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龍縣農牧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

2019-09-19 08:01:55茍才明文萬春張德銀
安徽農業科學 2019年16期
關鍵詞:現狀對策

茍才明 文萬春 張德銀

摘要?依據實地調查及查閱相關資料,綜合新龍縣農牧產業特色資源、環境、市場、人才、體制機制等要素,分析了農牧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優勢、劣勢和存在問題,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培育主體、健全機制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發揮政府職能作用等相應發展對策,為深度貧困縣產業扶貧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產業扶貧;現狀;對策;新龍縣

中圖分類號?S-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9)16-0263-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6.07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Status?Analysis?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Industry?in?Xinlong?County

GOU?Cai?ming1,2,WEN?Wan?chun2,3,ZHANGDe?yin1(1.Yib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Yibin,?Sichuan624000;2.Yibin?Fourth?Installment?of?Aid?Xinlong?County?Task?Force,?Xinlong,?Sichuan626800;3.Yibin?General?Union,?Yibin,?Sichuan624000)

AbstractBased?on?field?investigation?and?reference?of?the?relevant?data,?and?integrated?factors?such?as?the?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industrial?resources,?environment,?market,?talents,?and?the?institutional?mechanisms,?etc.,we?analyzed?the?advantages,?disadvantages?and?the?existing?problems?faced?by?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industry?in?Xinlong?County.?Then?we?put?forward?the?following?suggestions:?adapting?measures?to?local?conditions,?scientific?planning,?cultivating?the?main?body,?improving?the?mechanism?and?system,?and?strengthening?the?construction?of?infrastructure,?increasing?the?intensity?of?talent?training,?exerting?the?functions?of?government?functions?and?other?corresponding?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to?provide?theoretical?support?for?the?poverty?alleviation?of?industries?in?poverty-stricken?counties.

Key?words?Industrial?poverty?alleviation;Actuality;Countermeasures;Xinlong?County

我國扶貧開發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但是由于發展不平衡,新龍縣貧困問題依舊十分突出。新龍縣地處偏遠,交通落后,氣候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工業薄弱,農牧民知識文化水平低,“不殺生”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產業發展幾乎全部依賴第一產業[1]。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環節,是貧困戶脫貧摘帽的重要舉措[2]。為充分發揮農牧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宜賓市第四批援建新龍縣工作隊通過大量的實地走訪調研,對全縣農牧產業現狀特別是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認真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當地政府及從事脫貧攻堅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1新龍縣農牧產業基本狀況

1.1?自然及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新龍縣地處甘孜藏族自治州中部,不與任何省外縣接壤,是典型的半農半牧縣,全縣幅員面積9?182.74?km2,其中天然草地面積48.5萬hm2,耕地面積4?266.7?hm2。境內平均海拔3?500?m,地貌特征為高原峽谷、山原地帶、丘狀高原三大類型,土壤以褐色土、棕壤土和沙礫土為主,土層瘠薄,水土流失較為嚴重[3]。全年日照時數2?160.8?h,無霜期115?d,平均氣溫7.4?℃,降水量?603.5?mm,雨熱同期,干濕季節分明,晝夜溫差大,日照時數長,常有冰雹、旱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4]。目前,全縣總人口5.1萬,有貧困村90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316戶、?10?773人,2016年農牧民可支配收入8?978元,是中西部欠發達地區。

1.2?農牧產業及扶貧工作現狀

1.2.1?種植業發展現狀。全縣種植業主要以青稞、馬鈴薯、油菜為主,青稞和馬鈴薯是藏民的主食[5]。高原地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污染源少,所生產的農產品品質優、綠色純天然,深受內地人民喜愛,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016年,通過“四新、六糧”配套技術,在全縣20個貧困村建設優質糧油產業基地206.3?hm2,糧食總產量達12?105?t,蔬菜產量達?4?510?t,油菜產量達731?t,解決了脫貧攻堅中“兩不愁”的問題,2017年在20個脫貧村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基地??438.7?hm2。在種植基地建設中,通過培訓致富能手示范引領擴大產業,抽派農技人員按照“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幫助農民賺”的思路開展技術指導工作,加強無公害種植技術引進與推廣,體現綠色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6]。

