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宇
【摘要】為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將生態文明戰略和旅游開發相結合,綜合發展,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鄉村旅游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并成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鄉村旅游不能盲目的發展,而要堅持走生態文明戰略發展之路,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引下,實現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梢娺@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聯系緊密。當前的鄉村旅游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尋找有效解決辦法,促進鄉村旅游更高效的發展。
【關鍵詞】生態文明戰略 鄉村旅游 可持續發展 必由之路
前言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多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并出臺多個文件,進行指引和規范。在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今天,加強生態建設,意義重大。在我國的眾多行業中,旅游行業是能源消耗低、就業機會多,且綜合效益比較好的戰略性產業,是國家大力支持發展的。當下,我國的旅游業發展旺盛,特別是鄉村旅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然而我國的鄉村旅游必須堅持走生態文明的道路。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導向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發展空間巨大,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在未來的鄉村旅游中,首先要堅持生態文明的發展戰略,注重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生態保護,協調好經濟與生態兩者間的平衡發展,真正實現鄉村旅游的健康、長遠發展。
一、我國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
(一)鄉村旅游的管理工作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
在我國鄉村旅游的實踐來看,鄉村旅游經營單位較多,很難形成規模化經營。在具體的經營項目上,一般比較大眾化,不能突出地域特色,一定程度上是對資源的嚴重浪費[1]?,F在鄉村旅游的形式,大多數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居多,在管理工作上缺乏規范性和系統性,經常是隨大流,什么生意好就跟風嘗試,一方面,給政府的監管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
(二)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待提高
從我國鄉村旅游行業的現狀來看,很多地方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有限,有待進一步的提升品質。當前很多鄉村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家庭旅館、農家飯莊,棋牌社等,而在健身設施、交通設施、娛樂設施等方面有所欠缺,嚴重影響了農村鄉村旅游的快速、高效發展。
(三)農村的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隨著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很多鄉村旅游接待點每年接待的旅客人數持續上升,這就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一些地區的盲目開發、建設,也同樣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破壞,長此以往,人們只是注重經濟利益的提升,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必將以特殊的方式“回饋”給人們,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四)人們的環保意識薄弱
一方面,農村地區乏力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給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當地居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不僅使得他們提高了經濟收入,還徹底將他們從黃土地上解放出來。另一方面,鄉村旅游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使得一些經營者利欲熏心,全然不顧生態環境的保護,肆意的、盲目開發,使得當地的綠色植被大面積遭到破壞,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隨意的傾倒和焚燒,給當地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危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五)不注重保持和發展當地的人文環境
農村地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一方面,提升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鄉村旅游的大力發展也給當地的人文環境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其一,當地居民為了更好的迎合旅客的要求,不斷提升居住和休閑標準,甚至是不惜花費重金,將當地的居住房屋進行高標準的修建和改造,嚴重破壞了農村的民土民情。其二,人們在鄉村旅游中,接待了成千上萬的旅客,一些村民的見識多了,接觸面廣了,思想上就發生了重大轉變,開放程度也大了,開始不滿足當前的生活,追求那高檔、奢華的生活方式。這就給鄉村旅游帶來了消極影響,嚴重破壞了農村淳樸的鄉土風氣,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鄉村旅游的魅力,給旅客帶來了不好的旅游體驗。
二、堅持生態文明戰略促進中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堅持走集約化經營之路
