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孟令聰 鄭淑波 董亞琳

摘要? ? 在介紹鮮食糯玉米新品種吉農糯16號的選育經過、產量表現、特征特性的基礎上,從選地整地、播種、栽植、田間管理、采收等方面總結了其高產栽培技術,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 鮮食糯玉米;吉農糯16號;選育經過;產量表現;特征特性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513.035?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034-01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膳食結構多樣化的追求與日俱增,伴隨著農村種植業結構調整進程的加快、鮮食玉米種植及加工技術的日臻成熟,推進了鮮食玉米產業的迅猛發展。糯玉米營養豐富,風味、口感獨特,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1-2]。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鮮食糯玉米新品種的選育如火如荼。其中,吉農糯16號是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吉農高新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選系JNX166為母本、自選系JNX162為父本經多年試驗選育而成的鮮食花糯玉米雜交種之一。吉農糯16號不僅在產量、品質及綜合抗性上均表現較好,而且鮮穗食用品質好,皮薄柔軟,風味獨特,果穗均勻不禿尖,籽粒花色,外形美觀,既可以采收鮮穗直接上市銷售,以穗計價,效益可觀,也可以供加工企業真空保鮮、速凍加工后常年供應市場。鮮穗采收后秸稈還可作青貯飼料,種植戶仍可獲得一筆收入。
隨著鮮食玉米應用面積的不斷擴大,將給種植戶、種子銷售商和鮮穗加工企業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市場應用前景廣闊。本文總結吉農糯16號的選育過程,并介紹其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1? ? 選育經過
2013年以自選系JNX166為母本、自選系JNX162為父本組配雜交種。2013—2014年進行產量比較試驗及品質鑒定。2015—2016年參加吉林省特用玉米雜交種糯玉米鮮食組區域試驗,并在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吉林農業大學進行人工接種抗病(蟲)鑒定。2016年參加吉林省特用玉米雜交種糯玉米鮮食組生產試驗,并在吉林農業大學進行品質檢測分析。2017年1月通過吉林省審定,審定編號為吉審玉20170060。
經多年試驗表明,吉農糯16號表現出豐產穩產性好、品質優、風味獨特、抗性強等優點,是吉林省玉米中早—晚熟區(相同積溫區域)鮮食糯玉米種植的適宜品種。
2? ? 產量表現
2015年區域試驗,鮮穗平均產量為15 135.1 kg/hm2,較對照品種京花糯2008增產9.5%,較對照品種春糯1增產15.8%,5個試點全部增產;2016年區域試驗,鮮穗平均產量為15 080.4 kg/hm2,較對照品種京花糯2008增產7.6%,較對照品種春糯1增產12.7%,5個試點全部增產;2年區域試驗10個試點全部增產,鮮穗平均產量為15 107.8 kg/hm2,較對照品種京花糯2008增產8.5%,較對照品種春糯1增產14.3%。
2016年生產試驗,鮮穗平均產量14 695.9 kg/hm2,較對照品種京花糯2008增產6.2%,較對照品種春糯1增產12.2%。
3? ? 特征特性
3.1? ? 農藝性狀
吉農糯16號在吉林省種植出苗至鮮穗采收87 d左右。幼苗葉鞘紫色,拱土能力強,早發性好。株高274.3 cm,穗位114.6 cm,成株葉數21片,雄穗分枝8~12個。果穗錐筒形,穗長20.7 cm,穗行數14~18行,穗軸白色,結實性好。籽粒紫/白色,糯質硬粒型,百粒重37.8 g。
3.2? ? 品質性狀
2016年經吉林農業大學進行品質檢測分析可知,籽粒皮渣率3.55%,粗淀粉含量52.28%,直鏈淀粉/粗淀粉0.83%,支鏈淀粉/粗淀粉99.2%。
3.3? ? 抗逆性
根據2年4個點次人工接種抗病(蟲)害鑒定結果可知,感絲黑穗病(1MR、3S),中抗莖腐病(1HR、2R、1MR),感大斑病(1R、1MR、2S),感彎孢菌葉斑病(1MR、1S)、中抗灰斑病(2MR),中抗禾谷鐮孢穗腐病(1HR、1MR),感玉米螟蟲(1MR、1S)。
據多年多點田間自然發病調查,吉農糯16號田間自然發病輕,綜合抗性好(表1)。
4? ? 高產栽培技術
4.1? ? 選地整地
為保證吉農糯16號的糯性品質及顏色純正,種植時需做好隔離。一是時間隔離,保證花期相隔30 d以上;二是空間隔離,一般距離應在500 m以上,如有自然屏障山丘、樹林等,距離可適當縮短[3-4]。播種前精細整地,保證無坷垃、不板結、墑情適中。
4.2? ? 適期播種
露地播種要求氣溫穩定通過12 ℃,在北方一般4月下旬或5月上旬播種。提早播種可采取地膜覆蓋、育苗移栽等措施。播深3~5 cm,為防治地下害蟲,可采用包衣種子,以確保全苗。
4.3? ? 合理密植
一般保苗5.0萬~5.5萬株/hm2,間作種植密度可適當增加。種植過密,易出現小穗、禿尖、倒伏等;種植過稀,易出現一株多穗、分蘗多等問題。
4.4? ? 加強管理
田間管理要及時,根據墑情確定播種后鎮壓強度;施足底肥,看苗追肥,底肥一般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追肥以速效肥為主;及時發現病蟲疫情,及早防治,可采取選用生物有機農藥防治病蟲害為主[5]。
4.5? ? 及時采收
鮮穗收獲時期是否適宜,決定了品種的口感、風味等特點。一般在正常積溫年,春播采收期以授粉后24~27 d最適宜。注意要及時采收、上市、加工處理才能充分發揮出品種的最佳品性[6]。
5? ? 參考文獻
[1] 莊洪流.我國鮮食玉米育種綜述[J].世界農業,2011(3):26-29.
[2] 劉鵬飛,唐君興,蔣鋒,等.鮮食型糯玉米品質性狀的育種探討[J].長江蔬菜,2009(18):1-3.
[3] 王義發.糯玉米的起源、分類、品種改良與產業發展[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增刊1):97-102.
[4] 石德權.食用玉米研究進展[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5] 王佐會.特種玉米生產技術[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3-33.
[6] 史振聲.對我國專用特用玉米科研與產業開發問題的思考[J].玉米科學,2004,12(3):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