1.2.2

養殖業發展現狀。畜牧業是新龍縣的傳統產業,以牦牛、犏母牛和藏豬養殖為主,是農牧民收入主要來源產業[7]。2016年,全縣成立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3個,建設牲畜暖棚55座,建藏豬良種繁育場1座,在20個脫貧村發展養殖犏母牛553頭、藏雞5?400只、藏豬540頭、奶牛12頭和綿羊86只,壯大形成集體經濟組織14個,共為貧困戶人均增收?1?122元,解決了脫貧攻堅中“可持續增收奔康”的問題。2017年,在20個脫貧村發展養殖犏母牛2?141頭、西門塔爾牛30頭、藏豬190頭、藏雞7?700只。在養殖業項目建設中,采取集中養殖和分戶聯合養殖的方式,以村為單位建集體牧場,成立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形成“戶戶參與、戶戶發力”的脫貧奔康合力[8]。

1.2.3?特色產業發展現狀。新龍縣境內復雜多樣地貌地形和立體氣候,為各種豐富的自然資源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9]。特色資源產品主要有芫根、洋蔥、冬蟲夏草、川貝母、紅景天、羊肚菌、獐子菌、青岡木耳、藏木香、藏雪菊、人參果、俄色茶等獨特高原蔬菜和食用菌及名貴中藏藥材。2016年全縣種植芫根2?hm2,洋蔥200?hm2,新建蔬菜大棚17個,種植中藏藥材13.3?hm2,總產值達0.61?億元,成功開展羊肚菌試種和完成新龍牦牛地理標識注冊,全年農特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500?萬元。2017年種植青杠黑木耳0.67?hm2,新建蔬菜大棚20個,示范種植紫皮紫心和紅皮黃心馬鈴薯?13.3?hm2,全年農特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650萬元。

2?農牧產業扶貧的優勢

2.1?自然環境優越,適宜發展綠色產品

新龍縣位于北亞熱氣候帶,受青藏高原復雜的地形影響,形成了高原季風氣候,總的氣候特征為春秋連季、冬長無夏,日照充足,干雨季分明,雨季集中,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地方性大風明顯,垂直氣候變化顯著[10]。因此,該地區生態條件有利于農作物干物質積累,賦予形成獨特多樣的農牧產品資源,便于構建“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加之,新龍縣遠離污染,良好的光熱條件、立體的氣候分布、純凈的水土資源和僅施有機肥的耕作習慣,使發展現代綠色農牧業具有先天優勢,所生產的農牧產品具有“綠色、有機、無污染”的顯著特征,符合當前市場需求,也是未來農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2?勞動力充足,利于發展密集型產業

新龍縣屬老、少、邊、窮地區,全縣總人口5.1萬,其中農業人口4.7萬,受民族生活習慣和宗教影響,外出務工人員很少,因此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11]。農牧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與發達地區相比,新龍縣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在一定技術和資金幫扶下,利于發展農牧產業。目前,由全縣中高級職稱專家、省級定點幫扶單位的相關專家和派出技術人才、高校指派的幫扶技術專家、各鄉鎮農技人員和各駐村幫扶隊共同構成了雄厚的技術支持力量,充分發揮特長優勢,在充足的聯動整合產業扶貧資金扶持下,必將助力新龍縣產業向標準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2.3?旅游資源豐富,助推農牧產業發展

新龍縣具有歷史悠久的“粱茹”文化,境內有甘孜藏區齊全的宗教教派與寺廟,有雅礱江上僅剩的一座藏式伸臂橋,有雅礱江大峽谷、銀多紅山、拉日馬大草原、雄龍扎呷神山、卡瓦洛日雪山、措卡湖、格日溶洞等景點[12]。近年來,縣委圍繞打造“康巴紅·新龍”旅游品牌,對國道227沿線和拉日馬、銀多、麻日3個旅游資源富集區,實施以“旅游扶貧新村”為主題的專項規劃,加快實施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風貌改造和“鄉村酒店”示范戶建設,傾力打造藏鄉田園風情村寨,積極推出“瞻對節慶文化特色小鎮”“瞻對空中花園、高原心靈度假地”“雅礱江旅游廊道重要加油站”“高原峽谷果蔬樂園、汽車一站式服務地”等特色旅游精品項目,以旅游帶動農牧產業同步發展。

