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德翠
摘要? ? 近年來,各行各業都在運行 “互聯網+”模式,其中也包括農業這一基礎產業。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應用,以為“互聯網+”業界農業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 “互聯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 ? F32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5-0265-01
“互聯網+”這一理念在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首次提出,即把各行各業的產品、服務與全網跨平臺用戶場景結合起來,能夠有效促進其大規模發展。在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中應用“互聯網+”也能夠有效促進其突破傳統農產品加工銷售的空間局限,向科技化、智能化農業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第一生產力的核心價值[1]。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如何在農業技術推廣中運用“互聯網+”提升工作成效。
1? ? 利用“互聯網+”推廣技術示范
長期以來,農業技術主要通過技術人員與農民在田間的面對面交流進行推廣。這種做法雖然能夠有效保障農業技術傳授到位,但也存在時間和地點限制問題,導致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效率不高。應用“互聯網+”以后,可以把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制作成視頻,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大范圍快速傳播,不僅節約了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也提升了推廣速度[2]。此外,視頻直觀形象,可以使農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先進農業技術。
2? ? 全過程跟蹤農業試驗
在傳統的農業試驗中,科研人員通常利用紙和筆記錄試驗數據,既浪費時間和精力,又不利于整理試驗數據。應用“互聯網+”后,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對試驗數據的收集、記錄、整理以及分析和計算等工作。例如,在水稻種植試驗中,科研人員可以在網絡系統中上傳相關試驗數據,通過網絡系統進行整理后的水稻種植試驗數據客觀性更強,并且在網絡系統的幫助下,科研人員的工作量大幅降低,同時還能更加準確地獲取關于育種、栽培、施肥等各個方面的信息資源,有效避免了科研資源浪費。
3? ? 完善國家農業信息數據庫
建立并完善國家農業信息數據庫,對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技術人員在推廣農業技術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手機、電腦等收集和上傳農業信息。例如,技術人員可以對農業生產過程中一些與農作物生長相關的土壤、水利、氣象、農資等信息進行收集,并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專業化處理,確保信息數據的可靠性,最后將其上傳至國家農業信息數據庫,補充并完善我國農業領域可參考的信息數據。此外,還可以面向全國開放國家農業信息數據庫,讓廣大農民和技術人員能夠及時了解當前農業科研動態,從而更好地助力我國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4? ? “互聯網+”與農業科研、推廣相結合
在傳統的農業技術研究工作中,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先到田間地頭收集農民的想法和需求,然后研究適宜的農業技術,待技術試驗成熟以后再進行大面積推廣。整個過程要經歷多個環節,很容易造成科研和推廣的脫節。應用“互聯網+”后,能夠有效縮短科研與農業需求之間的距離,更好地將兩者結合起來,提高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
5? ? 為農民提供在線咨詢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計算機網絡已經進入千家萬戶。人們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可以隨時進行溝通交流,這種便利運用到農業技術推廣中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建立農業技術推廣APP或公眾平臺,通過建立互聯網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傳授農業技術,可以讓農業技術人員或專家在線與農民進行交流,實時獲取專業的農業技術指導[3]。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農民群眾的技術問題,降低農業損失,并且能夠對農業技術的推廣和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6? ? 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一些農戶為了提高產量,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殺蟲劑等化工產品,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大幅降低了土壤肥沃程度[4]。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應用“互聯網+”可以更好地向農民宣傳環境污染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引導農民通過互聯網學習并掌握生態節水技術、有機生態農藥防治病蟲害等先進技術,從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
7? ? 結語
當今社會互聯網技術不斷成熟,“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在農業技術推廣中,應充分應用“互聯網+”的優勢,積極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加快實現農業科技高質量、高效率的傳播,幫助農民群眾運用先進種養殖技術,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難題,進而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8? ? 參考文獻
[1] 孫麗珍,嚴麗麗,沈國清.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技術推廣協同模式研究[J].中國基礎科學,2017(3):53-58.
[2] 趙維.“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作用與發展前景[J].吉林農業,2018(2):54.
[3] 喻利春.淺談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模式[J].新農村(黑龍江),2016(10):21.
[4] 王德貞.“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農技服務,2016,33(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