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衛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全面地發展。所以,該文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對于高中政治課堂轉向的相關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b)-0108-02
在高中教育中,政治學科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學科之一,其教學質量水平高低將會對學生是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政治覺悟以及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水平帶來非常關鍵的作用和影響。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學生思想教育已經引起了有關教育部門的重視,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必須要積極貫徹落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念,不斷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地、健康地發展。所以,該文將從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對于高中政治課堂轉向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1 ?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特征分析
總體而言,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所具備的教學目標具有以下兩方面:第一,應該加強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鍛煉和培養;第二,通過高中政治的學習,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態度以及能力。所以,高中政治課堂的特點具有以下4個方面的特點:第一,綜合性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將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與社會教育內容有機統一起來,所涵蓋的知識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學以及哲學等方面內容,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全面提升。第二,特殊性。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下,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內容在于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感,通過高中政治課堂的學習,學生可以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價值觀等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第三,實踐性。高中政治教學應該嚴格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第四,具有思辨性的理性精神。通過政治課堂的學習,學生將會對馬克思唯物主義中的辯證思維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幫助學生養成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2 ?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的相關策略
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下,高中政治課堂應該充分鍛煉和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標下學生所具備的品質和能力,但是,從教學實踐來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目標不夠清晰、信息反饋機制不夠完善和健全、學生的主體性未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等問題。以下將對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轉向的有效策略進行闡述。
2.1 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第一,現階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強調學生主體性地位的重要性。因此,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應該將課堂的主動權重新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促使學生在自主的、探究的以及合作的學習氛圍中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學生在學習政治經濟學這部分內容時,當在講授“市場主體行為失范”這部分知識點時,為了更好地加深學生的印象,化抽象的理論知識為具象化,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模式,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市場調研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取第一手資料,強化學生的公民參與公民法治意識,從而不斷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第二,積極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加大教學方法創新力度。目前,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代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因此,教師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應用于政治課堂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和作用,幫助學生創設生動的、形象的教學情境。例如,當教授到改革開放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時,教授可以搜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政治、教育、經濟以及科技等各個領域的相關視頻和資料,作為教材內容的重要補充,從而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等手段,將重要的知識點錄制成為短小精悍的視頻,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吸收,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
2.2 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
高中政治學科的內容具有非常鮮明的抽象性和理論性的特點。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吸收和掌握程度,但是卻忽略了對問題的探索和研究;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政治成績,但是卻忽視了學生思維的創新。這種教學方式將會導致學生在政治課堂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高中政治學科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理論與實踐兩者緊密相結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組織開展實踐類活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充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例如,當在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內容展開分析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布置實踐探究類任務,要求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并且利用視頻、圖片以及文字等方式全方位記錄,提交相關的總結報告。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2.3 加大對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力度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主要以考試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這種重視結果卻忽略過程的評價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偏差,無法更好地滿足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實際需求。因此,教師必須要轉變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提高教學評價方式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因此,教師可以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可以將課堂教學評價與學業評價兩者有機統一起來,實現對學生科學的、全面的評價。首先,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組織開展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將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納入到評價體系中。例如,當教師在向學生教授“保護文化遺產”這部分知識點時,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從文化意義、經濟價值等角度來表達自身的想法和建議,教師還可以大膽地采用辯論賽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印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過程中,不應該僅僅依賴于考試成績,更應該注重實踐活動以及學生課堂上的表現等,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背景下,加大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必須要充分地、準確地意識到這一點,加大探索和創新力度,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促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首先,在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嚴格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積極組織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探索和實踐的熱情,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最后,教師應該創新教學評價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注重過程評價,促使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永芳.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227,229.
[2] 李小麗.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