3?農牧產業扶貧的劣勢及存在問題

3.1?農牧業基礎脆弱,設施建設滯后?新龍縣種養殖業基礎設施脆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差,很大程度上依然處于“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13],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然災害頻繁,有“十年九災”之說;二是水澆地面積逐年減少,灌溉能力下降;三是低產地、跑水地、漏沙地比重較大;四是耕地重用輕養,用養失調,廣種薄收,科學種地含量低;五是草場退化、沙化、鼠蟲害化面積逐年擴展;六是超載放牧現象未全面遏制,從而直接影響農牧業生產的安全和質量[14]。以灌溉水渠為例(圖1),農牧民隨意破壞、棄之不用,自作主張地改為旱地。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全縣共有水渠?17.3?km,灌溉面積為117.3?hm2,90年代降為10.5?km,到2003年全縣僅有水渠6.5?km,灌溉面積為49.3?hm2,目前僅宜新農業科技園區有2.0?km左右水渠。隨著灌溉設施破壞,相應導致農作物產量低、商品外觀性差,曾經灌溉設施良好的和平鄉麻西村青稞基地單產高達6?000?kg/hm2,創下全州青稞單產記錄,改成如今的旱地后,單產僅為3?000?kg/hm2,且品質下降,籽粒不圓潤飽滿[15]。另一方面,由于地處偏遠,信息閉塞,交通條件較差,導致產品與市場銜接不緊密,運輸成本高,生產成本高,投入產出比偏低,從而影響了農牧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甚至產生畏難抵觸情緒。

3.2?農牧民思想觀念落后,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調研發現,新龍縣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圖2),農牧民文化水平偏低,全縣貧困人口中文盲及小學占92.0%,大部分農牧民科技意識淡薄,思想觀念落后,“等、靠、要”的懶漢行為普遍存在,滿足于自給自足的生產現狀,對種養業不重視、不愿意投入,自我發展意識不足,新觀念、新思想和新技術接受能力較弱,種植業不能根據作物需水規律澆灌,養殖業無法讓牲畜科學越冬,耕作方式原始簡單,機械化程度低,良種、良法推廣難度大,病蟲害防治難以接受,導致農牧產業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弱[16]。據統計,1990—1999年,新龍縣青稞平均單產為?2?175?kg/hm2;2000—2009年,平均單產為2?640?kg/hm2;2010—2016年,平均單產反而降為2?475?kg/hm2;25年間增產13.8%,年均僅增產0.55%,明顯低于我國糧食平均產量增產幅度。此外,在農技推廣中,專業技術人員明顯不足,目前全縣共有90個貧困村,而能派駐懂專業的農技人員僅有65名,所以1名農技人員兼任2個貧困村的情況實屬無奈之舉,并且在專業技術人員構成中,高、中級職稱人員偏少,初級職稱人員較多,其所占比例分別為3.4%、6.8%和89.8%。再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農牧民深處藏區,與外界溝通聯系少,不會漢語交流,而全縣大部分農業專家團隊和產業扶貧幫扶人員又不懂藏語,不能與村民進行深入溝通了解。因此,以上這些情況對產業進村、科技入戶、措施到人等幫扶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

