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俊麗
摘 要:2015年7月1日,國務院出臺《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確定了包括現代農業在內的11個“互聯網+行動計劃”重點發展領域,農業行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分析了“互聯網+”視域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困境,探討了“互聯網+”視域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對推動“互聯網+”與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農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研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6-004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1? “互聯網+”視域下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1.1? 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互聯網與農業產業實現深度融合,在農業互聯網區域試驗,農業物聯網產品技術和應用模式發布,農業數字建設試點的啟用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試點工作,現代信息技術得以廣泛應用。同時,運用互聯網技術管理農業產業的整個生產過程,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市場營銷,打通各個環節,推動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1.2? 農業電子商務穩步發展
利用互聯網絡平臺進行農業商品交易,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銷售量,提高農業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綜合示范點已覆蓋國內55%以上的縣區,農村地區網絡銷售額達到上萬億元,帶動2 800多萬人就業。在各大電商平臺上,花卉、水果、蔬菜等特色農產品應有盡有。互聯網憑借其廣泛的傳播度,將農產品從田間地頭推向世界各地,提升了農業的綜合經濟效益,提高了農民的整體收入水平[1-3]。
1.3? 農業信息資源開放共享
依托互聯網技術,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優質資源,利用農業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平臺,構建智慧農業大數據系統,搭建農業科技服務信息平臺。大力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主要農作物全程網絡管理、農業物聯網公共服務體系構建、農業種植技術指導,建設農業智能化生產試點等。
2? “互聯網+”視域下現代農業面臨的困境
目前,現代農業仍存在著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和技術不夠完善,農業從業人員綜合素質需要提升,農產品牌效應較低等問題。
首先,農村留守人員文化素質相對不高,對互聯網的概念和內涵接受程度不足,無法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
其次,農村網絡基礎設施條件落后于社會主體水平,農村互聯網覆蓋范圍不夠廣泛,網絡農業的普及率相對較低,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網絡農業”發展速度[4]。
再次,農業發展過程中,大多數農業生產活動是以個體分散和零售為主,未形成產業化規模,品牌效應較低。
3? “互聯網+”視域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
3.1? 加強農村信息基礎建設
目前,農村互聯網普及率較低,離標準的城鎮化水平相差較遠,農村留守人員對互聯網的認知程度較低,必須優化農村地區的網絡環境,普及農村通信寬帶網絡,降低農村網絡資費,提高村網絡使用率,讓農民群眾能夠真正體會到互聯網的便利。
3.2? 加快農業人才隊伍培育
要注重互聯網農業從業人員及新農人的培育工作,建立高質量的培訓基地,持續開展農業從業人員的互聯網相關知識培訓,培育懂技術、會管理、能經營的新農人。政府也可通過政策扶持來引導大學生及農村留守人員,利用農產品進行自主創業,引進“互聯網+”農業信息技術人才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5]。
3.3? 提升農業產品品牌價值
“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的目的是借助信息資源和新技術,實現傳統農業升級。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現代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要扶持當地龍頭企業,打造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園區,打造具有“互聯網+”的農產品知名品牌,提升農產品綜合價值[6]。
3.4? 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傳統農業中,由于信息不暢,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需要經過多道環節,成本較高,而從業者只得到了初始利潤。互聯網的發展能夠使得供求信息充分共享,降低中間流通環節和流通成本,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農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需要不斷壯大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平臺,農村電子商務不能簡單地把農村當成生產端,要把農村歸為市場端,這樣才能真正地促進農村和市場的共同發展和進步[7]。
4? 結束語
互聯網對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在“互聯網+”背景下,為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促進農民增收,需要加快推進互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推廣應用,建立健全農村的物流網絡體系,加強物流網點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智能化農業綜合示范園區,全面提升農業信息技術服務水平,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升農產品品牌戰略,促進農民創新創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吉.“互聯網+”背景下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研究[J].南方農業,2018,12(20):122-123.
[2]郭巍.“互聯網+”背景下太原市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研究[J].河南農業,2018(8):4-5.
[3]李晴,梁瑞華.“互聯網+”背景下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5):179-180.
[4]劉子義,李寶強,齊驥.“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探討[J].南方農機,2017,48(6):99.
[5]樊永華.“互聯網+”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面臨的機遇、困境與突破[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43(2):26-28.
[6]鄧賢鳳.“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分析[J].鄉村科技,2017(2):32.
[7]陳紅川.“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5(16):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