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一波
摘要:新時代開啟了新華章。經過不懈努力,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迎來新課題,賦予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大學生是新時代的人才支撐,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共識,振興中華,實現民族復興。
關鍵詞:新時代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116-03
一、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需要
如今,中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中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矛盾已經發生變化。人民更注重精神需要,對美好生活充滿遐想。這也影響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觀念。新時代大學生將美好生活精神需要作為新奮斗目標,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也要滿足其精神需求。對于每一位新時代大學生來說,關心愛護自己的國家,不僅是每位學生的本分,更應該是每位學生的心之所系及情之所歸,奠定中國夢的實現基礎。
振興中華也是強國過程,傳承紅色文化,繼承革命傳統,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珍惜當下,砥礪前行。讓大學生真切感受到人民在新時代當中的幸福感,以及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熱愛。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無數共產黨人為了大家的安穩幸福,不惜舍棄小家,為祖國奮斗。為進一步完善我黨規章制度,夯實我黨的思想根基,整治歪風惡習,鐵腕反腐。大學生作為新時代主力軍,要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大學生民族復興的使命感及責任感,將愛國情感轉化成效忠祖國的實際行動。要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夯實愛國主義,將紅色文化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增進學生情感認同。學生也要堅定祖國發展的信心,珍惜新時代和平穩定發展的環境,自覺維護中華民族的利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夢想的種子,大學生亦有夢想,只有將民族復興轉化成一個個現實具體的小目標,鼓舞人心、團結一致,讓中國夢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更近。將我們的青春夢想凝聚起來,這就是向心力。這種團結向上的氛圍對大學生起到導向的作用。在逐夢過程中,有許多榜樣值得我們學習,可能是同窗好友,可能是默默奉獻的教師,抑或學界泰斗,都會對大學生起到引領作用。大學生用青春與汗水,鑄就成中國夢,創造新奇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更是新時代大學生的價值追求。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亦應自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滿足學生價值訴求。高校作為培養國家新時代人才的搖籃,要鞏固好大學生思想防線,不忘初心,勇立潮頭,不負使命。
2.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強“四個自信”的需要
首先,新時代大學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增強道路自信的需要。理想信念猶如思想燈塔和力量之源。新時代大學生要掌握共產主義基本原理,筑牢信仰之基;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把穩思想之舵。新時代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水平和自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著我國事業未來的發展,直接關系到黨的基本路線、國家的生命線和人民的幸福線,能否得到真正的堅持和發展,直接關系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定力。新時代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補好“精神之鈣”,才能堅定道路自信。
其次,新時代大學生加強科學理論教育,是增強理論自信的需要。新時代大學生要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學生既要理解馬克思主義,也要真正信仰馬克思主義,找好科學理論教育的著力點,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此同時,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要增強針對性及親和力,調動學習情緒、激發學習興趣,逐步將新時代新使命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增強理論自信。
再次,新時代大學生加強政治信仰教育,是增強制度自信的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立、發展和完善與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有著堅定的政治信仰密不可分。其一,堅定大學生政治立場,決定了大學生的奮斗方向以及奮斗價值。其二,共產黨人的政治信仰能不能被新時代大學生所接受,更直接關系到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因此,政治信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大學生的政治信仰教育,必須引導大學生意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重要性,要讓他們心中有黨,行為有誡,言行一致。讓大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制度自信。
最后,新時代大學生加強文化知識教育,是增強文化自信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環節。文化自信并不是盲目自信、盲目樂觀,而是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歸根到底,要從文化知識上堅定新時代大學生對中國道路的自信,融會貫通,再創輝煌佳績。在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革命精神教育,讓大學生在接受文化知識教育的過程中,樹立核心價值觀,加強文化意識,堅定文化自信。
3.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我國文化的源泉,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動力來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更要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與了解,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學會創新。
首先,文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背景下,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切入點。大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教育對象,更要大力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教育。但在繼承寶貴的精神財富的同時,難免會帶有時代烙印。這就要求新時代大學生學會批判繼承,提煉精髓,同新時代結合,融會貫通,與時俱進。
其次,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思潮多元化不斷影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文化間相互交融交鋒。一方面,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的盛行嚴重侵蝕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歷史虛無主義、文化復古主義并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詆毀,對中國傳統文化盲目地全面肯定或全盤吸納。大學是一個人的黃金時期,更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在此階段,找準大學生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切入點,循序漸進地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新時代大學生的骨血里,增強“精神之鈣”,從而令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
