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剛 王柳笛


[摘 要]木質家具是中國重要的出口創匯木質林產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推進實施的背景下,以中國對沿線國家木質家具出口現狀作為出發點,分析我國在木質家具出口貿易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與資源豐富國家的合作、開拓潛力市場、完善中國森林認證體系、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政策推動產業集群的對策建議,以期促進中國對“一帶”沿線國家木質家具出口貿易良性發展。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木質家具出口;現狀;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74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9)06-0010-04
Abstract: Wooden furniture is an important wooden product that export for earning foreign exchange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dvanc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plan, taking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wooden furniture export to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analyzing the problems. The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bout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resource-rich countries, develop potential markets, improve China forest certification system, increase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and promote industrial clusters with polic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oden furniture export to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Keyword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Wooden Furniture Export; Status Quo;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作者簡介]田剛(1962-),男,漢族,陜西綏德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林業經濟管理及林產品貿易;王柳笛(1994-),女,漢族,山東萊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產品國際貿易。
一、引言
習近平主席于2013年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旨在深化沿線國家互利合作,拓展沿途各國經濟發展空間和合作領域。改革開放后我國家具行業跟隨時代潮流蓬勃發展,向全球出口木質家具總額由1992年的2.77億美元飛速增至2017年的226.87億美元,在25年內增至82倍,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木質家具因環保、精美、耐用受到多國消費者的歡迎,當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木質家具產銷大國[1],在創匯增收的同時工藝技術也得以大幅提升。然而歐盟國家加嚴木制品進口標準、我國天保工程推進實施增大木材缺口、產品與世界市場需求匹配度差[2]等因素對我國木質家具出口形成阻礙。在原材料、勞動力等傳統優勢漸失的情況下,打造新優勢以增強競爭力極為重要。本文對中國木質家具出口“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現狀進行闡述,從社會導向、政策因素等多角度分析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建議,以促進中國與“一帶”沿線國家木質家具貿易發展,增進雙方林業產業合作。
二、中國木質家具出口“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發展現狀
(一)總體規模分析
選擇沿線常年進口中國木質家具且額度較大的英國、沙特阿拉伯、法國、德國、阿聯酋、印度、西班牙、丹麥、阿爾及利亞、哈薩克斯坦作為代表性市場,此10國在中國對“絲綢之路經濟帶”沿途區域的木質家具總出口中份額占比近80%。圖1顯示,2008—2017年我國對“一帶”沿線國家木質家具出口規模總體上升,2008—2015年出口額連年增加,年均增長率達10.63%,2016年開始我國木質家具行業經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降低發展速度使得出口額有所回落,并有持續降低之勢。我國對“一帶”沿線國家木質家具出口額在對世界出口木質家具總額中的占比由2008年的約24%下降至2017年的約20%,相較于2015年,2017年中國對“一帶”沿線國家木質家具出口額降幅達14.6%而對全球出口額降幅為0.7%,出口均價為69.96美元/件,同比增長8.42%,說明沿線市場對我國的木質家具需求彈性大于全球其他市場。
