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潔
摘 要 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途徑有很多,只有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激發其閱讀興趣,才能化被動的任務性閱讀為學生自主的閱讀行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小學;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8,G25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9-0159-01
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學生知識面廣、理解能力強、思維活躍,正是因為他們具有較好的閱讀條件和課外閱讀習慣,充實了課余生活,才使得使自己在同學中出類拔萃。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的課外閱讀總量應100萬字以上。而要完成這樣一項巨大的任務,只依靠指令性地去完成是很難實現的。只有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激發其閱讀興趣,才能化被動的任務性閱讀為學生自主的閱讀行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是十分重要的。
一、聽讀有機結合
國內外諸多實踐表明:閱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來源于傾聽。孩子用傾聽的方式開始最初的心靈閱讀,構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其實在視聽媒體已經普及的今天,幾乎所有的孩子仍然酷愛聽故事。聽故事幾乎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享受和心靈慰藉。用耳朵傾聽故事給孩子的是最暢快的閱讀享受,他沒有家長逼迫的痛苦,也沒有生字的羈絆,純粹是處于一種放松的愉悅狀態中,所以最吸引他們。目前大部分的家庭藏書還是非常有限的。小學生還不具備挑選圖書的能力,老師幫助孩子們挑選適宜的圖書防止學生讀書的盲目性,保證讀書的質量。由于教師讀的書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內容豐富,充滿童趣,在加上老師抑揚頓挫,繪聲繪色的朗讀每次都能使孩子體會到讀書的樂趣。他們會覺得一本好書會有這么大的魅力,讀書是這么有趣的事,漸漸地他們會覺得只聽老師讀是不過癮的,自己得找本書讀。
二、指導孩子讀好書
所謂最好的書是指在特定的成長階段最適宜閱讀的優秀讀物。讀書也是要講究“營養”的。我們要把色香味俱佳的、能打動孩子心靈的書引入到孩子們的生活中來。一個人童年沒有讀到適宜的優秀讀物,后來生命里很多東西是不一樣的。從小面對零亂荒蕪的雜草、面對臭烘烘的垃圾堆和孩子們從小目睹美麗的鮮花目睹碧綠的草地是一樣的嗎?它們在孩子們心靈中引起的感受一個是蠻荒的,一個是美麗溫柔的。好書的意義其實就在這里。
三、留給孩子專門的閱讀時間
所謂專門的閱讀時間,是指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興趣進行自由閱讀的時間。因為只有進行自由的閱讀,學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視書為朋友。也許有朋友會認為,語文課不是很好的閱讀時間嗎?不錯,語文課確實是很好的閱讀時間,但語文課更多的是語文老師指導學生閱讀的時間,因此它不能排除語文老師手舞足蹈的表演、錦心繡口的展示,更何況語文老師還要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如果我們期望語文老師能讓學生在語文課上自由閱讀,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必須要有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應該由學校統一調配。學校就應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在排課的時候,就應每周排一節閱讀課。而這節閱讀課,就是學生自由閱讀的天堂。同時要切實減輕學生課后作業負擔,讓學生有真正屬于自己的課余時間,從而有功夫去閱讀自己喜歡閱讀的書籍。
四、說出你喜歡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而孩子們這種表現欲望更為強烈。有哲人云:“一個人無論看到怎樣的美景奇觀,如果沒有機會向其他人講述,他就決不會感到快樂,人終究是離不開同類的。一個無人分享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而一個無人分擔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當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和知識積累后向別人講述自己的奇特見聞時,會引起其他同學的驚羨的目光,引來伙伴的嘖嘖稱贊,而這時的孩子會非常有成就感。這就將成為他講述的動力,為了更多獲得同伴的或其他聽眾的贊賞,他會想方設法地去獵奇,從書本上尋找更多更新穎的故事。而此時的家長和老師也應該是他忠實的聽眾,而且還要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和鼓勵。對孩子們在日常說話和寫作中的閃光點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時可以要求孩子說出所講內容的出處,這對其他孩子有著十分積極的導向作用。
五、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首先我們要給孩子可以選擇的圖書。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室的有利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到圖書室借閱,當孩子們看到滿目的圖書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孩子們對閱讀對象的選擇是不確定的,模糊的。教師要進行適當的指導,如果圖書室的開放不方便可以組織學生組建自己的班級圖書角。每人配備兩本或兩本以上的課外書籍,編寫好號碼,歸置于班級圖書角實行專人管理。這樣讓學生捧出兩本書你就擁有全班一百多本書。同時這項舉措也能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集體主義觀念,易于形成團結、互助、樂學、上進的良好的班風。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途徑還有很多,我們只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適時鼓勵,激發其閱讀興趣,總會有所收獲的。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這是我們每個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秀媚.關于閱讀教學的再思考[J].語文學刊,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