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梅 馮博 趙雪霏 楊丹 邢東輝 秦世雯

摘 要 云南省河口縣是我國重要的香蕉生產基地之一,也是云南省香蕉主產區,不僅擁有山地香蕉種植的特殊環境優勢,同時具備優質的本地香蕉品牌。本研究對河口縣香蕉產業的現狀、優勢和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調研,并對今后河口縣香蕉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為“一帶一路”河口香蕉走向世界提供助力。
關鍵詞 香蕉;產業現狀;可持續發展;云南省河口縣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5.059
1 河口香蕉產業調研
1.1 調研內容
1.1.1 研究對象
本次調研單位主要是河口縣縣政府,河口縣農業局、植保局、農業推廣站,云南省紅河熱帶作物研究所,河口當地的部分農戶,螞蟥堡農場,南溪農場,壩灑農場。
1.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現場觀察法、行業人士訪談法、文獻查閱法、分層抽樣法等方法進行河口香蕉產業調研。
1.2 河口香蕉產業發展分析
1.2.1 河口香蕉種植情況
1.2.1.1河口香蕉地域優勢與品種資源現狀
河口縣北高南低,自然氣候屬北熱帶和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植香蕉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1]。目前,河口香蕉種植品種轉變為外來引進品種,威廉斯、巴西蕉和南天皇成為主要種植品種,其中威廉斯種植占比達90%,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在河口縣充分挖掘野生香蕉種質資源優勢,將科研成果轉為實際成果,其研發的新品種紅研一號、紅研二號、紅研三號、云粉各具優勢,見表1。
1.2.1.2種植面積小幅波動下降
目前,河口香蕉種植主要集中在南溪、老范寨、新街、壩灑和瑤山等地區,全縣種植規模與之前種植面積相比呈小幅波動下降趨勢,2016年河口縣種植面積1.21萬公頃,截至2018年縣種植面積1.11萬公頃,并預計此后其種植面積也會也會小幅度減少 。
1.2.2 河口香蕉產業發展情況分析
1.2.2.1產業鏈薄弱,消費方式單一
河口香蕉產業鏈較為薄弱,初加工產品少,深加工產品處于空白,且消費方式單一,主要為直接外銷,產品附加值低。另外,缺乏大型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帶動效應較弱,企業多散而小,各企業間實力不相上下,有獨立的經營理念,合作存在利益博弈,相關技術處于保護狀態,技術交流機會少且難,不利于該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1.2.2.2市場價格波動大,散戶、基地收差明顯
香蕉價格受市場因素影響大,日均價波動幅度較大,價格高時達到8元/kg,低時降至1.0元/kg,價格變動快,波動明顯。散戶種植成本約在20元一棵香蕉樹,單價在3.1元/kg以上大概會存在盈利機會,而大型基地種植成本在30~40元每棵香蕉樹,單顆種植成本較高,包括人工費用、機械化設備費用、種苗購買成本以及肥料元素投入等費用。香蕉價格年波動也較大,市場好的時候,散戶一年可賺10多萬元,但市場不好時血本無歸。
1.2.2.3種植模式轉型
由于枯萎病的影響,大型農場開始通過套種水果來逐步實現種植轉型,弱化種植香蕉所帶來的負向影響,大多為實驗性或示范性種植,主要種植砂糖橘、菠蘿蜜、青柚子及芒果等水果。目前河口縣三大農場香蕉種植面積大,主要采取農戶參股的方式統一種植和經營,具有相對固定的銷售方和特有的種植技術,農戶種植風險較小,利于減弱散戶種植風險。
1.2.2.4品牌建設進程加快
河口縣地方政府重視香蕉產業發展,依據產業規模化、生產標準化、品牌市場化的發展思路,當地政府利用河口種植優勢和芝麻香蕉美譽獲得了“河口香蕉”地理標識證明商標注冊,早年注冊的“云河”“云墾”牌香蕉先后獲得了國家農業部A級綠色食品認證,并組織建立河口縣瑤山香蕉協會,制定行業標準、傳遞行業信息、傳播種植收割等專業技術,這一系列措施對建設河口香蕉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1.2.2.5政府關注市場環境
香蕉產業作為河口縣重要經濟產業,其發展情況受到政府的關注。在2015年,當地政府提出十萬畝山地香蕉整體提質增效項目,主要發展瑤山鄉、老范寨鄉、蓮花灘鄉、南溪鎮及壩灑農場,并給與項目承擔人予以免農業稅。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當地政府指出將積極推進“四園一場”的建設,推動墾區產業轉型進程等。另外,隨著鄉村建設的推進,當地還建有市場交易中心,對發展香蕉產業具有重要作用。
2 河口香蕉產業調研結果分析
2.1 河口香蕉產業中存在的問題
2.1.1 基礎設施落后,種苗質量不一
河口縣香蕉園多為山地蕉,大部分通往蕉園的主道路并不通暢,香蕉的運輸極不方便,同時,基礎防護措施落后,蕉園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容易受強風暴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此外,河口當地香蕉種植業發達,對于蕉苗的需求量較大,但蕉苗來源不一。
2.1.2 產業鏈體系不完善
河口縣雖然是云南香蕉生產的主產區之一,但是河口香蕉產業鏈這整個體系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香蕉產銷產業組織化程度發展較低、香蕉產業最新資訊傳播力度較低、缺乏深加工技術。
2.1.3 生態問題增多、環境污染嚴重
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認識,蕉農的耕作方式不合理,機械化程度低,很容易造成香蕉種植田地的土壤酸化板結,導致土壤退化,同時,會在來年施用更多肥料,導致在短時間內種植地土壤很難恢復到正常的理化性質結構。此外,在香蕉收割前期需要進行套袋處理以此防蟲和保護外觀,由于可降解塑料袋成本過高,沒有農戶和基地愿意使用,而選擇用普通塑料袋,但在收割結束后,由于缺乏完善的后期管理制度,即便采取掩埋、焚燒的方法處理廢棄塑料袋,但是塑料制品的降解周期長達200~400年[2],還是容易導致環境惡化。同時由于受到病蟲害的影響,蕉農及種植基地會使用大量農藥,在造成土壤品質下降的同時還會污染環境,對人畜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也不利于當地植物的生長,影響經濟效益。