最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養,強調以文育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促進大學生人格的完善,自覺踐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而達到“內化于心,外修于形”的境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輔相成,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強學生文化底蘊,凝聚人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實現以文育人。同時,也有利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整合與提升。
4.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國家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新的時代召喚新的人才。大學生作為時代先鋒,更要努力拼搏。就國家而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關系到為國家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為誰培養這個根本問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了人才的培養質量。新時代人才質量還應該同我國新時代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與時俱進,才能占據人才優勢。時代是發展著的、是進步的,在培養大學生過程中,應擴展國際視野、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向實現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靠攏。
就社會價值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內容。大學生成人成才是新時代社會的目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凈化學風校風,營造和諧健康的氛圍。思想政治教育可采用引導、激勵、榜樣教育的方法,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為大學生成人成才提供一個健康、開放、包容的文化環境,讓每個學生爭當時代先鋒。
就個人價值而言,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以大學生為中心展開,明確大學生為主體地位。目前,就大學生整體而言,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尤為必要與緊迫。個人不能與群體分開,同樣,大學生也不能脫離社會。雖然目前大學生對政治關注度有所提升,但是參與性較低。大學生還沒有真正成為工作崗位上的一員,但卻是新時代社會勞動的重要力量。這還同新時代國家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及實現人才強國戰略存在一定距離。大學生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吸取知識養分,提升自己,豐富精神境界。大學生要學會處理社會關系與人際關系,養成知行一致良好的品質,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因此,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實國家新時代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首先,大學生政治參與性較低。在新時代,大學生對政治關注度逐步提高,但大部分都停留在關注層面,政治參與性較低。其次,教師的榜樣示范性不突出。一些教師的榜樣作用沒有發揮到位。再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針對性不強。新時代大學生個性鮮明,教師教育方法針對性不強。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不強。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僅停留在知識層面,實際效果不理想。
三、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首先,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第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第二,強化德治與法治并舉。即以德治為根本,法律為準繩,不斷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加強網絡的監督與管理。
其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第一,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內容的親和力。在教育內容上,要貼近大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才能增強教育內容的親和力。第二,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針對性。即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教學。第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
再次,增強家庭環境的正向引導力。第一,注重優良家風的傳承。良好的家風是流淌在我們血液當中的,是每個人立世做人的根本遵循。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們,更要積極傳承優良家風,要尊敬長輩,講究孝道。有了對家濃厚的眷戀,對祖國的關心與熱愛,才會產生同祖國休戚與共的情懷。第二,發揮家長的表率作用。每個孩子像家長的一面鏡子,父母的想法行為也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念。因此,家長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發揮家長的帶頭作用。第三,發揮家庭教育與高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家長和學校之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發展,家庭教育與高校教育雙管齊下,形成合力。
最后,提升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第一,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新時代大學生的政治靈魂。所以,我們要擰緊大學生理想信念總開關。第二,增強自身責任意識。作為未來社會重要支撐,大學生必須自覺擔負起國家使命。第三,提升個人品德修養。大學生要不斷提升自身品德修養,成為新時代的棟梁之才。
四、結語
加強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求真務實。認真落實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育人工作,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滿足國家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振興中華,早日實現中國夢。
參考文獻:
[1]王建利,華玉武.“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與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2]蒲清平.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輔導員,2018(4).
[3]白顯良.加強大學生“四個自信”教育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6(9).
[4]蒙秋明.“中國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J].貴州社會科學,2013(7).
[5]朱淼.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德育論衡,2014(12).
[6]駱郁廷,項敬堯.論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論教育,2018(1).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