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飛 李庭毅 李文輝
[摘要]目的 對阿司匹林與尼莫地平治療偏頭痛中的效果進行觀察及分析。方法 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偏頭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50例。參照組實施尼莫地平治療,研究組實施阿司匹林治療方案,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包括觀察治療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復發率等指標。結果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參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4.00%)明顯的低于參照組(1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復發率(2.00%)顯著低于參照組(1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偏頭痛時,應用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均可獲得一定的成效,但相較于尼莫地平而言,阿司匹林的治療效果更顯著。
[關鍵詞]阿司匹林;尼莫地平;偏頭痛;治療效果;比較觀察
[中圖分類號] R747.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6(a)-00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spirin and Nimodi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Methods A total of 100 migraine patients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n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imodipine, while in the study group, Aspirin was adopt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cluding observation of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rat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rat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ness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6.00%,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ccounting for 80.00%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4.00%, grea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accounting for 18.00%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2.00%,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ccounting for 18.00%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both Nimodipine and Aspirin can obtain certain effects, but the effect is more remarkable used by Aspirin than Nimodipine.
[Key words] Aspirin; Nimodipine; Migraine; Therapeutic effect;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偏頭痛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也屬于神經內科的一種難治性疾病。此疾病產生的因素較多,包括遺傳因素、飲食因素、精神狀態因素及內分泌因素等,可頻繁的發作,給患者正常生活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1-2]。患者發病后如果不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病情會繼續惡化及愈演愈烈,最終造成焦慮抑郁、失眠等危害。偏頭痛的并發癥和病死率不容小窺,干擾患者的睡眠質量使患者痛不欲生,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沉重的打擊。病情一旦惡化致使臨床治療棘手,嚴重者可致死亡,病情容易反復,給患者造成沉重的經濟和心理壓力[3-5]。當前治療偏頭痛的主要方式就是藥物,常見的用藥包括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但藥效不盡統一。本研究對阿司匹林與尼莫地平在偏頭痛治療中的效果進行比較,旨在給臨床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被明確診斷為偏頭痛的患者,均滿足2004年國際高血壓協會(IHS)制定的偏頭痛分型診斷標準[6]。納入標準:①通過臨床檢查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偏頭痛診斷標準;②有正常的心、肝、腎功能;③意識正常,可遵醫囑完成本治療用藥。排除標準:①由外傷、腫瘤等導致偏頭痛者;②機體重要器官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③合并其他神經內科疾病者;④惡性腫瘤患者[7-9]。患者和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50例。研究組中,女28例,男22例;年齡18~55歲,平均(36.9±2.3)歲;平均病程(3.2±0.6)年。參照組中,女29例,男21例;年齡19~56歲,平均(38.5±2.7)歲;平均病程(3.7±0.9)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參照組和研究組實施不同的用藥治療方案,即參照組實施尼莫地平(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2821)治療,研究組采取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0236)治療。其中,尼莫地平的治療方法為:口服尼莫地平每次20 mg,3次/d,餐后服用,連續性治療2個月;阿司匹林治療方法為:口服阿司匹林每次50 mg,1次/d,連續性治療2個月。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情況,包括顯效、有效、無效3項標準。如果治療1個療程后,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且在停藥后的4周內沒有復發的情況即為顯效[11-12];治療后患者的偏頭痛的臨床癥狀具有明顯的改善,且4周內未出現復發的問題即為有效;治療前后,身體狀態無差異,即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記錄患者的并發癥(皮膚瘙癢、皮疹、頭暈頭痛等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明顯高于參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的比較