2.1.4 病蟲為害嚴重
河口香蕉主要栽培品種為巴西蕉、威廉斯蕉,這兩種香蕉對香蕉枯萎病的抵抗力較差。目前,河口縣當地香蕉種植戶由于受到枯萎病的影響,大多無法再種植香蕉,采取作物套種的方式,慢慢轉型種植其他熱帶作物,而這一問題目前并未得到有效的解決。
2.1.5 勞動力資源缺失
河口香蕉為山地蕉,機械化程度困難,需要大量依靠人力,河口縣許多種植企業目前存在勞工缺失以及年齡偏大的現象,一方面是當地年輕人外出務工導致年輕勞動力的減少,加上許多人不再從事香蕉種植,而選擇其他行業謀生;另一方面是雇傭本地工人成本較高,許多種植企業雇傭越南工人,但是由于河口縣地理位置特殊,合法的越南勞工數量較少,在香蕉采摘的主要時期,對于越南勞工的雇傭缺乏是許多種植戶面臨的主要問題。
2.2 河口香蕉發展建議
2.2.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標準化生產
政府可以將蕉園選取、蕉園建設、香蕉種植與管理、香蕉水肥施灌、產品采收與加工的過程統一標準[3],同時進行整體規劃與布局,加強水利設施建設、香蕉種植區道路建設、香蕉運輸索道建設,提高運輸效率,減少機械損傷。并建設大型冷凍儲藏設施,增強當地香蕉冷鏈運輸能力,通過水肥施用控制以及冷藏儲存,自我調節當地香蕉上市時間,推行“分時段上市”策略,減弱因香蕉集中上市、產量過剩給蕉農帶來的收益損害,從而有效規避其他地區香蕉集中上市時間,提高經濟效益。
2.2.2 加快新技術研發與推廣,推進產業化建設
充分發揮科研機構以及當地農技部門的帶頭作用,定期有效組織蕉農進行香蕉種植及病蟲害防治的理論與技術培訓,提升香蕉種植產業機械化水平,倡導廣大蕉農向當地大型的香蕉種植企業學習先進的水肥一體化及滴灌技術,合理施肥,增加有機肥、生物肥的施用量,實行輪作,秸稈還田,改良土壤品質。此外,提高香蕉種植管理技術,建立一套完備的蕉園的選址、基建、育苗、種植、土壤及施肥管理、水分管理、蟲害防治、果實采收和采后商品處理、包裝、貯藏、加工、運輸等實用技術。
2.2.3 支持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提升產品附加值
對香蕉產品進行深加工是挖掘香蕉產品潛在價值、延長香蕉產業鏈、促進香蕉產品多元化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徑。政府應加大對科研和農技部門的資金投入,研發適合當地種植環境的優良抗病品種進行種植。同時,應加大對香蕉深加工技術的支持,大力吸引外來企業安家落戶,提供優惠的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政策,形成種-產-銷與加工的多元化途徑,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香蕉產業發展。
2.2.4 綠色種植,減少污染
堅持“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施用原則;合理使用農藥,對病蟲害的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對香蕉種植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無法重復利用的,回收后集中銷毀處理,禁止隨意丟棄,盡量選用可降解材質的袋膜,政府應對使用可降解以及可回收利用材質的農戶進行適度補貼;推廣香蕉莖桿還田技術,減少肥力流失,降低化肥的使用,同時香蕉莖桿也可以制成家畜飼料,實現香蕉無公害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
2.2.5 加強病蟲害防治
蕉苗的多地運輸會為病蟲害的傳播提了有利的渠道,因此,實現蕉苗本地化技術,滿足河口縣對蕉苗的需求量的同時,提升蕉苗品質,做好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工作,加強學習,正確認識香蕉枯萎病,政府、科研機構、企業、蕉農應相互協作、相互交流,制定有效的香蕉枯萎病防范措施。
2.2.6 打造口碑品牌
選擇適合河口縣種植的品質優良、蕉果美觀的焦苗品種,為品牌建設奠定基礎;進行區域規劃,建立一批優質香蕉生產基地,為品牌建立提供保障;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建立完善的香蕉的種-產-銷途徑,建立河口香蕉品牌銷售網絡。
2.2.7 預防勞工缺失
政府應出臺相應政策與法規,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放寬越南勞工的入境條件,為香蕉種植戶解決越南勞工的雇傭缺乏問題;鼓勵當地年輕人從事香蕉種植行業,發展適合當地的香蕉種植模式,減少勞動力的損失。
3 結語
此次調研通過分析河口香蕉產業,了解到要做大做強這一產業,必須借鑒發達地區經驗,實現標準化生產,走產業化經營道路,打造品牌,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不斷總結河口香蕉產業發展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分析云南河口香蕉產業發展中的制約因素,研究應對措施,推動河口香蕉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凌輝.河口香蕉產業發展現狀及可持續發展對策[J].中國熱帶農業,2014(3):15-17.
[2] 蔣曉云,李芳,依濤香,等.西雙版納州香蕉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園藝文摘,2015(8):79-80.
[3] 楊忠文,郭進宏.紅河縣香蕉產業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3(1):134.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