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波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首先應該立足于基礎知識的培養。而基礎知識的內核就在于字詞、閱讀、作文素養三個方面。所以應該著力改變教學方式,由讓學生知道轉換到讓學生聽得懂、學得下去;創造寬松的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將教學案例多與生活相結合,幫助學生知識轉化促成生活應用工具;教授給學生多種學習方法,“授之以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及時鞏固學習效果。
關鍵詞:基礎知識;小學語文;教學實踐
扎扎實實的基礎知識功底是練好語文的基本功,也是學好語文的不二法門。任何一門學科都是如此,只有前期基礎知識鞏固,夯本固基,才能使得后期有余力地探索更為深度的問題,學習更難的知識。小學多年跨度,使得基礎知識的學習處在關鍵時期。如果能在本階段進行基礎知識的良好培養,定會為未來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出強大的語文素養。這就對我們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提出了挑戰。一方面,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培養上要注意梯度性,符合小學生本年紀的教育規律,做到循序漸進,避免囫圇吞棗,揠苗助長;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內容的適度性,需要緊密聯系生活,生動形象,精要深入,讓小學生能夠“學有思”“學有用”。最后還應圍繞實效這一核心,認真總結,使得教學有針對性,教法合科學。以下,我將圍繞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具體闡述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培養的教學實踐研究成果。
一、強化基礎學習,改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基礎知識著眼于字詞、閱讀、寫作三個方面,這也是語文學習所要鑄造的三個最核心的素養。其中字詞最為基礎,認識了字詞,也就能理解語境的最基本知識,也就為遣詞造句提供了最初的溯源,是語文大廈的一磚一瓦。小學中需要掌握三千多個漢字的讀寫、運用。閱讀則為理解文章內涵、豐富思想感情的重要渠道。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知識的最全面的體現,通過一篇文章,字里行間不僅滲透出字詞的構造,還吐露著作者的思想見地。三者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堂中不斷圍繞三者展開教學。但是這個學習終究是一個枯燥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更加形象、活潑地表達教學內容,形式上更加豐滿、立體的呈現。如字詞的學習可以進行詞類教學,按照造詞法將漢字以一種更生動的形式展現。在課文的品讀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名家朗讀,利用設備進行課件展示,鼓勵學生進行發言,表達所思所想。及時開展多種比賽,如組詞大賽、詩歌大賽、成語接龍大賽等,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態勢。
二、拓寬基礎知識,升華學習效果
學習不能以本為本,教學也是如此。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基于固有知識的傳授,還要進行相應的拓寬。語文是多角度學科,字詞可以有不同讀音,一字可以有多義;閱讀也如此,每個讀者所品味出的思想意境各不相同;作文的行文不能僅停留在課本上所學的那點知識上,還要能夠標新立異,表達新思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進行知識拓寬。在課堂上,如在教授古詩時,除了原有課文,還可以加上另一篇同題不同立意的文章,讓學生明白表達的多變。在黑板報的運用上可以摘抄一些名人名言,成為學生作文的點睛引入之筆。除此之外,在講到人文、地理、歷史方面時,更加有必要拓寬,利用新媒體設備進行多角度展示,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些都是與語文的進步相輔相成的。
三、傳授學習方法,監督學習成果
語文與其他學科不同的地方就是語文是一門持續性的學科。它的特性決定了短期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學生需要不斷投入。而學習歸根是不斷重復的過程,學生往往在此中感受到枯燥無味進而放棄深入學習。教師此時應該“授之以漁”,針對字詞、閱讀、作文傳授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如字詞上可以和練字相結合,通過臨摹唐詩宋詞,即達到了認字,亦可研習書法。在閱讀上讓學生階段性的閱讀一些文學名著、名家短篇,開展閱讀交流會,構建學習小組,進行活動化、專題化學習。在作文的學習上,除了督促學生及時進行作文寫作,還可展開一系列的班級寫作比賽,選出優秀作品展示,以供相互學習之需,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要及時進行總結。受大環境影響,學生的自制力越來越低,不免受到網絡、游戲的誘惑。要積極探索家校新模式,讓雙方互鑒互聯互通。在家中認真完成語文作業,并對今天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留下探究式問題,學生只有在課下認真查找資料才能破解;另一方面成立課外學習小組,透過最新的云平臺教學,實現課上課下的無縫對接。
總之,基礎知識的培養至關重要,尤其是小學的基礎知識學習,是奠定知識儲備和學習思維的重要幾年。我們應該認識到,知識是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是漫長的沉淀。但是一旦開花結果,必定是姹紫嫣紅。學生在學習中難免遇到挫折,需要老師的耐心與安撫。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領路人,有必要把握教育規律,創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新呈現方式,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不再枯燥,翻轉語文課堂,讓其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能夠得到熏陶、沉浸,讓學生愛上語文,讓語文教學變得高效。
參考文獻:
[1]沈冬春.小學語文的知識性與語言技能培養分析[J].才智,2013(1):46.
[2]于雪芹.小學語文教學策略[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