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厚東
【摘要】新課改下的音樂教學是對音樂教育工組者的重大挑戰(zhàn),因此,音樂教師應該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革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拉近師生關系,不斷在教學過程中探求新的教學思路。與此同時,還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強化音樂教學,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徹底改變古老、傳統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的培養(yǎng),以鼓勵賞識教育為主,關注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音樂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將音樂面向全部學生。因此,本文就對新時期的音樂教學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興趣;協作;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傳統音樂教學現狀
(一)教學理念陳腐
在應試教育理念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把教育重心放在考試分數高的科目上,只有考試的重點科目才會去研究教材和教法,才會做到研讀和深究,對于一些不在考試范圍里的科目,教師不會將教學中心放在這些科目的研究上,所以導致一線教師對音樂學科的重視程度低下,完成度不高,學生從小對音樂課的印象就不深刻,對音樂沒有興趣,這就喪失了一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堂的熱愛,也喪失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使音樂教學陷入谷底。所以,必須革新教學理念,高舉素質教育的大旗,讓學生在完成應試考試的基礎上,讓自己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讓自己的學生時代有意義、更完整。
(二)教學思想老套
通過相關研究和調查證明,一般學校的音樂教師都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實踐教學中仍然運用老套的、傳統的教學模式,拿到教材中的一首歌,都是采用老師唱一句,學生跟唱一句的教學模式,這種單純地通過模仿或者指導的方法進行教學雖然讓學生學會了這首歌的唱法,但是完全體會不到學習音樂的樂趣以及音樂要表達的實質,更別說讓學生去理解學唱歌和音樂的意義,無法感受到音樂的多元化和趣味性,所以,這種教學思想必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革新,才能落實素質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體現。
(三)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教師不會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去進行音樂教學。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教學工具,另一方面是因為音樂教師對小學音樂教學的目標不明確,使教師無論在教什么內容的曲子,都僅僅是介紹音樂的背景,然后教學生怎么唱這首曲子,這樣就很難達到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不能很好地帶動學生進入音樂課堂,對一些不了解、不熟悉的音樂產生學習興趣,這樣就喪失音樂學科存在的意義。所以說教學主要看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和創(chuàng)新革新,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保證,也是老師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
(四)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高
因為學科的原因,教師對各學科的重視程度有所不同。新課改要求教師不僅能夠向學生講授基本的音樂知識、唱法等內容,還要求教師通過音樂向學生傳授多元文化,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音樂環(huán)境中得到提高。所以,無論課的內容是什么,教師是以什么方式進入崗位的,都應該在日后的教學中不斷地提升自我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能力,在日后的培訓和考核中不斷完善自己,長此以往,再面臨任何的教育改革都能夠得心應手。現階段的音樂教師,大多對音樂教學有懈怠心理,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不高,自身也沒有足夠的音樂專業(yè)知識,也就不能更深層次地教學,也不能更深層次地掌握課堂,這是一項教學中的重要問題,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注意之處。
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素質教育成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作為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心和重視。音樂教學是面向所有學生的教學,應該打開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大門,讓其徜徉在音樂的世界中。學好音樂,不僅能讓學生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還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的時候進行自我舒緩,通過音樂不斷地激勵和鞭策自己;另外從小學開始,音樂課的設置都是幫助學生學習音樂和掌握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學生可以為自己找到不同的未來之路,這些都是音樂課堂的有效保證和作用。
(二)策略
1.改變教學思想
傳統教學思想的改變是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第一步,只有教學理念和思想改變了,才能不斷帶動教師進行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革新,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之后的音樂學習。因此,音樂教師首先要正確認識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對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重視也應逐漸提升,制定新的、適合學生年段特點的教學方法,學校和教師要一起加強對小學音樂課堂的重視程度,提供更多必要的教學設備。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新課改背景下誕生了很多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如情境導入法、小組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問題探究法、情感體驗法等。而音樂是給學生最直觀的方式,所以,教師應該多根據音樂的題目和內涵為學生創(chuàng)建更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進入學習場景,更好地用情感來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這樣學生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質量自然就會提高很多。所以,教師應該不斷的革新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將這些方法有效地融入教學中,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促使學生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
3.提高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學校應該增加對青年教師的素質要求,音樂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是音樂教師教育好壞的重要評判標準,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考核和評價,定期設置考試項目檢驗教師的綜合素質,讓老師時時刻刻進行學習,一方面不斷增強自己的音樂專業(yè)知識,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綜合能力;另一方面就加強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作為教師不僅要關注自我的專業(yè)素養(yǎng),還要很好地掌控班級和學生,能與學生進行高效、有度的交流和溝通,多關心學生,多為學生考慮。小學階段的學生剛剛進入校園,對教師多是敬畏心理,做一個學生喜歡的教師,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強化教師意識和學習意識。
4.加強對教學資源的利用程度
也就是說,小學音樂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在教會學生唱法、技巧和音樂知識的同時,能夠以課本為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橫向延伸,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更多的情感和思想,進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學習音樂,在音樂中成長和進步。小學生是一個情緒飽滿的群體,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多半是靠情緒的引導,無論是對教師的看法、對課節(jié)內容的看法,都要借助自身的感情和情緒,所以一節(jié)好的音樂課是引人入勝的,不僅能夠讓學生會唱這首歌,還要拿捏好情感態(tài)度去唱、去思考歌的含義是什么,作者寫這首歌的目的和要表達的感情和精神,這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要讓學生有獨立的思考和意識,去面對每一個作品和知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是目前新課程標準下對音樂教學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應時刻把握時代新發(fā)展,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革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正視師生關系,重視課堂成果,不斷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霞.淺談新課改下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現狀及對策[J].讀書文摘,2016(18).
[2]劉溪.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教師的主導作用[J].時代教育,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