3.3?優勢品牌打造不夠,龍頭企業發展緩慢

農牧業是新龍縣主導產業,林下產業是特色產業。目前,針對這些產業,全縣盡管成立了新龍縣康巴紅農畜產品有限公司,主要開發有高原菜籽油、高原芫根、高原牦牛奶、高原紫皮馬鈴薯、高原野生食用菌等21個特色產品,但這些產品長期處于“小而全”“零而散”的狀態,未形成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和經營,曾有客戶戲稱新龍縣的產品是“一背簍背不完,一卡車裝不滿”。調研發現,除“新龍菜籽油”“新龍縣牦牛”已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外,其余產品均未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更未結合生產基地實際,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生產標準的制訂,所以招商引資開拓市場的難度大,優勢品牌發展緩慢(表1)。在企業引進方面,由于土地分散經營,流轉少,特色農牧產品規模小,從而對龍頭企業的駐進帶來了一定難度,制約了經營層次和經營水平的提高。目前,全縣除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和2016年引進的高原萬象有限責任公司外,尚無畜產品加工企業,并且已進駐的企業反映:高額的土地流轉費和“三通一平”的基礎設施建設費讓入駐企業投資額度超出預算,因建設問題與周邊農牧民群眾不斷發生矛盾糾紛,因新龍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短缺,滿足不了企業投產后在當地對人才的需求。這些因素制約了龍頭企業的發展,進而也影響了優勢品牌的打造,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3.4?社會化組織程度低,主體帶動力不強

新龍縣由于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經濟落后,社會發育滯后,沒有明顯的社會化大生產分工,農牧民社會化組織程度低。目前,全縣已成立了17個專業合作社(表2),主要集中于種養殖業,且大部分經營范圍選擇面窄,成員構成偏少,許多是為了注冊而注冊。其中,共有13個專業合作社至今尚未運行,即使已經運營的4個專業合作社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經營狀況差,僅僅停留在種植生產上,基本沒有利潤、分紅可言;二是自主性差,由農牧和科技局扶持指導而成立,農牧民自主生產和經營意識沒有完全形成,還比較依賴于政府扶持和指導;三是運行不規范,合作社還處于示范帶動階段,自主生產和銷售能力有限,雖然進行了相關任命、推選,但實際運營中,沒有加大利益追尋。在種養大戶培育上,貧困村中有極少部分知識水平較高、思想觀念較先進的農牧民,希望發展適合本村的產業,摘掉貧窮的帽子,成為種養大戶和致富能手,但他們有“五缺”之憂:一缺信心,怕攤子鋪得愈開,跟斗摔得愈重;二缺資金,怕融資困難;三缺技術,怕自己不懂,難以獲得技術上的幫助;四缺信息,認為藏區信息閉塞,怕不能及時掌握市場信息;五缺場地,擔心擴大生產規模后,用地問題難以解決,所以全縣種養大戶很少,示范作用不足,開拓不了貧困戶的眼界[17]。此外,在村級黨組織中,黨員普遍文化程度低,沒有先進的文化和科技頭腦,缺少組織和帶領農牧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技能和本領[18]。綜合這些因素可以看出,新龍縣農牧產業經營主體帶動力不足,急需示范打造亮點經營主休,通過“做給群眾看、領著群眾干、幫著群眾賺”的方式,方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3.5?產業結構單一,產業規劃有待優化

受地理氣候因素制約,全縣種植業屬一年一熟旱作農業。從2016年全縣農業生產種植面積可以看出(表3),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最大,占84.9%;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546.33?hm2,占13.6%,而經濟作物中播種面積較大的是油菜和蔬菜,蔬菜中商品菜地?116.67?hm2,自食菜地83.33?hm2,利用大棚生產蔬菜的面積只有8.67?hm2,可見蔬菜生產設施偏少,商品蔬菜生產量明顯不足,經濟作物中附加產值高的中藏藥材種植面積僅為?3.33?hm2,可見特色產品生產規模小;經濟林木水果類也偏少,全縣僅為61.00?hm2。因此,全縣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為解決吃飯問題,農牧民只愿種植傳統糧食作物,而對種植技術稍微復雜的經濟作物,怕麻煩,難以接受,甚至抵觸,產業扶持項目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所以農牧民持續增收乏力。另一方面,在貧困村脫貧實施方案的編制上,因時間緊、任務重,少數村級規劃亟待優化,個別鄉鎮因時間原因未能完全掌握各貧困村的實際情況,對農牧民的實際訴求了解得不夠全面,所編制的規劃與貧困村的實際情況不符,一些扶貧方案需進一步調整。調研中,據一些貧困戶反映,由于二半山區缺少牧場,飼草不足,發展犏母牛養殖需要增加勞動力專人飼養(擔心牛羊吃農田作物),其成本高,且見效慢,讓其左右為難。產業扶貧是精準扶貧的一個方面,與脫貧攻堅是一個整體,不能獨立分開,僅靠農牧局和科技局來抓,很難奏效,需要縣級各部門、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支持,目前全縣扶貧相關部門協作力度不夠,工作推進緩慢,形成的合力不強。

