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
摘 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但從教學現狀看,部分教師還沒有真正重視學生的口語訓練。文章從語文教學實踐出發,提出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訓練,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口語交際訓練,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口語交際訓練。
關鍵詞:語文教學;口語交際能力;課堂教學;課外活動;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1;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2-0099-01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語文教學要求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語文素養中的重要部分的口語交際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才可以在各種活動中順利交往,有效進行傾聽。培養口語交際能力能夠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因此,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大多數語文教師總是利用課上時間帶領學生分析一些文言知識、詩歌等的答題技巧,側重考試時會用到的一些知識點,以此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這種方式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對學生的口語表達和人際交往而言沒有太大益處。而此時語文教師如果重視課堂上的口語交際訓練,就可以改變學生對講話的畏懼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語言表達欲望,這樣就能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能夠拓展初中生的朋友圈,擴大人脈,增強與人交往的能力。因此,在語文教學當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所處教室的不同,對學生進行不同角度的講解。在網絡教室內,語文教師可以將網絡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化抽象為具體,將難以表達的交流方法通過網絡展現出來,并與學生進行充分的網上互動交流;在多媒體教室內,學生比較熟悉教室環境,教師可以圍繞需要訓練的一個表達主題,創造出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得學生感受到教室內部的變化,獲得較為真實的體驗,同時通過音樂和視頻的播放,營造一種和諧自由的氛圍,從而引導學生大膽地表達和互相交流。教師通過在不同教室內的不同方法,使得學生體驗到變化帶來的樂趣,能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除去在校上課時間之外,學生有較多的課外時間可以利用。大多數教師都將學生的課外時間用來補課或者讓學生上自習學習,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只懂得學習功課,并沒有時間進行社會所提倡的口語交際訓練。這樣就致使學生得不到交流的快樂,其綜合素質也無法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好學生課外活動時間,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較為片面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也可以自由表達,放松心情,達到鍛煉口語的目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口語交際訓練,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具有核心素養的人才。
例如,在班級內部的班會上,教師可以以口語交際訓練為目的,利用“記者見面會”的形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學生在交流和表達過程中的應變水平。在“記者見面會”上,學生要勇敢地面對面交流,教師可以對學生適當地進行指導,使學生掌握口語交際的技巧。學生還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在班級內部組織各種脫口秀、相聲等小節目表演,在課余時間輪流給大家表演,作為觀眾的學生也可以對其做出評價。在所有人都得到參與機會之后,學生可以選出最好的一個節目,由教師進行鼓勵或獎勵。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必不可少的。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語文教師在上課時比較注重灌輸知識,導致學生很少有自主思考和自我表達的機會,這實際上是一種不恰當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培養的學生只會在考試中使用固定的話語、格式來回答問題,無法抓住文章本身的含義,因此回答問題也不會特別準確。而如果教師重視閱讀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訓練,就可以在學生對文章進行理解之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文章大意描述出來,在描述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和參考其他資料。這樣,學生就會為了表達準確不斷地提高口語能力,同時在文章描述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轉換能力。
例如,在《看云識天氣》這篇文章中,有許多句子是在描寫云朵的樣子、狀態,如果學生平時并沒有很好地觀察,可能不會想象出作者描述的畫面。這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將學生分成幾組,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文章進行轉述。對于云的狀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網上搜索有關內容,形成直觀印象。這樣,學生對文章的轉述就會越來越準確,這時教師就可以逐漸增加文章的難度,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可以從課堂、課外、閱讀三個方面進行訓練。這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會得到有效提升,同時也可以提高綜合素質和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戴曉娥.初中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監測的構想[J].上海教育科研,2015(07).
[2]趙洪茹.初中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意義與策略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6).
[3]徐輝.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J].現代語文,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