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銳 黃瑋
【摘 要】在我國高等院校的黨組織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出現在院校的基層領導班子、教工黨員和學生黨員這三類群體之中。黨建+的工作模式需要將黨建工作融入到教育建設的各個環節之中,并實現黨建工作和本職工作的相互融合這一目標。在具體的黨建工作中根據實際存在的問題,來選擇相應的路徑,并通過正確的理念引導提升基層隊伍的團隊凝聚力,進而提升整個群體的戰斗力。本文主要針對高校院系級黨組織建設所面臨的現實困境進行分析,并為如何實現黨建+模式落實高校院系提供相應的路徑,希望能夠為高等院校的黨建工作起到一些幫助。
【關鍵詞】黨建+模式;高校院系級;黨組織建設;路徑
在黨建工作中要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以確保黨組織建設能夠得到正確有效的發展。而在高等院校黨建工作中要做好對基層組織的建設。一旦院系級黨組織建設存在問題,將使隊伍缺乏凝聚力,甚至影響到整個高校的黨建工作。從整體出發來看院系級黨組織在黨建工作中一般都能夠做到正確的推進,但在具體的工作中缺乏亮點、特色和具體的效果【1】。而想改善這一現象,則必須要針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來進行改善,并結合院校發展的具體特點來創新黨建工作的新模式,以此來提高黨建工作的質量。
一、高校院系級黨組織建設面對的現實困境
(一)高校院系的治理體制有待完善
在高等院校內院系作為主要的基層單位,肩負著多項職能,其建設水平是整體院校黨建工作的重要體現。而目前高等院校黨組織的負責人對黨建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建立出完善的治理體制。首先院系的黨建工作普遍不強,并存在著不斷虛化和弱化的現象。而且在高等院校的績效考核中將黨組織成員的黨建工作和本職工作相互分離,這種業績評定方式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最后院系內的部分領導對黨建工作認識程度不夠,執行力度較低,因此使黨建工作出現了一定的阻礙。
(二)教工黨員重業務、輕黨建現象明顯
高等院校的主要工作是進行教學,而中心工作則是科研,而承擔著相應教學和科研工作任務的對象是專任教師。在這部分群體中大多數都是教工黨員。但在具體的工作中,專任教師沒能認識到黨建工作和自身本職工作的結合,只單純的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2】。主要表現在部分教工黨員單純的重視自己的教學和科研水平,而對黨建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一些黨員在和同事相處問題上,無法做到有效的自我批評和對黨內批評。除此之外,一些教工黨員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表現為和學生之間無法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因此教學質量較低。此外教工黨員由于自身本職工作的原因,所以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完善黨建工作,普遍表現為力不從心,缺乏對黨建和業務工作的互補性認識。
(三)學生黨員個體表現率低、整體活力低
我國的教育部門對學校的黨建工作十分重視,通過各高等院校落實黨建工作,加強對黨員的培養和教育,增加黨員的數量來,不斷的完善黨組織建設。但高等院校在實際黨建工作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個別學生黨員的模范作用不突出,而且相關活動缺乏創新,使得普通學生,對學生黨員沒有足夠的認可,普遍評價不高。很多的學生認為學生黨員和普通學生之間并不存在特別大的差距,只有較少數的學生認為,學生黨員和普通學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二、“黨建+”工作模式的內涵和目標
由于高等院校中院系級黨組織的個體之間存在著工作性質、工作崗位和角色身份上的差異,因此,具體將全部黨員劃分為三類群體。而對于群體的分類,并不屬于是對黨支部的屬性歸類。而黨建+模式的目標是要實現以黨建工作作為主要引領對象,以此來促進其他工作的有效進行,并將黨建工作融入到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之中,使相應的黨組織群體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加強黨組織建設。而高等院校的黨組織要堅持問題導向,并針對具體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積極思考,完善解決措施,通過日常工作為著力點,制定出黨建工作的機制,并明確制度規范,為黨建工作體系提供保障【3】。除此之外,黨組織成員還應加深對黨建+模式的廣度和深度理解,建立出合理的資源共享平臺,這樣有助于將黨建工作融入到本職工作當中,加快黨建工作目標的實現,并可以結合相關的有益經驗,作用到黨建工作當中。
三、高校院系落實“黨建+”工作模式的實踐路徑
(一)提升基層領導班子集體凝聚力
高等院校的黨建工作需要領導班子的正確引領,首先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應有正確的責任意識,并明確分工,建立相應決策的議事平臺,發揮出引領作用。此外還要加強政治思想建設,做好相關的培訓和教育工作,將理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領導班子成員要主動帶頭的參加黨建工作,并在活動中擺正身份接受他人的評議。此外領導班子成員還應將工作重點放在院系的發展上,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方案,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實施相關的措施,引領院系快速發展。在具體的工作當中,黨組織成員要保證廉政的工作作風,并制定相應的廉政建設制度,高等院校的黨組織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發揮出帶頭和監督作用,實行廉政教育,肅清不良之風【4】。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來約束黨組織成員的行為,并將黨組織的廉政風氣和學校的教育風氣相結合。高等院校黨組織的領導人要積極動員,并強化個人魅力,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提高黨組織成員的整體凝聚力。
(二)提升教工黨員群體戰斗力
在高等院校黨組織的群體當中,專任教師具有較高的學歷,從事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能力較強,因此應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加強黨建工作。專任教師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因此應在教學工作的基礎之上,加強黨建工作,并將黨組織建設融入到教學工作當中。黨組織要挖掘教師中的優秀典型,并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鼓勵其他教師進行學習,不斷的完善自我,進而提高黨組織的建設水平【5】。此外還有行政管理人員和實驗室人員,他們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服務師生,因此在做好服務工作的基礎上,也要加強對黨建工作的擴展,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的完善,并加以規范約束人員的行為,加強黨性的培養,為師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學生黨員的培養,并令其在學校的學風建設中起到充分的示范作用,引導普通學生不斷的加強自我,并抵制不良學風,通過良性的競爭,來提高學校的整體建設水平【6】。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等院校院系級黨建工作中,需要在黨建+的模式下不斷努力探索,進而創新出新的工作模式,以此來解決黨建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而且可以激發黨員群體的工作積極性,將自身工作和黨建工作積極地融合在一起,加強高等院校院系級的人力資源建設。此外黨建+工作模式可以針對不同的黨員群體進行分類指導,優化管理,引導發展方向,并將黨建工作中的盲區和不足充分的彌補,使基層的黨建工作煥發出新的活力,進而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參考文獻】
[1]胡思文,畢軼慧.立德樹人視閾下 高校院(系)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黨史博采(下),2018(10):30-31.
[2]張景新.以“黨建+”模式強化高校院系級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路徑[J].教育觀察,2018,7(13):61-63+90.
[3]呂曉飛,柴琳.全面從嚴治黨下省屬高校院(系)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考——基于皖南醫學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踐[J].長春大學學報,2018,28(02):76-79.
[4]張雪,王一俠.加強高校院系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建設的研究和實踐[J].奮斗,2017(12):40-41.
[5]鄒恒,廖小杰,鄭婷婷.高校院(系)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成果檢視及經驗分享——以昆明理工大學信自學院為例[J].文教資料,2016(13):103-105.
[6]高揚元,黃璐,史沁.高校院系黨政聯席會議制度與基層黨組織民主建設評價機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8,22(03):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