3.6?政策牽引力不強,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產業扶貧的實質就是將扶貧項目與當地產業開發有效地結合起來,探尋具有地方特色和發展潛力的產業,形成一個產業扶貧的新機制,爭取將產業扶貧政策落實到具體的產業項目上[19]。中央、省、州就產業扶貧出臺了一系列激勵和考核辦法,新龍縣屬少數民族地區,農牧業有獨特的優勢和劣勢,農牧產業發展也應根據實際,相應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調研發現,目前部分產業扶持政策牽引力不強。例如,在集體經濟建設的資金扶持上,《甘孜州關于做好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每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為50萬元,而新龍縣不同貧困村的貧困人口數量不同,對于貧困人口偏多的貧困村,其扶持資金明顯不足,發揮牽引作用較小。在農牧產業招商引資上,新龍縣雖然出臺了財稅扶持、用地保障、費用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但與鄰近縣相比,其力度略顯不足,例如2016年引進的高原萬象有限責任公司得知鄰近縣的征地費明顯低于新農縣、政府承諾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也優于新龍縣后,對駐進新龍縣產生了思想上的動搖。在農牧業生產保險上,《四川省財政廳關于2016年農業保險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所用農牧業生產均要參保,以降低農牧業生產的風險,但由于政策宣傳不到位,農牧民參保意識差,?2017年全縣16個農業鄉鎮僅有9個參加了生產保險,2018年和平鄉青稞發生了不同程度倒伏,因農戶未參保而無法減輕受災損失;另一方面,因保險賠償金兌付滯后,影響了農牧民參保的積極性,例如2017年孜拖西鄉泥石流災害和樂古鄉冰雹災害所造成的受災損失,保險公司至今尚未賠付。所以,政府可制定農牧民生產參保金補償機制、農牧民生產保險金賠償管理辦法等政策措施,以提高農牧民參保的積極性,從而降低農牧業生產的風險。

4?農牧產業扶貧的主要對策和建議

4.1?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

立足基礎設施嚴重落后這個制約新龍縣農牧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實行資金向產業傾斜、項目向貧困村疊加,全面加大道路、電力、灌溉、農田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20]。一是提升農村公路覆蓋范圍和通行保障能力,構建安全暢通、便捷高效、四通八達、城鄉一體化的公路網絡。二是在90個貧困村新建小型農田灌排工程,灌溉面積實現全覆蓋。三是在拉日馬鎮、友誼鄉和銀多鄉的貧困村建設人工飼草料基地,配套高效節水的噴灌系統設施。四是采取坡耕地治理、人工林草、小型水利水保設施等措施,進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生態建設。五是在麻日鄉、雄龍西鄉、甲拉西鄉、如龍鎮、拉日馬鄉等鄉鎮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基地,開展本地民居接待室建設、農牧特色產品基地建設、農特產品展示建設、觀光道建設、技術培訓指導等,積極推動農旅結合,大力發展觀光農業,打造旅游+油菜花、旅游+傳統農耕(牧業)文化、旅游+特色農畜產品等產業項目。六是將宜新農業科技示范園與省內國家級、省級產業園區對接,積極推進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

4.2?做大做強產業發展主體,增加農牧產業發展動力

把農牧產業經營的主體培育作為產業扶貧的核心來抓,充分發揮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科技示范戶等在產業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21]。一是圍繞貧困村特色產業發展,構建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新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牧)場等,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在資金、技術、質量品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優勢,帶動貧困戶發展增收致富產業[22]。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實力、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鼓勵貧困戶以土地(草場)承包經營權入股、土地(草場)流轉等方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建設產業基地,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構建貧困村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三是建立各類主體與貧困戶緊密聯結的利益機制,通過股份合作、保底分紅、二次返利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采用結對幫扶、定點幫扶、對口幫扶等多種形式,示范帶動貧困農戶發展產業。四是鼓勵廣大黨員干部、科技人員到農牧區領辦創辦經營主體,以土地、“五荒”等資源流轉為載體,大力應用科學技術,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經濟實體,從而增加農牧業發展動力。