(二)產品結構分析
我國向“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出口的木質家具產品主要分為6大品類(見表1),皮革墊木架坐具(HS940161)、其他木家具(HS940360)、臥室用木家具(HS940350)以高達88.48%的總份額成為中國對“一帶”沿線國家出口最多的三類,同時在10年中出口額年均增長率位列前三,其他木家具(HS940360)增長率達8.49%,在6品類中增速第一。廚房用木家具(HS940340)份額占比最低,是在未來出口中我國需著重關注及開發潛力的門類。其他木架坐具(HS940169)年均增長率呈現負增長,增幅位于6類木質家具末位。
(三)市場結構分析
將2008—2017年我國對所選代表性國家木質家具出口額體現于表2。縱向來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和丹麥所處的歐洲市場在“一帶”市場中占六成份額,是我國穩定的主要出口市場。位于西亞市場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擁有份額約1/4,僅次于歐洲市場。南亞市場的印度、中亞市場的哈薩克斯坦、北非市場的阿爾及利亞在各自區域內均是進口中國木質家具額度最高國家,由于區域劃分所含括國家數目不均、各區域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相異,南亞、中亞、北非三大市場份額雖相對較小,但我國對地處其內的許多國家木質家具出口額高于歐洲多國,2010—2017年中國對印度出口額高于西班牙和丹麥便可說明,同時體現出眾多經濟實力雄厚的歐洲國家尚有很大貿易潛力。橫向來看,供給側改革政策(2016年)對我國向西亞、中亞、北非市場的出口波及較大,相較于2015年降幅均超過35%,改革之前中國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區域市場木質家具出口額均上升。
三、中國木質家具出口“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所存在的問題
(一)出口成本增加
我國木質家具出口成本增加致使售價提升,進而“一帶”沿線國家消費需求減少并轉向他國尋求低價同質替代品,長久以來將會削弱中國木質家具商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競爭力。成本上升源于多方面。首先,歷經以保護林木安全為目標的“三步走”規劃,2017年中國實現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加之近年周邊多林國家限制或禁止對我國出口木材抬升了原材料價格,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木材進口國[3]面臨用材緊缺,原材料成本不斷上升。其次,自2010年開始我國人口紅利下滑,經濟飛速發展拉動居民消費水平提升,用工成本大幅上漲,木質家具行業高技能工匠薪高量少,出現“技工荒”現象,勞動力優勢逐漸減弱。最后,中國去往“陸上絲路”眾國的交通干線并未途徑全部國家,例如中國通向歐洲的南北兩條主要運輸動脈均沒有經過作為我國木質家具重要出口對象國的哈薩克斯坦,交通基礎設施尚未完善,對我國木質家具出口“一帶”多國造成不便,間接提高了跨國運輸成本。
(二)出口過度集中于歐洲市場、貿易壁壘增多
歐盟是我國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出口木質家具的主力市場且潛力巨大,但市場結構失衡將造成我國面臨歐盟政策變動、經濟震蕩時出口風險加大,并易引起歐洲市場內國家對中國實施貿易壁壘。歐盟環保意識高,法令繁多且執法嚴格[4],2003年5月發布了《FLEGT行動方案》并與木材生產國簽訂自愿合作伙伴協議(VPA)來執行,旨在確保進入歐盟的木制品符合伙伴國生產法規。2013年3月3日升級為《歐盟木材法案》并加以實施,進一步嚴格了木制品進口要求[5],對我國形成綠色貿易壁壘,能夠追根溯源輕易獲取中國木質家具整個產銷鏈條的商業信息,威脅到我國林業產業安全[6]。表3顯示我國對主要歐盟10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比利時、意大利、瑞典、丹麥、波蘭)的木質家具出口總額,由表3可知2013年出現明顯下滑,反映出《歐盟木材法案》的施行對我國木質家具出口歐洲市場形成打擊。
(三)產品附加值低、同質化嚴重
中國大多數木質家具企業呈現小規模、分散性特征,難以達到專業規模化供銷,成本稍加變動便對利潤產生重大影響,風險抵御能力較弱。國內企業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出口多體現為加工貿易,所產商品附加值較低,品牌缺乏且知名度弱。經濟發展提升了沿線國家消費者購買力,綠色環保、質量過硬、工藝精美、差別個性逐漸成為消費側重,但目前中國所出口的木質家具產品技術和創新不足,與沿線國家市場需求匹配度低,少有企業打造貼近目標國文化或我國民族風格的產品及品牌,商品同質化現象嚴重[7]。大量中國生產企業為降低人力成本而在越南、緬甸等國家設廠,東南亞國家缺乏中國的傳統工藝、設計理念,僅保證料真但制作粗糙,普遍依照圖樣產出而不考慮創新,慣用鐵釘、拼接、膠水等手法,所產木質家具出口至沿線他國,無益于30多年來中國木質家具所創下的聲譽及口碑。
(四)挑戰和競爭加劇
東南亞國家毗鄰中國,擁有同“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優越地理位置,勞動力和林木資源豐富,近年來我國木質家具產業的初期優勢在以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國家顯現,得益于政策支持,多國木質家具產業蓬勃興起,搶占中國在沿線區域的市場份額。2017年中國對越南木質家具進、出口額分別為1.84億美元和0.76億美元,貿易逆差明顯,當今越南對歐盟等“絲綢之路經濟帶”沿途大型市場木質家具出口額僅在中國之后,表明全球家具制造業有向東南亞國家轉移之勢,東南亞多國不僅成為我國的強勁對手,并憑借低廉價格占據了我國國內市場份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對沿線國家的出口貿易面臨東南亞國家的挑戰和競爭。
