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詠雪
摘 要:為提高中職生電工基礎學習效率,教師應依據學科特點,樹立學生自信心,點燃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利用教學實驗,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鞏固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電工基礎;中職;學習興趣;自信心;多媒體技術;實驗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4-0051-01
中職電工基礎是電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學好電類專業的技術基礎,也是電類操作技能的理論支撐。學好電工基礎對中職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和培養崗位職業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學生基礎薄弱,加之該課程理論內容多,數學知識多,推導計算多,部分知識點抽象,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逐漸失去對電工基礎學習的興趣,因此如何讓學生重拾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成為任課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本文根據電工基礎教學實踐,總結了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做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失去信心、壓抑、不滿、恐懼時,將削弱、阻礙甚至中斷智力活動,破壞學習興趣,更談不上遵守紀律、打好學習基礎了。所以,幫助學生重新定位、樹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重樹學習信心是上好電工基礎課的前提。教師應認真調查,研究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家庭情況、喜歡的教師類型等情況,并制作表格,認真分析,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教師應根據調查結果,結合課程特點,讓學生到實驗室、相關企業、校辦工廠上課,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例如,教師可適時調整電工基礎的章節順序,教學時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采用淺顯內容學生講、難點內容分組討論共同講的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體驗學習的樂趣,逐步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的火花。
電工基礎這門課程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在教學中這部分知識很難被學生理解。多媒體教學集聲、光、像、圖、文、動畫于一體,具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特點,可以使教學內容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例如,為加深學生印象,教師通過多媒體模擬短路事故、觸電事故等,可讓學生掌握原理和方法;在講楞次定律時,由于電場和磁場的變化是看不見的,教師可通過制作多媒體動畫,在模擬磁鐵運動的同時顯示磁場線和電場線的動態變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把抽象變具體,實現電工基礎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和高質量,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工基礎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可根據這一學科特點,用實驗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運用實物、模型等設計現象新奇、巧妙的演示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為提高演示實驗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創新力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根據實驗內容,提前設計學習任務單,讓學生帶著任務觀察、體會,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的相互協調作用。另外,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將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分組探究實驗,由學生設計實驗方法,選擇器材,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和尋找解決辦法,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教師在觀察學生實驗過程中發現閃光點時,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的創新做法、規范操作、衛生習慣等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勇氣、毅力、信心。例如,在講單相交流電時,教師可鼓勵學生設計并聯電路中總電流和分電流實驗,了解串聯諧振電路、并聯諧振電路的特點,用示波器觀察串聯電路R—L—C之間的相位關系,自主進行串聯電路總分電壓實驗等。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自己選擇儀器、儀表、導線、電源等實驗器材,自己設計實驗報告單,不僅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于學習興趣的延續很有幫助。
首先,教師要了解學生。沒有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觀察與了解,教育就難免是偶然的教育。電工基礎教學更是如此,不了解學生的學情,就談不上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學生的興趣也很難長久持續。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大多中職生存有深深的自卑感,容易自暴自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細節,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這樣才能取得學生的信賴,才能順利開展教學。再次,保持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要和學生保持較高頻率的接觸。在密切的接觸中,教師可以隨時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狀況,隨時調節學生的行為。這樣,學生可以隨時接受教師的指導,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愛。
總之,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中職生的特點,采用多種方法從多種角度激發、培養、提升、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師生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教學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畢鏡百.中職學校電工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實踐指導書開發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8.
[2]劉道鳳.《電工基礎》中應用的“教”與“學”[J].職業技術,2014(07).
[3]殷剛.多媒體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1).
[4]周天宏.《電工基礎》教學與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J].甘肅教育,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