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李素欣 袁強 袁剛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國家逐步增強了對于安全生產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視程度,增添了對于該方面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近年來安全類學科畢業大學生數量的持續增長,各行各業安全所需人才逐漸趨于飽和。該類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隨之而來。本文將就當今安全類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探究,就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問題產生的根源,并嘗試提出緩解該類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安全類學科;就業問題;解決措施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安全事故頻發,國家對于安全生產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高從而導致對于該方面專業技術人才有所需求,安全學科應運而生。安全科學學科在我國已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在原本大安全的培養方向下逐步分流并逐漸向其他領域進行擴展。例如建筑安全、化工安全等,作為一個新興行業,近年來應屆安全類畢業大學生人數有所提高。
隨著近年來安全類學科畢業大學生數量的持續增長,該類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逐漸凸顯。十九大報告中曾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除了國家需要不斷地采取措施用以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之外,高等教育的內涵建設和大學生自身原因也是成為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所以社會與高校同大學生三者在就業方面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就以上的幾項內容中分析安全類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對國家采取有效的相關政策、高校開展有關教育和提高大學生自我綜合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安全類學科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
(一)大學生自身問題
某些大學生自身學習意識不夠, 在校學習期間沒有認真學習和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基本的為人處事、清晰的邏輯思維、積極開拓創新的能力也有所欠缺。再加以平時不注重鍛煉自身以獲取信息及文字表達能力和一定的管理公關能力。
以上種種不僅使其喪失了一定的就業競爭資本, 還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自身無法滿足用人單位的條件從而無法獲得心儀的工作。另加上很多大學生眼高手低,對自身的工作具有著較高的預期,盡管自己的能力有限,無法就業,也不愿意選擇先就業再擇業的方式。
(二)教學教育問題
通過對現有的較大多數高校安全科類專業制定的培養目標中進行對比,部分院校的培養目標整體上基本相同。就西安科技大學而言,其培養目標主要為以下兩類:第一類是培養能夠在政府或各行業領域從事安全管理、安全技術研究、安全產品開發、安全工程設計、安全評價、安全咨詢與培訓等工作的復合型人才;第二類則是能夠在政府各個行業領域從事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科學技術研究、應急救援等工作的綜合素質高級專門人才。
其開設的方向和培養目標具有一定的限制。由于安全學科的分類較多,且各個類別和方向上具有著一定的生產特性。對于化工安全、機械安全、交通安全、城市地鐵安全等方向上該校學生還在專業方向上的知識有所欠缺,導致無法很好的參與工作以達到有關的需求。
(三)企業觀念問題
企業存在著一定的經驗論、性別論等觀念對于現安全類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影響較大。有些企業追求高學歷的同時也對所謂的工作經驗進行要求,從而導致現階段應屆畢業生無法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的地位。經驗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成本,而該類投入也是必要的,一味地強調經驗在工作中的地位,不妨提高一定的經驗成本用以培養企業的家文化和員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
個人能力是企業對于求職者的重要考核部分。而在專業對口和能力大致相同的條件下,由于性別的限制有些企業往往更愿意錄用男性,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其就業問題。
三、具體解決策略及措施
(一)大學生自身就業、擇業觀念的樹立
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強有力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掌握可以幫助自身在競爭中出于優勢地位。同時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也是尤為重要的。在結合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要適當地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不可以將就業崗位和薪資想的過于理想化。同時提前的職業規劃,和有關知識的了解也在求職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校教育教學改良
(1)重視知識教育,人文和自然科學領域兩個方面都需要較為完整的知識教育和知識體系。
(2)加強有關的就業形勢的教育,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一方面要通過正確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增長學生見識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社會和企業的需要。
(3)充分開設各個方面的課程,爭取做到在大安全的培養方向下具有著不同領域方面的學科,從而更為廣闊的適應學生們所感興趣的方向,將興趣與學習以及未來的工作相結合。
(三)政府有關導向和企業觀念轉變
政府在制定一些符合有關實際的人才需求的政策,在確保企業能夠招聘到心儀人才的同時,也能夠幫助畢業生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如,政府可以不定時地對一些企業進行有關內容培訓;在針對性別差異等問題的情況下,倡導平等的觀念,減少重男輕女的觀念形成;同時也可以針對工作經驗和培養成本方面的問題也可以進行有關的支持,即應屆畢業大學生沒有相關工作經驗,且安全類學科所從事的工作對于經驗的要求較大,可提供在經驗培養過程中所耗費的成本有關支持。
四、結語
關于安全類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因素存在于諸多方面,該問題不僅與學生利益密切相關,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的和諧及穩定。
對于大學生自身而言,不斷提高的自身能力和不斷增強的就業意識是解決該問題的根本途徑。在學校和企業以及政府社會等多個層面進行有效的幫扶也迫在眉睫。當然,從根本出發提升大學生素質,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四有青年”也成為了必需。
參考文獻:
[1]張濤.大學生應對目前就業難問題的主要策略分析[J].才智,2019(18):165.
[2]康玉超,付輝蘭,余熠.新形勢下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方法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16,29(08):71-72.
[3]王文濤.大學生就業形勢現狀[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5):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