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剛 陳桂林 袁強 郭勝忠
摘要:在人才資源需求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大學生創新、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能力,是人才戰略全面發展的必然前提和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義。與時代接軌,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更在于新一代年輕人的擔當和能力的培養,本文就中國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問題進行探究,圍繞實際現狀分析其問題根源,并嘗試提出緩解該類教育培養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實踐
年輕一代有理想和責任,國家有未來,國家就有希望。中興、華為事件的發生,中美貿易摩擦,以及臺獨和香港暴力事件的陸續出現,更說明國家的強盛和創新實力的重要性,打破科技壟斷,5G技術的首戰也才剛剛開始。中國之崛起,時代變遷也只是人潮更替,中華復興的重擔依舊在于青年,當代大學生肩負著民族的責任和社會進步的傳承。
一、大學生創新實踐教育的現狀
(一)學校教育現狀
中國教育是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傳統。沒有成功的教學方法可供參考,相比于西方國家,更是起步晚,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創新實踐教育雖逐漸引起國家重視,但效果不佳,在高校創新創業課程安排上多為選修課程,教學方面多為理論教學。大學生們普遍存在創新實踐方面認知局限問題,創新創業能力偏弱,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仍然處于探索階段。
(二)社會教育現狀
人才的培養不僅是學校的責任,大學生教育要面向社會化和國際化。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進入社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社會上普遍缺乏合理的實踐平臺,多數以學生兼職為幌子的機構平臺,從中收取高額押金和中介費用,以及各類企業單純以牟利為目的,低薪招收暑假學生工等,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大學生對實踐學習的熱情。從最近報道的“蘇州等地出現大量大學生暑假工滯留”這種現象也反映了大學生社會經驗的不足和社會現實的復雜性??梢?,對于大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缺乏足夠安全保障的平臺和社會機制。
二、大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一)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十七大報告指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并將這一條上升到國家基本戰略地位,充分地說明自主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當今社會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新環境中,當代大學生對整體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創新是提高國家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人類文明的本質是創新的結果??梢钥隙ǖ氖牵瑸榱四茉趪H中占據有利位置,必須要培養富有創造力的人才,才能為祖國做出重大貢獻。
(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想要尋求真理,有客觀和全面的認識,實踐必不可少的。從事物的知識到知識與行動的融合,從自我發展到與時俱進,傳統五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需要傳承和發展,但卻不是刻舟求劍的不切實際,也并非買履者不知足持度買履的墨守成規。在大學校園學習的大多數都是理論知識,但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是未來工作中的決定性因素。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好比于一張鋪開的地圖,而實踐則是一雙能行萬里路的鞋子,單一的理論學習也只是終日的畫餅充饑而已,兩者結合,才能親身體會到事事躬行方知甜苦的道理,書本理論需源于實踐并隨時代不斷推翻原有理論。作為一名大學生,無論在那種境遇,都必須具備良好的實踐技能和實踐精神。
三、科技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途徑
(一)樹立實踐創新常態化觀念
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不應只是冬季和暑假中集中、單一、突擊的活動形式。更應與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校內工作學習計劃,校外教學實習,企業職業要求,社區建設服務以及其他學校和社團相結合。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實踐,回來帶問題研究,信息不斷線,成果要回饋。培養全面實踐和創新意識,規范社會實踐活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
(二)完善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通過發展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與學校的合作交流,整合社會資源,規范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聘請專業指導教師協助實施社會實踐活動,確保大學生的人身安全和權利并學到知識,不斷充實和優化實踐教學內容,擴大實踐范圍,專業知識的實用要與社會發展需要掛鉤,特色專業的發展更是面向國際的發展方向,建立出新意的、有益于大學生能力培養的創業創新實踐平臺。
(三)給予大學生足夠的質疑和思考空間
培養創新意識,在于思想理念的開放,通過對固有的理論、觀點和結論提出質疑,從而引導其質疑意識轉換為實踐探索的動力,主動思考,主動實踐,最終提出自己獨有的創新方法。同時也在實踐中對自身的能力不足找出并完善。不拘泥于實踐形式,重在實踐的收獲與方法。在一定的規則要求下給予學生更多的靈活應變的實踐形式,從而都達到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效果。
(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如金錢崇拜、享樂主義、實用主義和其他極端的自身利益,已經在相當大的范圍內影響和毒害了年輕人的增長。因此,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應結合大學生思想的實際和客觀要求。有意識地、有目的地運用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理想”的“共同理想”,樹立踏實,以能力為本的求實精神,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為自己的正確人生觀。
四、結論
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重大意義。21世紀是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信息時代。舊的知識循環已經縮短,增長速度加快,社會轉型速度正在迅速增加。大學生更需要有緊迫感,主動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意識。為了在就業飽和狀態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具備創新意識和能力,這就要求大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利用所獲得的知識,敏銳地觀察就業趨勢,并將自己武裝到不同的創新人才中,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德才.論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6(1):81-83.
[2]程浩,于建春.論社會實踐活動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J].求實,2005(S2):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