4.3?全力打造特色優勢品牌,優化農牧產業區域布局

立足高原特色、綠色生態的優勢[23],利用“圣潔甘孜”的公共品牌,以“特色旅游鄉鎮”建設為契機,借助“梁茹”文化和“康巴紅·新龍”旅游品牌的優勢,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優化布局,突出特色,體現亮點,形成規模,開展“三品一標”的認證,打造高原綠色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24]。每個村布局1~2個特色產業,各村的特色產業不低于該村總面積的60%,如博美鄉德麥巴村試發展光伏大棚蔬菜種植,拉日馬鎮依托措卡湖旅游資源,發展特色旅游食宿接待等。在產業整體布局方面,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擴大優質青稞、優質豆薯、洋蔥、無公害蔬菜、綠色果品種植面積,加大名、特、優、新的農產品和野生菌類的開發和加工,以縣城為“圈”,發展特色蔬菜種植業、生豬養殖和藏雞養殖業;以上占、下占片區為“帶”,分別發展紫皮馬鈴薯、青稞、食用菌、俄色茶、特色干果、油菜、川貝母等種植業;以拉日馬、友誼、銀多為“片”,發展以畜產品為主的畜牧業。在如龍鎮、甲拉西鄉、博美鄉、通宵鄉、友誼鄉、皮擦鄉繼續扶持當地傳統的菜籽油榨油、民族手工業和牦牛肉加工等產業,推進新興牡丹籽榨油,花瓣、花蕊茶加工,蜂蜜加工,蘑菇加工等產業。同時,以旅游產業發展為基礎,打造“一核兩翼”的旅游發展模式,通過發展“三村一園”鄉村廊道經濟,帶動農林、畜牧產業,促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25]。

4.4?全面實施脫貧扶智工程,激發全民創造活力

把“干部干,群眾干,共同圍繞脫貧轉”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激發全行業全民眾創業、創新、創造活力[26]。一是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加大庸、懶、散、浮、拖治理力度,建立激勵導向,嚴格目標管理,實行量化考核,全面增強干部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加大培訓,拓展視野,把全縣干部的思想統一到縣委縣人民政府思路上去。二是革除等靠要觀念,通過深入細致的群眾宣講、外出參觀考察等有效形式,使廣大農牧民認識到與外地的差距,明白“要過上好生活就得靠自己勞動創造”“等靠要沒前途”“要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道理,逐步將思想引導到“實干為本、勞動致富”上來。三是實施優惠政策幫扶,對藏區想致富、肯實干、愿創業的農牧民,從精神上鼓勵、政策上扶持、項目上傾斜、技術上服務,讓其既得發展,又得實惠,在全社會形成“苦干得實惠、政府有支持,不干無實惠、等靠就守窮”的引領性導向。四是要大力表彰先進典型,對群眾中實干致富的先進典型,政府要大張旗鼓地獎勵,讓其有面子、有名聲、有地位,逐步在全社會形成“實干光榮、致富光榮、懶惰可恥、等靠可恥”的共識,形成示范帶動作用。

4.5?建立健全各項扶貧機制,強化農牧產業扶貧支撐

立足產業扶貧“部分政策不完善、不切合民族地區實際、創新活力不夠”的現實性困境,以機制創新為抓手,制定脫貧攻堅考核、企業引進、農牧業生產參保等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27]。一是完善干部管理機制,緊緊抓住干部執行力這個關鍵,花大力整治“不想干、敷衍干、推諉干”的問題,建立健全責任分解、任務落實、督查督辦、定期點評、目標考核、結果運用、曝光問責、獎懲逗硬等工作機制,以機制建設根治沉疴痼疾,促進干部作風根本好轉。二是完善投融資平臺機制,針對產業扶貧建設面寬量大、資金需求巨大、經費缺口大的問題,建立完善投融資平臺,創造條件吸引社會資金多路徑參與,充實建設資金。三是完善合作共贏招商機制,確立“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贏”理念,深化招商引資和投資促進機制建設,通過“走出去”,把藏區的綠色、生態優勢介紹出去;通過“引進來”,使藏區資源得到有效開發,使特色產業得到著實培育,進而全面增強藏區“造血”功能,為繁榮穩定、長治久安奠定經濟基礎。

參考文獻

[1] 董德洪,沈曉波,代金里,等.新龍年鑒2016[M].成都:開明出版社,2017.

