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瑋瑋
摘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基于農村生產的全面發展,以提高農民收入,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公共管理是針對政府管理里的缺陷而產生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管理對我國農村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上海在提高公共服務管理品質,促進新農村建設為例,對新農村經濟建設中的公共管理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新農村;經濟建設;公共管理
新農村經濟建設是基于社會主義新農村而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實現農村經濟繁榮、環境優美,文明和諧、設施完善為目標,對農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建設。因此,實現農村公共管理的完善,是新農村經濟建設的基礎。
一、新農村經濟建設中公共管理存在的問題
新農村經濟建設并非孤立實現,經濟建設的水平受到各種公共管理方面的制約,包括農村的文化建設,法制健全程度和公共財政對農村的公共事業投入等方面。目前,我國在公共管理方面還存在較多問題,制約著新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
(一)農村基層政府職能不明確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重大任務,新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要依賴于黨和政府的積極扶持和引導。在我國個別地區,政府部門職能不完善,職能劃分不明確,進而使我國部分農村基層政府職能定位與管理上無法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
(二)農村公共管理投入較少
我國大部分農村在公共管理方面缺少必要的投入,大部分資金投入集中在建設農村基層設施建設上,如電網、交通、水利等,在解決民生方面投入的比例偏低,無法從生活上帶來更多的轉變,這與公共事業管理的扶貧職能相違背。
(三)農村公共管理中法律法規執行不完善
我國農村在經濟發展中存在多元化的特點,在多元化發展政策和農業發展政策產生碰撞中,法律法規的解決途徑常常被忽視。因此,在許多農村基層,行政指令替代法律法規的情況時有發生,促使農村基層法規執行力降低的同時,也降低了公共管理在基層群眾中的公信力。
二、新農村經濟建設中加強公共管理的策略
(一)通過農村基層政府職能的完善,加強農村公共管理
農村基層干部在農民群眾的公信力十分重要,基層干部都是通過民主選舉選拔上來具有號召力和創新力,能夠帶動農村百姓發家致富的典范,要切實為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想辦法、做貢獻。上海金山區的發展給全國農村基層政府做出了表率。上海經濟建設發展比較早,上海金山區政府抓住了時代發展的脈搏,通過對本區產業的整合。對所轄地區農業進行了精確地定位,推出一整套相應政策和實施策略,立足農業、發展農業,打造精品農業、精致農業。通過政府的號召力和整體協調能力實現“以小博大”,利用本區狹小資源空間,大力發展“優質稻米、綠色蔬菜、名優瓜果、特種養殖”,通過政府職能改善原有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創造農業生產高端路線。截至2018年,金山區打造了“一葡二桃三莓四瓜”十大核心品牌。可見,基層政府職能不僅在于管,更加在于理。能夠深入挖掘地區優勢,想辦法辦實事,把地區農業引上良性發展的道路,利用地區優勢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提高公共管理的公信力。
(二)實現農村多元化與公共管理的良性循環
我國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受到資金投入方面的限制。我國在以往的經濟政策中更加傾向于城市化建設,重點發展工業和商業。如今,我國城市化建設發展的速度已經將農業遠遠拋到了后面,加大對農村公共管理投入,實現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已經是建設新農村重要途徑。
上海金山區在1997年與中國石化總公司上海金山實業公司聯合建政,實現了以農業為基礎,工業作為第二產業的工農業結合的模式。同時,上海金山區農業農村委員會還加強對“三農”工作的統籌,將公共財政向“三農”傾斜,實現了金山區農業的多元化發展。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發展農村產品加工,用工業發展的理念發展農業,使傳統的農業養殖變成了生產和加工。此外,金山區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是農業和旅游相結合,與文化產業相結合,與體育產業相結合,實現了農業發展的多樣性,提高了金山區農業在全國農業發展中的龍頭地位,促使金山區資金投入逐漸向農業方向靠攏,在金山區經濟建設中,提高了農業的經濟地位。
農村多元化發展必然會帶動公共管理的發展。同時,公共管理服務也會對農業多元化發展帶來更多的商機,上海農業發展模式為我國農業樹立了典范。
(三)實現法治建設與公共管理發展的良性循環
通過發展農村公共管理,實現農村法制化建設是確保農村經濟有序發展的重要手段。沒有公平的競爭秩序,沒有良好的投資和發展環境,僅僅依賴于農民自發行為或政府投入只能是杯水車薪。
上海金山區新義村通過鎮政府的引領下,通過公共財政和非政府組織相結合,大力發展法制化建設,倡導村民自覺知法守法。在村子的主干道設立法制宣傳欄,村部張貼親政廉政格言。不僅如此,新義村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室,解決村內的糾紛,維護村民合法權益。通過律師的深度參與,制定村規民約的修訂,對村規民約的各項條款逐條進行合法性審核,將法治思維融入到了農村的管理中,為村民解決法律上的“隨后一公里”的問題。
通過法治思維建設起來的新義村,創造了良好的投資氛圍,擴大了對外來資金的吸引力。天域集團與金山鎮政府共同參與,共同打造“天域新義園”綜合體項目,大型企業集團資金的注入,讓新義村換發了活力,實現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新型鄉村振興模式。2017年實現了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萬元。
基層政府部門通過公共管理職能,帶動農村法制化建設,創建農村良好的社會秩序,吸引外來資金注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進而促進農村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實現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的良性循環。
(四)加大農村教育投入,促進公共管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