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
【摘要】我國的融資租賃行業已經初具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為了促進行業發展,本文針對我國融資租賃業的問題,嘗試提出了幾點促進行業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融資租賃 政策支持 風險防范
在其它發達國家,融資租賃行業在美國的平均市場滲透率在30%以上,其余四個國家也都在10%到20%之間。而在我國,這一比率只有1%左右,與發達國家有相當大的差距,并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其規模也難以與我國目前的經濟體量相匹配。
目前,我國融資租賃行業存在著立法滯后、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缺少優惠政策、承租企業欠租現象嚴重、租賃業務內部機制不健全、宣傳滯后等問題。對于解決這些問題,筆者嘗試提出以下建議。
1.完善融資租賃的法律環境
發展融資租賃業務,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環境。從發達國家租賃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完善的法律環境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我國政府為促進融資租賃的發展,需要一方面推進建立完善融資租賃專門法律,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解決行政法規與物權法原則相違背的問題;另一方面,應以《合同法》內關于融資租賃的內容為依據,在《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的基礎上盡快出臺《融資租賃法》,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從而使租賃業務的風險程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2.出臺融資租賃的優惠政策
(1)實行投資減稅政策。美國投資稅收扣減政策規定:出租人投資購買租賃設備時,可以享受相當于投資設備購置成本的10%的優惠出租人可以從應納稅的收入中抵免設備投資的支出。這一政策對融資租賃業的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我國也可以借鑒其寶貴經驗,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減稅政策。
(2)鼓勵銀行向租賃公司提供信貸支持。對于國家急需的基礎設施或戰略工業以及高新科技的租賃項目,政府可考慮由政策性銀行向承接該類項目融資的租賃機構提供與租賃項目期限相等的部分或大部分中長期貸款。
3. 規范融資租賃的管理,實施市場準入制度
到目前為止,央行大部分是按照銀行加信托業對租賃公司實行監管。這種監管制度造成的最嚴重的問題是審批權混亂。另外,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并未對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主體資格做出做出特殊限制。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相關規定,租賃公司的權利僅僅是可以吸收外資入股、設立分支機構等。公司股東不得包括自然人在內,并且必須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在實施市場準入的具體操作中,僅僅注重建立融資租賃公司的審批程序是不夠的,它在具體業務中的各種風險和財務狀況的變動更是不可忽視。如果審批公司出現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中國人民銀行應當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其風險的進一步擴大。
4.建立安全信用體系,加強風險防范
融資租賃業務需要以政府、銀行的信用平臺為基礎運作,屬于信用消費。同時,它也是一種高風險行業。因此,必須建立合理的機制來規避風險,如相關企業合理分擔風險、共謀發展的機制。所以,必須創造“合作互利”的價值鏈,這就要求構筑出由租方、承租方、制造廠商、銀行等共同組成的聯盟。
導致融資租賃的風險和損失的直接因素是業務性風險,而租賃公司可以對這些風險加以規避。抑制、分散和轉移。比如:為克服信用風險,對承租人的信用狀況、財務情況實行審查,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評估;在租賃協議中明確責任義務條款,或者對租賃合同設立擔保。為了克服利率風險,運用浮動利率條款。另外,租賃公司應考慮采取同種貨幣結算、遠期外匯交易、外匯期權交易等方式,合理規避匯率風險。為規避自然災害造成的風險,應當投保。
5.敦促融資租賃企業加強租賃設備維護
(1)定期檢查維修租賃設備。在租賃期內,設備的所有權屬于出租人,使用權歸承租人。租賃合同中應明確規定,使用單位應承擔對設備維修和養護的義務。租賃設備出現損壞,承租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為租賃設備投保。租賃設備大都為大型機器設備或高科技設備,往往成本較高。為安全起見,應當為租賃設備辦理保險,以免租賃設備損壞帶來巨額虧損。保險費用由出租人支付,是設備總成本的一部分,分攤入租金,由承租人繳納。
6.積極創新,不斷開拓新的租賃市場
融資租賃業的發展關鍵在于創新,因此,融資租賃公司僅僅著眼于直接租賃是遠遠不夠的。今后還應積極創新,拓展業務層次,積極開拓租賃市場。比如:
(1)加大新型租賃的業務范圍。杠桿租賃、出售回租租賃、委托租賃、風險租賃等新型的租賃方式既可解決租出租人資金運用的問題,又可減少其營運風險。
(2)多種租賃方式相結合。財稅、銀行、承租企業等部門共同出資、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共同合作的租賃方式稱為合作租賃。收益權擔保、收益分成的租賃方式稱為收益百分比租賃。合作租賃與收益百分比租賃方式有機結合,廣泛開展與融資租賃相關的業務,能夠不斷開發新的融資租賃市場。
7.搞好租賃和信貸業務的分工合作
對于開展融資租賃業務的商業銀行,租賃和信貸兩者的服務對象和工作目的一致,銀行應按照業務的不同特點和客戶需要進行適當安排。對于適合租賃方式的由租賃部門負責,適合信貸方式的由信貸部門負責。對一些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項目,企業要求信貸的,也可介紹采用租賃形式解決。
8.加大對融資租賃業務宣傳力度
造成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不好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融資租賃業務的宣傳不力。由于我國對租賃物的所有權還不了解的企業有許多,不愿意使用這種融資方式是因為這些公司認為租賃物是他人的財產。如果不轉變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這些企業不可能主動運用融資租賃的方式進行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因此,在宣傳時, 一定不能忽略融資租賃物的所有權性質特點。中小企業用融資租賃的方式添置設備,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部租金,可以分批支付,即先使用資產后支付租金,使資金的時間價值得以充分發揮;技術改造,企業只需支付較少的租金即可提前獲取先進的技術設備,加快投產,邊創造利潤邊還款,避免了由資金不足引起制約擴大生產規模, 在短期內提高了生產能力卻付出了較低的成本費用。
參考文獻:
[1]倪仕水. 中國融資租賃企業資金瓶頸問題及對策淺析[J]. 建設機械技術與管理, 2010,(09).
[2]黃磊. 中國融資租賃發展歷程及對策分析[J].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