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莉萍
摘 要:閱讀是語文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必須扎實掌握的基礎能力之一。文章針對學生閱讀習慣于“走馬觀花”的現狀,提出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路徑,學會品味“話外之音”,從梳理文章脈絡、洞察作者思想、延伸主題閱讀三方面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話外之音;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2-0094-01
當前,部分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之處。首先,缺乏完善的閱讀思路,不知道該如何去讀。很多學生單純地將閱讀視作讀故事,卻無法透過閱讀把握文章的內涵和思想。其次,閱讀浮于表面,無法進行深度解讀,以至于失去了閱讀應有的價值。閱讀并不是一個單純熟悉故事的過程,它重在思維上的洗禮和認知上的啟迪,是思想、哲理的傳遞過程。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更要思考一下文章的話外之音,即文章具體表達了什么。只有這樣,才可以讓閱讀的效果真正凸顯出來,并發揮閱讀應有的功能。所以,科學指導學生閱讀,引導學生品讀話外之音,是教學的重中之重。
把握文章枝干信息,是指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段落,梳理行文思路,目的是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文章的表面信息,讓學生了解文章表達的是什么。通常,根據文章體裁的不同,該環節的指導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文章《小攝影師》的教學,在梳理文章脈絡期間,教師要從四個方面做起。首先,在時間線方面,此文發生在1928年的夏天;其次,在人物方面,分別是小攝影師和著名作家、政治家高爾基;再次,在地點方面,發生在列寧格勒,高爾基的辦公室內;最后,在事件方面,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給高爾基拍照,但是由于沒有帶膠卷,沒有照成的故事。當梳理完這些信息后,教師再要求學生對文章詳細內容展開閱讀。此時,學生會有更好的代入感,從而提升閱讀的效率。
另外,在閱讀《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秋天的雨》這類文章時,教師則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例如:文章哪些部分詳細交代了西沙群島的美?文章哪些部分交代了秋天的雨的特點?在具體描述中,兩篇文章的作者分別采用了哪些寫作手法?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同時還能為話外之音的探索做好鋪墊。
分析文章話外之音是吃透文章的關鍵所在。在探索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關鍵詞的探查入手:首先,關鍵詞句間接體現了文章的核心與重點,是幫助學生快速把握文章中心的重中之重;其次,關鍵詞句又是文章的點睛之筆,透過對關鍵詞句的分析,能讓學生順利把握作者的意圖。
例如文章《趙州橋》,它的關鍵詞句是“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因為這句話直接展現了趙州橋的兩個特點,包括它的審美性和實用性。而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具體分析一下趙州橋的堅固體現在哪里,美觀又體現在哪里。由此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讀透文章,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還能燃起他們的愛國之情。又如文章《驚弓之鳥》,當魏王聽聞更羸的話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當魏王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間接展現了文章的話外之音。在此期間,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思考“當時魏王的心里到底想著什么呢”“如果換作同學們,同學們會想什么呢”,從而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可以想到更多的東西。隨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很顯然魏王當時在懷疑,但正是因為他的懷疑加劇了文章的沖突,從而為之后的轉折與高潮埋下了伏筆”。這樣的閱讀使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會顯得更加深刻。因此,教師在閱讀指導課中要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關鍵詞句的點撥。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若想讓學生成功地在每一次閱讀中可以自覺探索文章話外之音,教師還要定期開展練習活動,借此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水平。在具體實施中,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喜好、認知規律,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訓練方式。
教師可以定期給學生提出一個閱讀主題,然后要求學生圍繞主題展開閱讀訓練活動。在此期間,為了增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教師還可以融入競爭機制。例如主題“愛國之心”:學生可以隨意查找任何有關愛國的文章展開閱讀,然后按照正確的思路展開閱讀。首先,學生要對文章進行全面梳理,將其中的基礎性知識點進行統一整理、歸納;其次,查找文章關鍵詞,了解文章話外之音,提升閱讀含金量(注:此環節為重點環節,所以需要學生認真研讀,并將自己的發現和想法詳細地記錄下來);第三,梳理閱讀過程,記錄閱讀心得,撰寫讀后感。這樣的一個閱讀過程,不但可以讓學生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而且可以讓他們在思考、分析和寫作中獲得綜合鍛煉,從而有助于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另外,為了營造班級閱讀氛圍,教師還可以打造有趣的閱讀區角,以此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平臺。
總之,良好的閱讀能力是學生必須扎實掌握的基礎技能,也是增強他們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章話外之音的過程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絕不可以急于求成,要指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洞察作者思想,延伸主題閱讀,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萬銀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反思與完善[J].語文建設,2016(20).
[2]趙培香.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