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杰
摘 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是初中數學的主要教學重點。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的教學工作仍具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論述了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體對策,以期為全面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初中數學;有效性;現狀;對策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初中階段占有重要位置[1]。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傳統手段方式存在著一些問題,改革勢在必行。但由于新課改的時間短,目前初中數學課堂存在的問題仍較嚴重,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關注的焦點。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教學體制存在缺陷
一方面,由于我國各地區發展不平衡,使得教學資源也分配不均,教學設備和教學理念也有很大差距。對于偏遠地區,教學水平相對落后,很難達到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也具有明顯的不切實際性。另一方面,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式重點側重于教會學生如何應試,追求高效的考試往往導致學生并不能具備較好的學習能力,更多的精力會放在背誦標準答案,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日后進行工作也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環境。
2.教學模式單調
傳統的教學手段存在一定的缺陷,往往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思維能力有限,而數學這種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新課改對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運用多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但目前高中數學課堂還未能徹底改變現狀,教師教學理念的傳統和陳舊,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限制了學生自主發揮的能力,制約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學生缺乏熱情
數學課堂通常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學習缺乏積極性。新課改要求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初中數學較其他學科有一定的難度,具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對于學生而言,學好數學需要足夠的耐心和興趣。但是,每位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不同,熱愛學習數學的學生往往更加專注,學習效果也好;而沒有興趣的學生學起來吃力,一步跟不上便不愿意主動參與。此外,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不同,對于數學的理解也不同,其結果便是導致學習好的學生越來越好,學習能力低的學生越來越差。
二、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對策
1.轉變教學理念
首先,要從根本上淡化成績至上的思想,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初中階段的學習往往會影響學生今后對于數學的興趣,學生此時正處于顯現潛能的時期,在這個階段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習興趣,必定會對其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新課程改革就是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綜合組織的培養,以啟發學生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
2.豐富教學手段
情景式教學、多媒體教學和小組教學等應該全面應用于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與教師有效溝通[2]。
情景式教學是通過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場景引入課堂,使學生可以近距離觀察事物的特點。例如,學習“軸對稱”時,讓學生找到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和漢字,說明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然后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加深大家的理解,如給出一個平面鏡里的鐘表的點數,讓學生回答真實的時間,或者教師給出一半的圖形,讓學生畫出另一半并說明是什么圖案,比一比誰更快速。
多媒體教學。合理利用多媒體,可以將抽象的圖像通過直觀的數學視覺展現出來,可以更好地表現教學內容,便于學生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例如,學習“豐富的圖形世界”,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具有幾何圖形的建筑物讓學生觀察,找到幾何圖形,比如貝聿銘建筑設計中有很多幾何圖形;學習“軸對稱圖形”時,可以播放泰姬陵、凡爾賽宮、太和殿等等。
小組教學。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采用小組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更可以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凝聚力。例如,學習“統計”這一節時,讓小組以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和分層抽樣的方式,每小組自己選題對學校或社會進行調查,然后以統計表或圖的方式進行小組匯報。這種方法會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在參與到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有效學習知識。
3.提升教師的個人素質
教師的個人素質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堂教育中應起到引導、監督的作用,有針對性的輔導,通過轉變思路,將學生轉化為教學主體,以人為本教學為基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總之,初中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往往會影響學生對今后數學學習的興趣。新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思想,合理運用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建立獨立思考、勤于思考的思維模式,為今后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曉會.淺析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信息技術[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4):63-64.
[2]李鳳連.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