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權
【摘 要】針對汽車企業供應商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本文基于對當前供應商管理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控制策略,同時論述證明其具有一定實用價值。
【關鍵詞】汽車產品;供應商質量管理;優化策略
汽車產品的開發,就是從汽車動力總成、車身、底盤、電控系統、內飾等幾大方面進行開發。汽車主機廠主要做車型規劃與設計,而具體的零部件設計開發與制造,更多的是由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供應商完成。所以在汽車產品開發中,零部件的開發占據重要地位。相應的在汽車產品項目管理中,其供應商質量管理同樣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汽車生產企業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問題需要在考慮到零部件審核、招標選擇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汽車產品各部件品質與產品運行的作用關系,零部件質量控制中的過程數據統計及如何完善企業內部管理等內容[1]。汽車產品的設計生產投資成本與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存在直接關系,資金的投入產生于連續生產管理的各個階段,每個階段中對零部件供應商的質量管理共同構成了汽車生產企業的成本控制內容。由此,供應商質量管理的優化問題已經成為了汽車企業技術管理者研究的熱點。
一、汽車產品項目管理中供應商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汽車產品項目管理中供應商質量管理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來自于下游零部件供應商缺乏質量。汽車生產企業對供應商資質缺乏有效的審核,審核流程不具有系統性,且內容繁瑣、成本過高。這些都是供應商質量管理的主要問題。
(一)審核缺乏權威性
現階段,多部分供應商對自身產品的質量審核都是基于自我審核的機制,一方的審核由供應商內部管理各部門執行,另一方審核則由零部件生產公司質量監管部門進行,這便從實質上導致了供應商審核機制缺乏正規性、權威性、有效性。
(二)缺乏系統的管理
汽車產品公司缺乏對問題進行有效反饋處理的系統流程也是當前汽車產品公司在供應商審核中常存在的問題。在實際過程中,還存在其他問題。其一,汽車產品公司在對零部件進行缺陷檢查時只注重工作的快速性,只選擇一些較易出現問題的部位或關鍵的部位進行審查而沒有對零器件更為全面詳盡的審核機制[2]。其二,發現質量問題后,汽車產品公司缺乏對后期補救措施執行后持續有效的跟蹤檢查制度,因此,對責任人和責任時間的判定會存在許多問題。
(三)審查流程過于復雜
通常來講,零部件供應商對產品交付前的內部審核流程依次為過程工序審核、產品審核、質量審核,最后再組裝階段還要進行多次檢查,這種模式會消耗大量的時間、資金、人力、市場。
二、供應商質量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優化招標管理
汽車企業應當在供應商的招標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從企業的發展戰略上看,合作方的招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具體到實際控制就是要對供應商進行綜合指標評估。首先,對供應商的產品進行全面仔細的質量調查工作,必要時應到供應商現場進行引入審核,對供應商經營管理及整個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面的審查,審查重點確認該供應商過往同類產品的售后故障發生率、零公里退返PPM、交付合格率、價格趨勢、行業口碑等等,通過對這些參量的綜合評價,從Q質量、C成本、D交付三大方面綜合評價選擇出最佳的供應商。其次,依據對相關指標的評估,縮小招標企業范圍,將剩余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納入長期考慮對象,從而只需在初次招標過程中投入較高資源,而在后期合作商談中則大大的減少了招標管理工作量,有利于提升汽車生產企業的生產效率,縮減生產成本,穩定健康的合作關系。
(二)優化汽車質量管理
汽車生產企業對汽車零部件的質量監管工作,應當采取協同合作,責任明確的方式。不同汽車零部件的質量問題由對應的供應商主要負責,汽車企業對產品質量的監查工作與零部件供應商合作完成。首先,汽車生產企業需要對供應商零部件進行抽樣檢測,基于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資料細則使產品質量的各項指標在正常范圍內。其次,加強與客戶之間的合作,對產品質量進行動態追蹤,產品在三包期以內發生質量問題應該及時給與相應賠償或者產品更換,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今后問題的分析與整改,從而全面優化汽車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
(三)提升企業內部管理
任何汽車企業的成功除了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強大的技術團隊,還必須要有科學合理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同于技術人員的培養,它具有系統性、連續性、階段性等特點,我國汽車企業的崛起相比國外老牌汽車企業起步是比較晚的,在某些管理領域尚處于發展階段,管理模式還存在很大完善空間[3]。由此可見,我國汽車企業在進行內部管理優化時應當在借鑒國外先進理念的同時積極開展大膽創新嘗試,促進管理新思維的產生,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的產品質量管理。
(四)供應商質量提升
供應商質量提升就是實現對自身內部管理的優化,生產技術的進步,人員素質的提高。第一,供應商要從生產工藝、檢測技術、加工系統等方面考慮,進行全面升級,同時對產品質量審核指標評估的細則嚴格執行。第二,流水線生產中每一批產品從設計到加工再到銷售都要進行編號,將職工績效與產品后期質量評價充分結合起來,從而在本質上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第三,產品設計與指標設置要充分結合汽車項目,根據市場需求、價格定位以最高性價比為原則準確選擇生產方式。
(五)第三方審核
當前,在汽車生產領域,許多企業的供應商質量管理方法是對第二方進行產品審計,這種審計方式存在可信度不高、審核效率較低、系統完整性不足等特點,實際上這些缺點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汽車企業的審計模式所決定的,其改進空間非常狹小,優化取得的效果是很不明顯的。為此,筆者認為引入第三方審核機制會更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首先,第三方審核是獲得了國家質量檢查體系認證的審核模式,汽車企業通過獨立且擁有相關資質的中介院所或第三方權威結構按照行業標準指標要求和正規方法對供應商產品質量進行系統全面的審核,不僅避免了自身審核權威性不足的問題,也為供應商的選擇提供了可靠評價。第二,第三方審核提供的質量認證書具有很高的說服力,能夠針對問題進行客觀評價。此外,第三方審核的信息反饋有利于為供應商提供改良意見,幫助供應商提升生產效率,從自我質量審核系統的研發考慮,可以節約大量生產成本。
(六)優勢互補協同進步
零部件生產企業可以通過創建專業技術團隊的方式根據審核結果對產品的功能設計、生產加工、后期維護進行更為有效的改良,同時配備專家對供應商進行全面的質量管理技術監督培訓,從而建立一支工作效率俱佳的產品審核力量。零部件生產企業依據汽車企業的反饋信息可以進行技術改進,同時隨著零部件的質量提升,功能更加強大,汽車項目在設計過程中就會擁有更多的改進空間,可以從成本控制、安全提升等方面促進汽車產品性價比的提高,最后讓汽車企業與零部件供應企業達到優勢互補協同進步的目的。
三、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的相關策略研究雖然有助于優化汽車產品項目管理中的供應商質量管理,但是在許多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因此在此問題的研究還應繼續深入,使我國汽車生產企業能夠更加持續健康的發展,為大眾帶來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劉中瑞.供應商質量管理在企業的實施現狀分析[J].智庫時代,2018(49):110+112.
[2]楊德強.汽車產品項目管理中的供應商質量管理[J].內燃機與配件,2018(08):181-182.
[3]楊雷業.供應商質量管理在企業的實施現狀及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09(20):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