當下,我國的鄉村旅游大多數走的是粗放型的發展之路,這種發展模式具有經營單位多、規模小、經營分散的顯著特點,這樣的發展模式很難形成規模化的發展。其一,可以借鑒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模式,在地區鄉村旅游比較多的地方,成立鄉村旅游的監管部門,主要負責鄉村旅游的組織、宣傳、培訓、監督、管理等工作,為經營單位和游客提供多種服務,使得鄉村旅游實現集約化的發展模式,促進當地的鄉村旅游走上可持續發展的發展之路。其二,發揮當地政府的調控和監管職能,積極引導當地的鄉村旅游發展,盡量減少鄉村旅游的盲目性開發和建設[2]。當地政府要發揮好自己的職能作用,做好鄉村旅游開發、建設的規劃和安排,禁止經營者隨意建設。另外,政府也要做好政策上的引導,制定鄉村旅游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大對鄉村旅游的支持力度,使得鄉村旅游發展更具規范化和科學化。
(二)做好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
一定意義上來說,鄉村旅游成為了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之間交流平臺。在接待城市游客期間,可以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找到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著力加以解決和完善。對于農村的鄉村旅游,政府要加大扶植力度,不斷完善道路、通訊、衛生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游客到鄉村旅游創造便利的條件,給游客一個舒適、美好的旅游體驗。與此同時,農村在開展鄉村旅游建設方面,既要突出鄉村的特色,也要符合一定的建設要求,最大化的展示鄉村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政府要加大對鄉村旅游的管理和監督力度,進一步提升鄉村旅游的服務質量,確保鄉村的環境是優美的、整潔的;鄉村的建設是規范的、合法的,有利推動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走向完善。
(三)大力倡導綠色出游
在鄉村旅游中,最重要的是鄉村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它們是鄉村旅游中主要的依賴因素,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內容。不管是鄉村旅游的經營者、開發商,還是普通游客和普通村民都要樹立起環保的意識,從自身做起,在發展旅游的基礎上,更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嚴禁隨意性旅游開發,杜絕對自然資源的浪費。地方政府也要制定相關的環境保護政策和法律法規,對旅游從業者、開發者等進行嚴格的規范,將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落實到實處[3]。另外,地方政府還可以制定相關的鄉村旅游行為規范,對游客自身的一些行為進行約束,提倡文明、綠色出行。同時,也要對鄉村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積極發揮鄉村文化的教化作用,自覺抵制一些腐朽的、庸俗的思想和行為。
(四)強化鄉村旅游中的生態環保意識
鄉村旅游為城市游客提供了一個親近大自然,了解鄉村生活的機會,游客在旅游中,不僅能夠領略到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還能欣賞到鄉間的田園風光,體驗農村的簡樸生活。廣大的游客是鄉村旅游的主體,也是鄉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踐行者,要通過鄉村旅游,讓人們樹立起保護生態自然的意識,并積極倡導綠色的消費,例如,為客人提供綠色食材制作的農家飯,并通過介紹,讓游客樹立起生態保護意識,加強對自身行為的引導。除此之外,也要加強對鄉村旅游經營者和普通村民進行生態保護的教育,鼓勵經營者從事綠色環保產品的生產,推動鄉村旅游的高效發展。
(五)大力推廣鄉村特色旅游
我國的鄉村旅游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特色性,不同的地域顯示出了不同的旅游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純粹的農業觀光已經不再有太大的吸引力,難以滿足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鄉村旅游開發需要進一步挖掘鄉村旅游的發展潛力,結合本地的地域特色,走出一條本土化、特色化的發展之路。另外,我國的鄉村旅游要重視民俗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使得旅游產品更具多樣性和特色化,最大程度的展示出地域特色,進而形成鄉村旅游的特色招牌[4]。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游,是鄉村旅游的明智之選,不僅能夠推動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而且能為新農村建設創造一定的先決條件,促進其順利開展下去。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戰略是國家農村重要的發展戰略,也是農村重要的發展機遇。在農村地區積極開發鄉村旅游業,是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鄉村旅游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生態文明戰略的指引,走集約化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王小潁.基于生態文明視角下的中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方略[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0(03):20-23.
[2]唐春春.生態文明建設下芷江侗族自治縣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探索與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04):223.
[3]劉海波,李少游.生態文明視角下我國鄉村旅游的集約可持續發展之路[J].生態經濟,2013(04):138-141.
[4]王喜紅.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中的產業發展探析——以煙臺為例[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5(0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