四、木質家具出口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與資源豐富國家的互利合作
“絲綢之路經濟帶”沿途巴基斯坦、中亞五國等勞動力資源量豐價低,俄羅斯、印度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越南、柬埔寨等多國具備林木資源優勢,歐盟眾國技術實力強大且木制品相關法律健全。我國可與多林國家簽訂合法木材進口條款、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合作協定等,保證輸入我國的木材低價合法并促進原料供給國可持續生產和發展。出臺木質家具行業境外勞動者保護法規,輔助國外務工人員辦理保險,吸引勞動力豐富國家工匠及海外人才投身于我國木質家具產業發展建設。中國需借鑒歐盟經驗,對環境保護法規加以完善,引進歐美發達國家技術加強木質家具綠色優質生產。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實施的利好條件下加強互利合作,將他國優勢融入我國木質家具行業,充分獲取資源填補缺口,減少生產成本以提升企業利潤空間、降低商品價格促進出口,取得我國與“一帶”沿線國家木質家具貿易的長足健康發展。
(二)開拓中亞、南亞、北非等潛力市場
近年來印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展現出需求擴張之勢,從我國進口木質家具額度提升但仍較低,尚有巨大潛力待開發。開拓中亞、南亞、北非等市場成為重要考量,優化“一帶”市場結構能夠有效減弱對歐盟單一市場的出口風險,提升中國木質家具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占有率。我國可推行出口退稅、出口補貼等政策,對面向中亞、北非等潛力市場出口的木質家具企業給予政策優惠。當今歐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我國出口木質家具金額最高的市場,但保加利亞、立陶宛等眾多歐盟國家份額占比極低,進口額不及一些中亞、南亞國家,需重點開辟此類潛力足、經濟強的歐洲國家市場,通過鼓勵對外投資促使中國木質家具企業“走出去”,挖掘潛在市場。
(三)完善中國森林認證體系
中國森林認證管理委員會(CFCC)于2011年宣布成立,對推動我國森林可持續經營、降低企業認證成本、木質家具產品更加順暢通行于國際市場起到積極作用,但相較于1999年建立的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PEFC)和1993年創辦的森林管理評價委員會(FSC)老牌權威認證機構,CFCC仍處于起步階段,執行制度、認證標準、認證范圍等亟待完善,需向具有成熟完備體系的國際機構和國家學習經驗,盡快對接國際標準。2014年CFCC與PEFC完成互認,但至今未形成三方互認,使得中國木質家具出口至要求FSC認證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時仍阻力重重,政府的引導作用極為關鍵,我國相關機構要積極推動合作談判,促進CFCC與FCS互認甚至達到三方互認,使產品盡多符合“一帶”沿線國家的環保要求,提升中國木質家具出口競爭力。
(四)增強精細化生產,提高附加值
品牌化、高品質、個性化、技術性已成為全球木質家具產品的競爭點,我國木質家具制造業需順應國際消費者需求,改變商品同質化、創新弱的現狀。貿易企業應加大品牌建設,突出民族風格、綠色健康、現代前衛等專有品牌特色。生產廠商要充分考慮“絲綢之路經濟帶”市場客戶年齡層段、收入階層,打造多樣式、多等級的木質家具產品,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我國木質家具行業要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增加技術投入、創新工藝設計,拓寬業務領域如支持定制,以高附加值產品助力中國木質家具在與他國競爭中獲勝。
(五)制定政策推動產業集群
我國木質家具中小企業居多,資金、資源、技術分散,在面向歐盟的出口貿易中耗費大量森林認證成本,行業整體競爭力提升緩慢。國家政策及行業協會的引導將有力推動產業集群,整合企業資源和力量,形成規模化,令木質家具企業在合作與競爭中互促互進、創效增收。運用集群效應促使各企業知識擴散與學習,提高企業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通過產業集群建設助力我國成為木質家具出口優勝者。
[參考文獻]
[1]許增巍,邵飛,苗珊珊.中國木質家具出口動因分析及對策建議[J].林業經濟問題,2010,30(1):43-46,51.
[2]喬桂榮.中國木質家具出口市場結構及發展對策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3.
[3]吳天博,張濱.“一帶一路”建設視域下的中國木質林產品貿易——基于比較優勢與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8(6):123-134.
[4]閆爭楠.歐盟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木質家具出口的影響——基于引力模型的實證分析[J].對外經貿,2016(5):37-39.
[5]李曉燕,趙潔,劉燕娜.《歐盟木材法案》對中國木質林產品出口的影響[J].臺灣農業探索,2014(4):35-40.
[6]董加云,劉金龍,龍賀興.歐盟木材法案詮釋及對中國林產工業的影響[J].林業經濟問題,2013,33(5):385-390,408.
[7]蔣海銘. 我國木質家具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郭麗春 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