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瀚
【摘 要】在財政部門廣泛采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大背景下,我國很多國企也建立了會計核算中心,采用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對企業的職能部門進行財務管理與監督。本文簡單總結了幾點國企會計集中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在結合實際工作的基礎上,對提升國企會計集中核算信息質量提出幾點建議,為提高國企的財務及會計管理工作效率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企;會計集中核算;信息質量;對策
一、會計集中核算概述
會計集中核算是指將企業的會計計量、記錄、報告工作都統一在一級會計部門進行核算,各職能部門不再設置專職的會計、出納人員對其部門的會計業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匯報,而只設置專門人員對部門發生的會計事項的會計原始憑證進行匯總、對記賬憑證進行填制、對各類會計憑證及單據進行分類,定期交于一級會計部門,由一級會計部門統一進行記賬。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多用于具有財政管理職權的部門對其管理及服務范圍內的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監督、管理與服務,在維持其財務活動自主權、所有權不變的條件下,減少了會計核算與記錄工作的中間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財政部門會計工作的效率與財務監管的效果。在一些設置了會計核算中心的大型國企中也多采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在國企的經營過程中,使會計工作的決策活動與會計的執行工作有效分離,從而加強會計監管的力度。同時,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要求企業的會計審批環節與會計的監督環節相分離,使二者形成有效的相互監督,可以有效提高企業會計確認、計量、核算等工作環節的規范性,增加會計人員造假舞弊的難度。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實行后,企業的各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費用單據等會計資料由各職能部門上交至會計核算中心后不再返還,會計人員完成記賬工作后,所有的會計資料將統一由會計核算中心的檔案中心保存。在需要的情況下,企業審計部門及外部稽查人員可以對會計檔案中心的資料進行核查,有利于企業會計活動的規范性,也便于審計工作的開展。但是,如果企業的職能部門眾多,機構設置復雜,會計業務相互交叉難以明確界定,尤其是一些生產制造型的企業,生產工序復雜、涉及生產的職能部門眾多,如果采用會計集中核算的會計制度不但不會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反而會增加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使會計人員長時間忙于內部的溝通協作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會計部門的工作效率。
二、國企會計集中核算會計信息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與會計活動聯系不緊密
在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中,各職能部門僅需對各自部門發生的會計事項填制相應的報表,根據相關的會計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定期進行匯總并交由會計核算中心,而一級會計部門則根據各職能部門上報的會計憑證及報表完成會計確認與計量記賬工作,使得企業的會計記賬核算工作與實際的會計活動聯系不緊密。而會計核算與實際的會計活動聯系不緊密將會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如果職能部門的憑證收集匯總人員對相關的會計活動的理解不到位,或是工作中出現失誤,會計核算中心的會計如果不進行有針對性的查證將很難正確的對相關的會計事項進行記錄。
(二)會計核算與資產管理工作聯系不緊密
采用會計集中核算的國企中,雖然將會計的記賬與核算工作交由會計核算中心進行統一處理,但是各部門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卻無法移交,需要在各職能部門自行進行管理,由此造成了會計核算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分離。由于會計核算中心對各職能部門固定資產的運行狀況、資產管理模式以及固定資產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回報等方面都不夠了解,因此在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方式時,很容易出現錯配的情況,使會計核算過程中固定資產的折舊無法真實反映各職能部門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進而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為企業經帶來的經濟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會計集中核算時會計信息的不準確。
(三)職能部門人員會計知識欠缺
我國多數國企在采用會計集中核算后已不在職能部門設置專門的會計與出納人員,僅設置專門人員對會計事項的憑證與單據進行匯總整理,由此造成職能部門專業會計人員的欠缺。而會計憑證的收集匯總人員由于缺乏相應的會計知識或者會計知識水平不高,對于本部門會計事項的理解與判斷方面也對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其上報的會計信息不準確的現象。另一方面,各職能部門又與工作內容差異較大,對于各類會計事項中風險與經濟報酬的態度與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造成各職能部門之間對于會計事項的判斷標準的差異,使得上報會計核算中心的會計信息標準性、統一性較差,影響了會計集中核算中會計信息的可用性,增加了一級會計部門會計信息處理的工作量。
三、提升國企會計集中核算信息質量的對策
(一)會計核算參與實物資產管理
通過建立相應的會計核算制度使國企的會計集中核算工作有效的參與到各職能部門的實物管理工作中,這樣國企的會計核算中心能夠更好的了解各職能部門的實物資產的狀況以及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模式,使會計核算中心在處理各職能部門理工作時,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做出更能反映企業業務開展情況的會計處理。為了提高會計集中核算中的信息質量,國企會計核算中心有必要對各職能部門下達相應的會計信息工作標準以提高其上報的會計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對于各職能部門季度末、年度末的資產盤點,會計核算中心應指派專人全程參與具體的盤點過程,利用資產盤點工作充分了解職能部門的實物資產管理現狀,從而能夠從對職能部門上報的會計信息有整體性的初步判斷,再結合職能部門會計信息上報工作的具體情況,為其提出合理的會計信息優化意見。
(二)與職能部門合作配合
國企會計核算中心為了提高會計集中核算中的會計信息質量,需要與各職能部門建立緊密溝通協調、密切配合的合作關系,在保證會計核算與記賬工作順利開展的情況下,積極與職能部門交流職能部門的業務發展情況,了解各職能部門的業務類型以及發生頻率較高的會計事項,充分知曉其對各類會計事項的判斷標準以及相應的會計處理,對于會計判斷處理不符合企業規范的行為需要及時指正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意見幫助其整改。另一方面,職能劃分不明、權責界定不清是我國國企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在國企會計集中核算中有必要將會計信息工作的質量要求作出較為明確論述,對于上報會計信息不符合企業的質量要求的需要明確相應的責任人,從而提高相關崗位工作人員的責任感與積極性,促進職能部門上報會計信息的提高。國企會計集中核算相關的制度規定僅由會計核算中心一個部門無法實現,需要多個部門的協調溝通與密切配合才能有效推進,因此會計核算中心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便顯得尤為重要。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廣泛用于財政部門對其管理范圍內的行政管理部門的財務監管工作中,我國一些大型的國企也設置了會計核算中心采用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對企業的各職能部門進行財務工作的管理與監督。針對我國國企的會計集中核算信息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國企的財務管理部門及會計核算中心決策人員可以從會計核算參與實物資產管理、與職能部門合作配合兩個方面入手,提高國企會計集中核算的會計信息質量,提高國企的財務及會計管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石云婷.基于企業財務會計集中核算問題的探究[J].商訊,2019(08):79+81.
[2]高春.如何提高國企會計集中核算的信息質量[J].納稅,2019,13(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