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
摘要:近年來,廣東先后實施陽光再造行動計劃,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省級科技計劃管理體系,在優化財政科技資金投入結構、投入方式、管理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的來看,仍存在財政科技資金投入結構不盡合理、績效管理有待加強、項目經費使用存在違規違紀等問題,需要通過進一步研究借鑒學習國外先進國家的成熟經驗和成功做法,提高廣東財政科技資金配置與使用效率。
關鍵詞:財政科技資金;資金管理;先進國家
財政科技資金是政府推動社會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增強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加強財政科技資金管理,將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分配效益,優化科技資源配置。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深化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不斷優化財政科技資金各管理環節。廣東也不例外,近年來先后實施陽光再造行動計劃(1.0)(2.0),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省級科技計劃管理體系,在優化完善財政科技資金投入結構、投入方式、管理機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的來看,仍存在財政科技資金投入結構不盡合理、績效管理有待加強、項目經費使用存在違規違紀等問題,迫切需要通過進一步研究借鑒學習國外先進國家的經驗和做法,提高我省財政科技資金配置與使用效率,推動財政科技資金發揮最大效益。
一、財政科技資金的內涵
財政科技資金是指財政在部門預算中安排支持科技創新活動的專項資金。財政科技資金管理一般包括預算編制、經費調整與執行、經費評估與評價、審計與監督檢查等環節。
二、國外財政科技資金管理現狀
(一)美國
美國當地沒有設立專門的科技綜合性管理機構,科技管理工作主要由科技政策辦公室、預算管理局、國家科技委員會、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國會和聯邦各部門等機構分別管理,各部門負責對科技創新活動給予財政資助的。每一財年伊始,美國國家預算管理局與科技政策辦公室聯合制定美國聯邦政府的研究開發預算經費后,由與科技創新活動關系密切的國家航空航天局、能源部、農業部、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科學基金會等部門根據戰略部署和發展需要,分別為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提供財政資助以及后續的經費執行的監督與評估。
(二)德國
聯邦政府和聯邦州政府是德國科技規劃的重要投資者,議會負責審議科技預算,由具有科技專業知識和科研創新管理能力的項目管理機構具體管理和執行科技資助計劃。聯邦教研部(BMBF)是最主要的科技主管部門,掌管了聯邦政府接近 60 的科研經費;其次是聯邦經濟與能源部(BMWi)。由德國科學基金會及 10 多個專業項目管理機構負責承擔德國科技資助計劃的組織實施。
(三)日本
日本絕大多數省廳都有關于科學技術的預算安排,其中文部科學省和經濟產業省是科學技術預算最多的兩個部門。文部科學省和經濟產業省并沒有直接對財政科技資金實行管理,而是通過專業管理機構實行具體的財政科技資金管理。日本文部科學省管理體制內,日本學術振興會、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是其最主要的科研資助專業管理機構,通過執行文部科學省的戰略部署和經費撥款,實現財政科技資金對科技創新活動的科學配置。
(四)韓國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與未來創造科學部簽署科技計劃綜合 協議,撥款并委托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負責資金資助與支付。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通過向各類研發項目、技術振興項目分配財政科技資金,支持基礎研究、原創技術開發、人文社會研究、人才培養、國際科技合作等。從資助項目情況看,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的財政科技資金主要投向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兩個方面。
三、國外財政科技資金管理特點
這些國家在財政科技資金管理上都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管理 模式和方法,主要體現在政策環境營造、資金管理機構、資金預算與執行、資金監督評價等四個方面。
從政策環境營造看,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指導財政科技資金管理工作。這些國家為指導各部門財政科技資金的預算、執行、監管等實施環節,提供了優越的政策環境。例如,美國先后出臺了《科技預算優先領域備忘錄》《政府績效評估與結果法案》《政府績效與結果現代化法案》《聯邦會計和審計法》等;各聯邦部門也制定了相關項目資助管理辦法,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出臺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政策聲明》。德國制定基本法以及 聯邦預算條例等法律法規規范德國政府財政預算編制。日本政府出臺了《科學技術基本法》《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等規律文件,各省、各廳每年度也會出臺本部門的《科學技術重點指針》,嚴 格指導年度預算編制工作[1]。
從資金管理機構看,較多委托專業管理機構執行和落實財政科技資金。由相應部門根據計劃的性質和特點,選擇不同的專業管理機構負責具體的資金組織實施與管理。例如,日本文部科學省通過委托日本學術振興會、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對各類研究開發計劃、科學創新活動給予經費的確定、撥付以及經費管理等[1]。德國政府通過國家基金管理機構的德國科學基金會和政府委托的社會化非營利的專業化項目管理機構組織實施科技資助計劃。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則委托韓國國家研究基金確立具體的資助對象、支付研究費用等。
從資金預算與執行看,實行持續而大規模的財政科技投入。預算編制嚴格、審議機構多、程序復雜、耗時長,是這些國家的一大特點。美國由國會負責審批,立法機構、白宮科技管理機構和各聯邦部門共同分配,形成各部門相互制約。德國采用“三讀”審議和兩院通過的方式審批預算草案。日本編制次年科技預算,從啟動預算編制到國會最終通過預算案,時間跨度超過半年。在預算投入方面,這些國家在全球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競爭優勢,得益于政府財政對創新活動長期的、高額度的投入。據數據顯示,2015全年美國農業部投入約 40%支持農業與食品的基礎研究;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2016-2025 財年將向腦研究總投入 45 億美元資金[1]。
從資金監督評價看,重視運用評估評價方式及時調整財政科技資金配置。這些國家通過采取績效評價、定期評估等方式,定期評價財政科技資金執行和配置情況,為次年財政科技資金配置提供參考依據。例如,在美國,一旦計劃的優先領域和經費資助被確定,績效評估將成為常規監測任務[1],績效評估結果將與本年度經費預算相掛鉤,評估結果將影響本年度科技計劃和資金配置結構。韓國企劃財政部定期對國家科技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相關評估結果將作為國家科學技術審議會調整和確定財政科技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
四、一些啟示
一是要為財政科技資金管理營造完善、規范、科學的政策環境。鞏固科技體制改革成果,優化財政科技資金管理,要研究借鑒學習國外成熟的經驗做法,將知識轉化為具體實踐,結合廣東實際,創新現有體制機制,研究出臺有突破性的政策“組合拳”,構建完善的政策體系。同時,要善于運用法律效力,規范財政科技資金管理環節,提高財政科技資金運行的安全性、規范性和針對性。
二是要培養一批專業性強的項目管理機構。要抓住政府職能轉變這一重要機遇,培養一批專業性強、能委以重任的項目管理機構,負責資金的管理、配置、監管等工作,將“管”項目“撥”經費的管理職能適當委托專業項目管理機構執行,授予其財政科技資金執行、資金管理、資金使用監督等權力和義務。
三是要用好績效評估這一“指揮棒”。要認真績效評估,用好績效評估結果,適當將績效評估結果作為次年預算編制、經費分配重要信息參考。通過績效平評估,優化調整財政科技資金支出結構,對執行效果優秀的項目可適當增加經費投入,對執行效果欠佳的科技計劃適當削減支持經費。
參考文獻:
[1]發達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機制研究課題組.發達國家科技計 劃管理機制研究[M].科學出版社,2016: 15-18.55-56.72-73.
[2]白春禮.世界主要國立科研機構概況[M].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3: 176-179.
[3]朱慶平,蔣玉宏,祝學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項目和績效 管理做法及啟示[J].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8,33 (9): 42-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