[2]?羅光瓊,周奇,況用全.正安縣產業扶貧現狀與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7(5):255-256.

[3]?鄧林,楊海真.高原牧區自然生態價值的測算: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為例[J].四川環境,2010,29(2):89-94.

[4]?陳艷琴,黃永軍,楊光銀,等.新龍縣農牧產業扶貧現狀及發展對策[J].四川農業科技,2017(8):75-78.

[5]?丁凡,余韓開宗,馬春芳,等.新龍縣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四川農業科技,2018(11):68-69.

[6]?馮波,王永劍,黃喜軍.新龍縣畜牧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四川畜牧獸醫,2008,35(12):15-16.

[7]?陳政,田忠明.新龍縣?鄉鎮組織員、第一書記述職評議出實招[J].四川黨的建設,2018(2):59.

[8]?鄒國軍.新龍縣創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J].四川統一戰線,2014(5):33

[9]?張劍,鐘琪.甘孜州貧困地區的旅游景觀規劃設計研究:以新龍縣德麥巴村為例[J].美術大觀,2017(9):94-95.

[10]?金小琴.城鄉社區治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甘孜新龍縣實證[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26(10):222-223,175.

[11]?高樹英.對新龍縣加速產業化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的建議[J].四川農業科技,2014(12):51-52.

[12]?擁金.新龍縣香頂斯郎神山考察[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9,28(1):13-17.

[13]?葉華芬.新龍縣洋蔥生產可持續性發展對策[J].四川農業科技,2010(6):58.

[14]?柴成秋.新龍縣草原生態現狀及保護措施效益分析[J].草業與畜牧,2013(3):58-60.

[15]?杜慧玲.淺析新龍縣青稞高產優質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14(5):10-11.

[16]?杜琪,龍云安,肖祥梅.淺析偏遠山區精準脫貧:以四川甘孜州新龍縣為例[J].農村實用技術,2018(12):54-55.

[17]?劉聰穎.涪陵區農村精準扶貧現狀與對策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5:4-6.

[18]?陳才華.精準扶貧視域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19(1):4-8.

[19]?歐志文.貧困人群視角下的產業精準扶貧政策粗放執行情況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9(4):12-15,41.

[20]?四川省農業廳.抓好“五落實”?夯實產業扶貧攻堅基礎[J].四川農業科技,2016(2):25.

[21]?魏佳慧.?蘭西縣精準扶貧對策的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8.

[22]?李慶.發展特色農業促農民增收——省農科院產業幫扶貧困村的做法與思考[J].江西農業,2017(10):42-43.

[23]?劉曉星.誕生在高原上的綠色生態產業戰略[J].青海科技,2015(3):?6-9.

[24]?石治鵬,黃愛民,魯元,等.枝江市農業產業扶貧取得成效、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基層農技推廣,2019(2):53-54.

[25]?楊建容.精準扶貧背景下甘孜州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7,24(6):295-296.

[26]?滕德銀.仁和區?健全“四項機制”?激發干部“三爭”活力[J].四川黨的建設,2019(1):57.

[27]?石淑華,王曦.江蘇省產業扶貧:現狀、問題與對策:以徐州市為例[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4(4):132-136.

猜你喜歡
現狀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3:07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人国产网站| 亚洲综合片| 日本国产在线| 欧美精品二区| 欧美三级自拍|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成人夜夜嗨|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欧美| 欧美亚洲激情| 色婷婷综合在线|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久久黄色小视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国产一区成人| 国产在线第二页|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99re视频在线| 91视频国产高清|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91美女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片911|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天天综合网站|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视频你懂得|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在线国产你懂的|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日本a∨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2020极品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国内精品小视频福利网址|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91美女视频在线|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产网站在线看|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永久色|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婷婷天天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