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捷婷
【摘要】目的:醫學院校應在客家文化下對護生生殖健康教育的模式進行研究,以進一步的完善學生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整群分層抽樣確定調查對象,選擇在客家地區有代表性的城市梅州,選擇梅州本地學校嘉應學院,分別在嘉應學院醫學院護理專業學生,分別抽取護理本科學生學生50人,??茖W生50人,定量調查其對生殖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結論: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比如說可以以必修課程為主,選修課程為輔,采取講座、網絡咨詢、電話咨詢、同伴教育等教育方法作為手段,讓學生接受更多的,健康的,正面的生殖健康知識和性心理知識。
【關鍵詞】客家文化;護理專業學生;性健康教育;現狀
【中圖分類號】G4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7-0040-02
在當今急劇變化的社會中要求現在的大學生需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要樹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思想觀念、行為模式和生活方式;并且需要現在的學生有個性特征和特長。所以當代大學生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受傳統文化的影響,當代中國的大學生公開談性和開展性健康教育的阻力相對還是比較大,主要是來自于有的家長、老師對學生的性好奇或性探究予以回避,更有的甚至是加以指責,從而導致中國大學生的生殖健康教育處于低水平初級階段,缺少系統、規范、科學、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指導。而客家文化具有崇祖先、重教育、保守與變革的二重性特點以及尋根意識、開拓精神這些特質,而這些特質有利于健康教育的進行,要擁有這些良好的素質,加強醫學院對護生生殖健康教育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醫學院校應在客家文化下對護生生殖健康教育的模式進行研究,以進一步的完善學生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我國護理教育主要是將生殖健康教育內容滲透在多門疾病護理課程中,但涉及量不多、欠全面,培養途徑局限、方法單一,嚴重影響了護生生殖健康教育能力的形成。因對護生進行生殖健康教育非常的迫切,而我校處于客家地區,而客家文化表現出儒家文化、移民文化與山區文化的特質。客家人崇祖先、重教育、保守與變革的二重性特點以及尋根意識、開拓精神與奇特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可謂是這種文化特質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健康意識的形成。
1.1對象
整群分層抽樣確定調查對象,選擇在客家地區有代表性的城市梅州,選擇梅州本地學校嘉應學院,分別在嘉應學院醫學院護理專業學生,分別抽取護理本科學生學生50人,專科學生50人,定量調查其對生殖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1.2統計學方法
將調查結果錄入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使用百分比,t檢驗、方差分析等統計學方法。
2.1大部分學生認為生殖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從調查可以看出94.4%的學生認為生殖健康教育是必須的,一半的學生認為性教育不會導致性行為,另外一半學生選擇了不知道,少數學生認為性教育會導致性行為增多,本專科學生對比,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在當前醫學院校開展性教育現狀調查方面,有34.3%的學生覺得當前醫學院的性教育很適當,但仍然有65.7%的學生覺得性教育知識不夠,或者根本沒覺得有性教育,在本??茖W生對比方面,本科生對目前醫學院的性教育現狀滿意程度要高于專科學生。
3.1護生覺得性教育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對性教育掌握程度還不夠
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為性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為護理專業的學生,雖然在平時的基礎課和專業課上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性健康的知識,但是大部分學生覺得了解的不夠,對正常生殖生理知識,避孕知識,性病知識等,掌握的相對缺乏,這都不利于護理專業學生的性心理和性觀念的樹立。
3.2本科學生對性教育的現狀滿意程度要高于??粕?/p>
調查發現本科學生性教育掌握程度和滿意度都高于專科生,這個跟本??茖W生的課程設置有關,本科學生比專科學生多學習了《護理教育學》《性教育》等專業課程,因此,高等學校教育非常有是必要開設性健康教育的必修課。
3.3整合相關課程,使性健康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作為客家地區的醫學院校,可以合理使用學校的教學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比如說可以以必修課程為主,選修課程為輔,采取講座、網絡咨詢、電話咨詢、同伴教育等教育方法作為手段,讓學生接受更多的,健康的,正面的生殖健康知識和性心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