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盛
摘 要:興趣對于一個人的學習與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興趣是學生建立學習自信的最關鍵內在因素。本文從物理教學實踐出發,對興趣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從趣味導入、創設情境、生活實踐三方面闡述興趣教學法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興趣;動機;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2-0096-01
物理是中學教育階段的一個重要學科,它不能靠背誦,而“需要將科學理論與生活場景結合起來提取物理模型”。在問及“物理到底難不難”時,學生的回答常常出現“很難”和“挺容易”兩個極端,相同的內容,相同的教法,為什么學生的反應會有如此鮮明的對比?究其原因,在于學生是否找到了有效的學習方法。盧梭曾經說過:“教育不是教學生各種學問,而是培養他們愛好學問的興趣,并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再教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因此,提高中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效率,培養他們的興趣是首要任務。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物理課堂“興趣教學法”的實施及應用進行詳細解析。
教師教得無趣,學生就不會學得快樂,就無學習效率可言。對于相對概括和抽象的物理知識,長篇累牘的講解最能消磨學生對物理的注意力和興趣,缺少了吸引力,學生就不會積極展開深入的學習和積極的探究。所謂“萬事貴乎始”,對于這門新學科,學生們對它的初始印象十分重要,給陌生的知識體系貼上“有趣”的標簽,一方面可以緩解學生對于未知的恐懼和緊張,另一方面也會讓學生在物理探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如在認識“熱的傳遞”時,教師可用“活魚在開水中煮卻不死”的話題和演示實驗打破學生傳統認知,引起他們的興趣。而在講“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教師可以用易拉罐給學生們設計一個高空灑水的游戲。一般情況下,裝有水的易拉罐在高處傾斜時,水一定會灑出來,但是當易拉罐旋轉升到高空時卻沒有灑出水,而隨著教師旋轉速度放慢,水卻灑出來了,那么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水不會灑落?學生們在有趣的游戲中,在鮮明的認知沖突下,帶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進入到了一個積極的探索階段。
雖然物理學科對于中學生來說是嶄新的或者是陌生的,但在此之前,學生們頭腦中對物理的認知,以及一些物理常識的累積卻不是空白,只是之前沒有接觸到比較系統且全面的物理專業知識的傳授,學生們無法對在他們腦海中出現的“千奇百怪”的事物或者事件進行解釋而已。因此,教師要通過有趣的情境創建,喚醒學生已有認知,讓他們將之前已經具備的感性認知與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從而激發他們對物理的興趣,提升他們學習的專注程度。如在學習“浮力”時,學生普遍認為之所以木塊可以飄浮于水面,而鐵塊卻會沉到水底,原因在于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小,他們甚至于認為重的物體不會受到浮力作用。這種錯誤認知會對學生建立正確概念形成障礙,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一個“出其不意”的情境,如設計一個可以測出木塊與鐵塊在水中所受浮力具體數據的實驗情境,與學生之前模糊不清的認知產生強烈的對比,激發起他們對神奇自然界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而促進他們積極思考,并去探究“怎么會這樣”“為什么會這樣”背后的答案。在沒有接受系統的物理教學之前,學生一些似是而非的錯誤認知還有很多,類似于“重的物體下降的速度就會更快”“速度越快的物體,受到的作用力也就更大”等,而教師通過情境化的巧妙處理,就可以將這些錯誤變成有利的教學資源。
實踐給予人的愉悅感和自信心是任何書本和語言都無法相比的,在親自動手與動腦中獲得勞動成果,感受從未知到有知再到學以致用的過程,幾乎是每個學生最美妙的享受,但這個過程往往會被教師有意無意地忽略或剝奪。每個學科與生活之間都存在著無法割舍的關系,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得到價值體現,只是很多學生意識不到這一點,將知識與生活對立起來,才無法體驗知識帶來的樂趣。興趣教學法不但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感受到知識在實際運用中的樂趣。例如學習了“電功與電功率”之后,這些知識能給學生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呢?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嘗試著去進行調光臺燈的設計,并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你設計的方案能夠連續調光嗎?如何設計電路呢?”讓他們不但要大膽嘗試,還要力求創新。再如,學生理解了“密度”之后,是不是可以幫助媽媽檢驗一下她的黃金首飾的真假?對于這種貼近生活的實踐活動,學生們表現出的興趣與參與度是十分高的。而且在這些實踐中他們非常認真地去完成任務,在等待老師驗證與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也會感受到他們無法掩飾的渴望與期待。物理再也不是沒有實際意義的符號與公式,而是連接他們與生活之間的最有利的工具。
教育學家木村久一說過,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加頑強的入迷。教育不苛求天才,但通過培養興趣來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是新課改的要求,物理教師要在教學中通過有趣的導入、有趣的情境、有趣的實踐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甘志中.物理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J].江西教育,2018(24).
[2]孫濤.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之策略[J].甘肅教育,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