思考的學科。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和進步就不能停止思維。在初中科學教育中,主要就是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鍛煉,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結構,讓學生養成愛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初中生正處在思維方式養成的重要階段,科學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科學模型,培養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最終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習慣[4]。
二、學法指導教學概述
學法指導就是指老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傳授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獲得有效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法指導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初中教學當中。
學法指導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教授學生學習方法。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科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指導內容主要包括怎么進行課前預習、在課堂上怎樣聽課才是正確的、記筆記的方式等,上述的這些內容都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環境才能進行。另一個就是教授學生認識具體學習方法適用情況和范圍。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針對不同的問題要選擇適當的解決辦法。初中所學的每一個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所以它們的學習方法也是不盡相同的,學生需要根據它們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5]。另外,除了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的學生對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思考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老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方法時還要注意針對不同個體應采取適合其本身的學習方法。一個好的學習方法會讓學生在學習中事半功倍,其在學習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從學法指導的教學內容可以看出,學法指導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具體的學生的特點、學習任務和學習規律等來制訂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兩點:第一點就是主體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學習主體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第二點就是針對性。前面說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每一個學科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初中生知識面還不夠寬,思維方式也還不成熟,其學習技能也不熟練[6]。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對初中生的指導應該選擇更加具體和生動的方式,多舉一些有趣的例子,側重對學生學習技能和學習思維的培養,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三、初中科學課堂上學法指導的教學設計
1.初中科學課堂上學法指導教學設計原則
教學設計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堅持針對性和實用性原則。課程設計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多種學習方式,一般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在課程內容選取和課程結構設計方面要和科學教育實踐緊密結合,針對學生在科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進行著重講解。另外,還要通過學生的合作和探究學習來解決遇到的問題,使整個教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2)合作化和自主化原則。本教學是結合學生自身學習情況的同時,采取案例和科學理論知識相結合、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內容設計[7]。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的討論和學習成果匯報留有充足的時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及時反思和評價。(3)實踐性原則??茖W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遵循實踐性的原則。老師要積極學習吸收其他優秀老師的教學經驗和經典的教學案例,提煉科學的指導方法。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案例研究”“實踐活動”“問題和思考”等環節,通過這種方式來促使學生將課上所學內容應用到實際當中,同時也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4)生動性和豐富化的原則。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學習的過程是十分枯燥的,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科學課程教學。合理運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媒體介質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習方式和學習資源,活躍課堂氛圍,寓教于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忽略課本,要在結合課本上的重要內容的同時運用課外素材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
2.初中科學課堂上學法指導教學內容設計
初中科學學法指導主要學習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課前準備。對國內外的綜合科學課程產生的背景和發展趨勢、綜合科學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進行介紹。結合本校的科學課程的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現狀進行分析。同時還要了解當前學生在學習科學這門課程時遇到的困難,以便后續的針對性教學。另外,在正式講課前,教師要將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總結出來,并以教案的形式發放給學生,以便學生進行預習。對于學生來說,就要認真做好課前預習,將教案中不懂的地方標記出來。學生通過對教案的預習就可以提前明確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有目標地進行預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導”是目的。(2)教師要認真分析當前科學課程的特點,為進行學法指導做鋪墊。創設教學情境,教師要將單純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設計科學探究,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然后讓學生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這一設計主要包括三個步驟:自學質疑、明確問題、合作探究[8]。自學質疑就是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和要點進行討論,自己主動去搜集材料,分析材料并針對其中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質疑。明確問題首先需要學生對問題進行篩選,看看有哪些問題是學生可以通過查資料等方式獨立解決的,有哪些問題只能做出猜測。之后,學生要對那些不清楚或者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探究。合作探究就是在對前面問題猜測的基礎上,分小組對問題進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指導作用,及時了解學生的探究進程,針對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適當的指導。這種方式下,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9]。
3.增加課堂反饋環節
教師可以通過問卷或者是作業的方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測試,這實際上也是一個知識鞏固的過程。
綜上所述,科學學科作為初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將指導教學應用到初中科學課堂當中,可以更好地開展科學課程教學,因此教師要以指導教學方式為依據,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和重點,進一步培養學生思維、創造等方面的能力,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謝雷.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科學習題教學研究[D].浙江:浙江師范大學,2011.
[2]張紅晶.巧用導學案,提高初中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15):10-12.
[3]覃秋明.精當處理教學設計細節 著重提高學生學習力[J].化學教與學,2016(8):29-31.
[4]翁慶雙.變知識傳授為觀念建構:基于觀念建構的初中科學教學設計與實踐[J].浙江教育科學,2017(2):50-52.
[5]趙樂斌.加強信息技術學法指導,提高初中學生學習能力[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20):45-48.
[6]胡琴花.學法指導和興趣激發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11):179,178.
[7]萬勝明,王麗華,劉帥,等.學法指導課程化的路徑探析:以九年一貫制學校N校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5(3):75-79.
[8]王海容.山東萊西市中等職業學校實施學法指導現狀的調查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7(5):45-46.
[9]《山東省初中生學習方法指導》課題組,鹿煥武.關于開設學法指導課的幾個問題[J].教學與管理,1995(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