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分析了廣德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十三五”后期林下經濟發展總體思路和重點工作,并明確了保障措施,以期促進廣德縣林下經濟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 ? 林下經濟;現狀;問題;安徽廣德
中圖分類號? ? F326.27?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165-02
林下經濟是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包括林下產業、林中產業、林上產業。發展林下經濟是促進農民增收、振興鄉村經濟的重要舉措,也是調整林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廣德縣歷來重視林下經濟發展,早在“十一五”期間,就提出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并制定相關政策扶持林下經濟發展。本文結合《廣德縣林業十三五規劃》,在分析廣德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十三五”后期林下經濟發展思路及重點工作等,為全縣林下經濟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1? ? 發展現狀
廣德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介于東經119°02′~119°40′、北緯30°37′~31°12′之間,地處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西接安徽省宣州區、郎溪縣,東和東南方向與浙江省安吉縣、長興縣相接,北依江蘇省宜興市、溧陽市,南與安徽省寧國相鄰,是安徽省東南門戶。廣德縣發展林下經濟區位優勢明顯,全縣各鄉鎮均發展有林下經濟。據調查統計,廣德縣自2008年起開始發展林下經濟,主要以林下種植中藥材和林下養殖為主。2013年7月,縣政府制定出臺了《廣德縣加快林下經濟發展實施意見》,明確林下經濟發展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通過建設林下經濟示范園和示范點,帶動全縣林下經濟大發展[1]。通過近10年的發展,全縣林下經濟已發展到20 000 hm2,產值超過了15億元,并逐步形成四大特色:以林下種植中藥材、食用菌為主的種植業3 330 hm2;以林下養殖禽類、畜類為主的養殖業3 330 hm2;以竹筍采集加工為主的采集加工業6 670 hm2;以休閑度假為主的森林旅游業6 670 hm2[2]。
廣德縣依托林下經濟發展,加大科技研發和技術推廣力度。據調查統計,全縣已建立了11個林下經濟示范園(其中竹下經濟示范園4個),面積達400 hm2;40多個林下經濟示范點,面積達800 hm2。安徽振揚農林生態開發有限公司主導研發的“皖白及1號優良品種選育研究”和“毛竹白及復合經營技術研究”均獲得安徽省科技成果證書;安徽潤華生態林業有限公司培育的林下經濟產物——竹蓀,被評為第三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優質獎;培育的毛竹覆蓋早出筍榮獲全國第一屆“冬季毛筍王”三等獎;廣德縣盧村傳鋒楊桐專業合作社被認定為第四批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
2? ? 存在的問題
2.1? ? 未形成規模化和標準化
廣德縣竹林資源豐富,全縣共有林地面積129 687.1 hm2,其中竹林面積65 280.3 hm2,占林地總面積的50.34%,是名副其實的竹資源大縣[3]。依托竹林資源發展竹筍采集和生態旅游是廣德縣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舉措,但目前未形成規模,多為林農、村集體和專業合作社組織實施,沒有形成專業化發展。林下種植也主要是安徽振揚農林生態開發有限公司和安徽潤華林業有限公司以林下中藥材種植為主、廣德縣盧村傳鋒楊桐專業合作社單純以林下種植楊桐為主,均未形成規模化和標準化。
2.2? ? 品種單一
盡管廣德縣林下經濟有四大特色,但均為普通化、大眾化發展,林下種植主要為林藥、林下養殖主要為林禽、采集主要為竹筍、森林旅游也多為生態旅游。林草、林蔬、林糧、林畜基本沒有,竹林生態旅游沒有形成較大的格局和本地特色,而積極鼓勵和大力扶持的“林下白及”和“林下楊桐”種植也發展較弱。
3? ? 發展思路
在今后5年或更長時間內,堅持“工業強縣、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充分依托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按照“做大做強、形成地方特色”的發展思路,重點發展林下種植白及、竹蓀、楊桐、黃精等地方特色林下經濟;依托廣德縣優越的竹林資源和景觀,發揮森林生態景觀作用,大力發展森林旅游業。力爭通過5年建設,至2023年全縣林下經濟面積達35 000 hm2,產值達30億元以上;建成10個規模化、標準化的林下經濟示范園區和若干個示范點,示范園面積達600 hm2,將廣德縣打造成“林下白及種植之鄉”“林下楊桐種植之鄉”。
4? ? 發展重點
4.1? ? 扶持現有林下經濟示范園(區)做大做強
2013年以來,廣德縣先后建設了林下經濟示范園(區)11個,含蓋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和森林旅游等類型。通過項目帶動和資金扶持,繼續加大對現有林下經濟示范園(區)的扶持,鼓勵林下經濟示范園(區)延伸產業鏈,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模式。
