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
摘 要 本文介紹了體育習慣的概述,然后闡述了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學生體育習慣培養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小學生體育習慣培養籃球教學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 小學體育;學生;體育習慣;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D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131-01
小學階段是良好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機,但是小學生因為身體和心理都處于未完全開發的初級階段,小學生的自覺性低、自控力差,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弱,給小學體育籃球的學習造成很大的障礙。如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需要加強他們體育學習目的的意義教學。更為重要的是發揮體育教學的目的,讓學生養成各種良好的習慣。
一、體育習慣的概述以及重要性
體育習慣是體育鍛煉的需要與行為的直接聯系,是不需外在監督和個人意志努力即可實現的活動傾向。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是學校體育所要追求的目標之一。
(一)堅持性
體育習慣是通過后天習慣養成的。在一貫的教育要求下,使個體行為具有方向性和堅持性。參與體育活動的經常化和運動技能達到熟練化有助于體育習慣的養成。顯然,長期堅持會使學生鍛煉出好的自控力、高的自覺性,在體育籃球課學到的品質也可以用在別的事情,如課后做課后習題、或課堂上聽課都會在好的自控力和高的自覺性作用下,學習成績得到進步。
(二)省力性
體育習慣一經形成就可以成為體育鍛煉行為的內部動力。此時主體的行為是靠內心驅使的,而不靠外來的約束或強制。由于體育參與的需要而順暢地轉化為行為,無須內心斗爭或意志努力。同時,借以滿足習慣要求的動作技能也在不斷練習中更加熟練,它的自動化系列程序對習慣展現為行為也起著省時省力的作用,使體育鍛煉的效果大大提高,并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二、基于小學生體育習慣培養的籃球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讓學生保持體育習慣之前,需要學生產生和保持興趣
加強學習目的宣傳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籃球運動鍛煉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吸引他們的間接興趣。營造良好的籃球文化氛圍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宣傳籃球知識,播放籃球節目,使他們受到籃球文化的熏陶。組織學生參加籃球比賽,讓學生在沉浸籃球比賽同時產生強烈進球、勝利等欲望,在他們心中形成共鳴,形成好學的習慣。
例如,天有不測風云,有時候戶外課程無法正常進行,教學需要在室內開展,但室內教學比起室外趣味性大大降低,教師可以適當通過多媒體培養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可以通過部分NBA或者奧運會等視頻讓學生觀看,學習關于籃球的知識,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初中生是比較熱血和爭強好勝的,可以利用其特質,教師適當舉行籃球競賽,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也可以引起學生對籃球的熱情。體育教師可以讓有意向的學生進行分組,讓沒有參加的同學充當啦啦隊加油鼓勁,并且教師根據學生一整場打球的表現相應給予學生分數記錄在案,緊接著進行分數排位,1到5分,5到10分,10到15分和15到20分相應對應稱號“英勇青銅”“不屈白銀”“華貴黃金”“永恒鉆石”用銅、白、金、銀色卡紙寫下,這種排位性質的開展讓學生體會到籃球的趣味性,有助于小組內的學生培養團隊精神,從而促進學生的交流與合作,都能在競賽中受益。
(二)給學生樹立榜樣,為學生的體育習慣培養找方向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尤其是同齡人為榜樣是會讓學生模仿、親近的欲望更加強烈。
例如,當一個小學生A學籃球技巧比別的同學慢,而且還特別懶,為了讓A跟上整體同學的節奏,針對同一個教學內容教師需要給A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給A找差不多的同學,組成二人小組,讓他們回家必須練雙手控雙球二十分鐘,然后讓家長簽字證明,隨后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積極的表揚A,A會因表揚而變得勤快,同時也會給其他同學樹立榜樣,還能在籃球教學中實現一幫一,結對子,榜樣幫助后進生。教師讓籃球技巧熟練、練習勤奮的同學介紹自己的經驗與方法,用他們的成功感染后進生。這樣調動了學生積極性。
(三)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一體化模式,加強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
隨著體育中考改革,籃球成為中考一個項目,分數對家長還是有吸引力的,加上“減負”之后,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較多,而家長因工作顧及不周,體育籃球教學解決了家長怕小孩進游戲廳,受不良影響等后顧之憂,家長肯定大力支持學校的體育籃球教學,為此學校可以舉辦籃球興趣愛好周末輔導班,舉辦籃球夏令營,讓全體學生在大集體中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為了更好地同家長交流配合,學校定期通報教學情況,及時向家長反映情況,指導家長教育、督促學生進行鍛煉,培養鍛煉習慣。
三、結語
總之,體育課堂中,學生良好體育習慣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教師以學生發展為本,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根據學生身心特點在教學中注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鍛煉意識、促進體育興趣、意志和傳授科學知識,就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籃球體育習慣。
參考文獻:
[1]蔣宏宇.我國近現代中小學體育教科書歷史變遷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