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
摘 要 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素質教育也賦予了更新的內涵。在過去的學科教學中,我們所強調的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不斷的提煉與融合,形成了學科學習中最關鍵的能力,這些關鍵能力作為核心內容升華為核心素養,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 核心素養;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R857.3,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024-01
二十多年來,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人們對素質教育賦予了更新的內涵。從德智體美勞“五育”,到“一個靈魂、兩個重點”,后來的“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因材施教”等。而當代的教育教學需要以信息技術素養為本,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意識激活,改變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
一、信息化意識
要讓學生具備信息化意識并不是一件容易達成的事,這要靠老師的啟蒙與指導,也就是老師要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激活學生的信息化意識。當前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在生活與學習過程中隨處可見的信息知識大大方便了我們,學生掌握大量信息知識、有較高的信息化意識是必然要求。此外,學生在掌握大量信息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具備一切與信息化相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比如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判斷能力等。在這里舉一個例子:在教學“Flash8軟件”的時候,將學生分組,然后讓每個小組都制作一個動畫。第一步讓學生自己確定動畫主題,教師引導學生可以通過上網查詢的方式來確定。主題確定好后就要開始制作了,在此之前我們已經學過信息知識如:“輸入文字”、“變換動畫類型”、“美化場景”等,制作動畫的時候提醒學生可以將這些信息知識運用進去,圍繞主題制作出自己認為精美、有趣的動畫作品。其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開動了腦筋,鍛煉了多方面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提升了學生們查詢、歸納、判斷等多種能力,使信息技術素養不斷提升。
二、數字化學習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數字化學習力”是重點內容之一。信息技術課教師要不斷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式,將多種新穎、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應用其中去教學,在實施數字化教學過程中注重過程與結果的統一性,開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略,增強競爭力。老師要鼓勵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學習新知識,指導學生利用多種學習資源與工具進行創造性地學習,以此突顯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并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數字化學習”能夠讓學生的算法思維在信息技術“算法結構”中得到鍛煉。例,大連理工版七年級下“Scratch語編程”是一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采用積木的拼搭方法,同學們可以嘗試各種控制邏輯,對圖片、聲音和場景等組合出無窮的創造空間。如教學生“循環結構”,學生要按照老師發出的命令操作。學生按照老師的命令走出正方形后,教師在班班通上出示“命令組”。在經過觀察后學生發現命令重復四次非常繁瑣,在發現這個問題之后學生提出質疑,然后老師揭示出“重復執行”命令的用法,這樣一來,學生很好地掌握了“循環結構”畫正方形的方法,并且學會了應用“循環結構”繪制圖形,顯著提高“數字化學習”的效果。
三、信息化責任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增強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具備信息社會責任安全意識,遵紀守法,提高信息道德,注重信息安全,同時維護個人與公共的合法利益,以實現較好的信息技術學科育人價值。例如,教學大連理工版八年級上“網絡改變生活”時,老師要讓學生明白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知識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學習中無處不在,在給我們提供了方便的同時還要注重信息安全,老師要告誡學生遠離不法網站、不文明網站,自覺遵守網絡規范,在虛擬世界中不僅要求被尊重,還要主動尊重別人,知法、懂法、遵紀守法,維護網絡良好環境。現在學生們常用的社交軟件有:QQ、微信等,學生可能需要面對一些陌生網友,老師要提醒學生對陌生人要保持應有的警惕,文明交友。QQ、微信等社交軟件之所以能夠存在這么長時間其存在的優勢值得我們肯定,但是也不乏一些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為此老師要教育學生與網友正當交流、溝通,尊重他人,以誠待人,遠離不良人群與不法事件。對于熱點事件、現象,要引導學生不聚眾圍觀、審慎評論,在網上存在的一些熱點鏈接,告訴學生要仔細鑒別,謹慎點擊、轉發,如此,潛移默化地將信息安全與信息倫理觀念植入學生的內心,不僅對維護信息安全環境有利,而且還大大提升了學生的鑒別能力,使學生始終保持謹慎,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綜上所述,學生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都會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現出來。從素質教育到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大步向前,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是政策執行的排頭兵,要著力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全面提升。
基金項目:大連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一般課題初中信息技術素養下課堂教學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ND2017209)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峰.面向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教育——為了數字時代每一位學生的成長[J].中國德育,2017(4):44-48.
[2]管巍巍.培養信息素養,走進信息技術教育的“核心”[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