4.2? ? 新建一批規模化、標準化林下經濟示范園(區)
采取試點引導、以點帶面的形式,結合各鄉鎮資源和產業發展方向,利用種植養殖大戶、林業龍頭企業、林下經濟合作組織具備的充足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管理優勢,建設一批類型豐富、獨具特色的林下種植、養殖、林間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示范園(區),園區建設實現標準化和規模化。鼓勵新建設的林下經濟示范園(區)加強與原有示范園(區)的聯系和協作,共同做大做強。
4.3? ? 鼓勵各類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林下經濟
積極引導林業龍頭企業、林業大戶、林業經濟合作組織參與到林下經濟發展中來,鼓勵經營實體進行林產品加工、貯藏、運輸等;鼓勵示范園(區)和示范基地開展生產經營和管理創新,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大力發展林業循環經濟,促進林下經濟轉型發展、立體開發、綠色發展。通過典型帶動,提供模式示范、科技示范和效益示范,促進生產、加工、銷售配套發展,形成區域化布局、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4]。鼓勵各類經營主體爭創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打造一批影響面廣、信譽度高、具有區域特色的綠色產品和知名品牌,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4.4? ? 大力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林下經濟
依托廣德縣優越的竹林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廣德縣地方特色的竹下經濟產品,實現合作組織、林下經濟、產業化共同發展,將竹下套種白及、竹蓀等特色林下經濟做大做強,促進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發展。此外,充分發揮廣德氣候宜人、生態良好、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優勢,發展林家樂、森林人家、森林養生館等休閑旅游、生態療養產業,將林下無公害產品開發成當地特色的森林旅游商品,增加當地居民經濟收入。
5? ? 保障措施
5.1? ? 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廣德縣林下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做好林下經濟發展規劃制定、政策研究、重點項目推進等工作。縣林業部門成立相應技術指導組,負責全縣林下經濟發展技術指導及日常工作。各鄉鎮、村要結合當地實際,將發展林下經濟作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
5.2? ? 加大政策扶持
在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對發展林下經濟給予一定政策扶持和資金補助,加大對林下經濟示范園(區)和示范基地的補助力度;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林下經濟,鼓勵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在發展林下經濟和林業產業方面發揮紐帶作用;對發展林下經濟并有所受益的各類經營主體,縣財政予以資金獎勵[5]。
5.3? ? 強化科技支撐
提高林業科技支撐水平,加強林下經濟的應用技術和機制創新研究,大力推廣林下經濟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提高林下經濟科技含量。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各級林業推廣機構和服務網絡,組織林業專家和技術骨干深入林區培訓指導,為發展林下經濟提供有效服務,引導和服務林下經濟產品生產、加工和營銷。
6? ? 參考文獻
[1]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A/OL].(2013-02-05)[2018-10-11].http://xxgk.ah.gov.cn/UserData/DocHtml/700/2013/12/5/957563802358.html.
[2] 張致勝,黃強.廣德縣林業經營機制探索與創新[J].安徽林業科技,2014,40(5):9-12.
[3] 王云.廣德縣竹產業可持續發展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8(23):173-174.
[4] 譚燕南.林下經濟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研究:以山西省文水縣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3(13):18-19.
[5] 謝克鋒.徽州區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探討[J].安徽林業科技,2016,42(增刊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