3討論
在臨床上偏頭痛盡管屬于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治療后還有反復發作的可能性,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有調查研究顯示,中青年是偏頭痛疾病的高發群體,且女性相對多于男性[13]。偏頭痛發病期間,不僅具有顯著的偏側頭痛癥狀,同時會出現惡心和嘔吐等癥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常見病中對健康壽命損失年數中排列,排列在第20位的就是偏頭痛,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重度偏頭痛定為致殘率最高的一種慢性疾病。所以,及時的采取積極有效的藥物治療此病至關重要。
尼莫地平和阿莫西林屬于治療偏頭痛的有效方案,但治療的成效不盡統一[14-15]。尼莫地平是鈣離子通道拮抗劑,能對腦血管進行有效的擴張,同時將腦血管的收縮力進行降低,達到有效改善血管痙攣的作用,同時實現腦部血液灌注量的提升,發揮治療的成效。但在治療期間,患者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和并發癥問題,相應降低治療效果[16]。阿司匹林是解熱鎮痛藥物,在治療偏頭痛疾病中的機制是其可對血栓烷素在體內的合成進行有效阻礙,將血栓烷素對血管產生的收縮作用降低,可明顯改善因血管收縮所導致的偏頭痛視覺先兆癥狀[17-18]。阿司匹林療效更顯著的優勢:其可經多種途徑共同達到偏頭痛治療目的,如較強的鎮靜作用松弛肌肉并改善頭痛癥狀、緩解機體炎癥反應、對控制機體疼痛區域的神經末梢予以阻斷、抑制環化酶及前列腺素合成等;阿司匹林能參與5-羥色胺代謝過程從而使血清蛋白位置色氨酸有效釋放,通過改善5-羥色胺系統功能緩解疼痛程度;偏頭痛的發生機制與血管活性物質密切相關,顱內或顱外血管收縮、擴張過程產生相應的血管活性多肽,此物質與頭痛的發生具有直接聯系,應用阿司匹林后可作用于機體血小板中并影響各種代謝產物并緩解或消除頭痛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6.00%)高于參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4.00%)明顯的低于參照組(1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復發率(2.00%)顯著低于參照組(1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應用阿司匹林治療偏頭痛更具有療效,同相關的研究結果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在治療偏頭痛疾病時,應用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都可獲得到一定的成效,而且在臨床治療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但相較于尼莫地平而言,采取阿司匹林治療的效果更顯著,有更高的治療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在半年內的復發率更低,所以安全可靠性更高,能帶給患者更好的治療效果,提升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付彩紅,曹克剛,趙建軍,等.中藥辨證治療偏頭痛的安慰劑對照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12(5):1444-1447.
[2]劉雅芳,黃詠梅,匡良洪,等.阿司匹林聯合氟桂利嗪對偏頭痛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腦血流速度的影響及效果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2):152-155.
[3]門凌,張洪欽.治偏痛膠囊治療偏頭痛的療效及對血漿5-羥色胺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19(13):336-339.
[4]劉海云,穆峰.鹽酸氟桂利嗪、阿司匹林聯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偏頭痛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7):44-45.
[5]朱晉坤,毛華,尹揚光,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對體外血小板黏附內皮細胞基質活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3):283-287.
[6]牛江秀,楊雪.尼莫地平泊洛沙姆188納米膠束的制備工藝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4-7.
[7]鄧紅艷,劉紅軍,曾繁華.尼莫地平與阿司匹林治療偏頭痛的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3):91-93.
[8]黃明,喻水平.偏頭痛治療中阿司匹林與尼莫地平效果的對比性評價研究[J].當代醫學,2018,24(19):34-36.
[9]汪芳.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研究進展與指南規范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29):3519-3523.
[10]姚萬青,戚素文,朱佩華,等.聯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偏頭痛的臨床觀察[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5,23(1):40-43.
[11]肖志彬,劉小雷,成日青,等.β-谷甾醇對阿司匹林致胃黏膜損傷副作用及其藥理作用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22(1):148-152.
[12]張茂信,劉書范.鹽酸氟桂利嗪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偏頭痛的效果及其對血清hs-CRP水平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1):120-122.
[13]黃金路,萬麗麗,郁靜,等.聯用都梁軟膠囊治療偏頭痛療效Meta分析[J].中國藥業,2015,24(21):19-22.
[14]康永剛,楊霖崧,孔維,等.阿司匹林與尼莫地平治療偏頭痛的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23):124-125.
[15]劉海濤,張陽.阿司匹林聯合尼莫地平對偏頭痛的治療效果[J].海峽藥學,2017,29(3):138-139.
[16]楊穎,李雪媛,張靜波,等.探討阿司匹林聯合尼莫地平對偏頭痛患者頭痛發作頻率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20):91-92.
[17]曹軍.尼莫地平結合阿司匹林用于偏頭痛治療的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8):119-120.
[18]潘早霞.尼莫地平與乙酰水楊酸對偏頭痛患者鎮痛療效的比較[J].抗感染藥學,2016,13(2):395-397.
(收稿日期:2018-11-13?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