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發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153-02
摘 要 黨的十九大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明確要求,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文章重點關注微產業扶貧方面、扶貧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存在問題的調研。
關鍵詞 精準扶貧 產業扶貧 脫貧攻堅戰 扶貧領域廉潔風險防控 現狀剖析
一、調研基本情況
(一)課題研究背景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要注重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鎮村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黨的十九大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出了明確要求,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二)課題研究價值、意義
當前,脫貧攻堅戰進入系統發力、重點突破、集中攻堅的關鍵階段。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打好扶貧工作攻堅戰是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職責,企業黨委、紀委要切實履行職責,強化監督,才能保證扶貧工作有序、健康開展,扶貧資金落到實處,用在急處。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二、現狀分析/調研發現的基本情況
(一)梅州市五華縣郭田鎮硿南村基本情況
硿南村位于梅州市南部山區,全村共431戶2260人,精準扶貧對象為45戶,共172。2015年人均純收入7016元、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僅3247元。村集體經濟來源單一,每年僅有8000元小水電站的租金收入。
致貧的三個主要因素:一是自然資源稟賦兩多一少矛盾突出。山多地少:盡管硿南村轄區總面積有14.1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積只有873畝,其中水田僅520畝;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積不到0.39畝。二是人力資源缺乏,本村青壯年勞動力普遍外出務工,留守村民多為老弱病殘幼,且文化程度和勞動技能相對較低,各種生產活動均受人力資源不足之影響;三是地理區位較偏,物流成本較高。
受到上述三個不利因素的綜合影響,本村發展成規模的種植及養殖業難度較大。在本地招商引資辦廠較困難。
(二)梅州市五華縣郭田鎮橫塘村基本情況
橫塘村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302戶,人口1756人,精準扶貧對象為33戶,117人。2015年人均純收入7322元、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僅3345元。
橫塘村被廣東省認定為重點幫扶村,全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24畝,山地面積7000畝,水田面積650畝,主要經濟作物以水稻為主。村集體無任何耕地或林地,集體經濟來源單一。2015年,橫塘村集體經濟收入0.3萬元,維持村委日常運作。
致貧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交通優勢;二是受自然條件限制種植結構單一、農作物產值以及經濟價值較低、種養技能缺乏,人均占有耕地面積為0.64畝,主要以外出打工維持生計;三是留守村民老弱病殘幼較多,文化素質偏低,缺乏強勞動力。
三、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經過調研及走訪,兩村暫不具備開發規模性農業產業條件
有兩方面不利因素阻礙了兩村發展規模性農業產業:
一是缺乏帶頭人,硿南、橫塘兩村村委均缺乏有規模農業種植經營的干部,村委缺乏發展本村農業種養殖產業積極性。
二是兩村缺乏連片開發的耕地,五華縣屬于山多地少的山區,兩村的耕地均過于零散,連片土地不大(硿南最大連片土地30畝、橫塘最大連片土地60畝),村集體沒有耕地,集體經濟規模化種植項目需要向農民租地,稍大連片耕地的權屬多(每戶平均耕地不到一畝)村民想法不一;同時也由于近期高速路征地引發的村民觀望態度;經鎮、村、駐村干部近兩個月的努力,兩村仍無法租到連片土地用于發展規模性農業產業。
開發規模性農業產業的帶頭人和耕地均暫不具備條件。
(二)集體項目投資初步分析
兩村現階段暫不具備自行開展規模化農業種植項目,為依托產業引導貧困戶脫貧、增加村委收入進一步完善村內各項建設、進一步打造脫貧長效機制,建議參照地方政府統籌使用扶貧資金等辦法,采取投資現有的或即將開展項目的方式,保證村委及貧困戶獲得穩定的收益。例如:投資有關包裝飲用水項目、投資農業種植。
風險分析:多個農業開發項目均為新啟動項目,經營存在風險。農業基地以及倉庫均為租地,由于農業種植專業化分工,農耕用具均為階段性租借,固定資產遠低于集團幫扶產業資金及其他地方扶貧資金的合計投入。由于本身固定資產不多,無實質性資產抵押,資金投資風險較高。
(三)扶貧領域廉潔風險防控存在的問題
關于加強扶貧領域的廉潔風險防控,往往由于監督主體不清、監督職責模糊化、監督力量的分散,又因其帶有極強的政策性,使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易發、多發。一是監督主體不清;二是監督職責模糊;三是監督力量分散。
四、加強脫貧攻堅戰對策建議
(一)應當清楚地看到,脫貧攻堅戰面臨的任務非常艱巨
從結構上看,現有的貧困大都是自然環境差、經濟發展弱。從群體分布上看,主要是老弱病殘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貧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生產技能的貧困群眾,解決這些人的貧困問題,成本高,難度大。必須強化配套的支撐體系,加大上級幫扶政策支持力度,聚焦精準發力,著力提高脫貧攻堅成效。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就要集中優勢力量,深入推進健康保障、醫療救助、教育等扶貧、低保兜底等重點工作,在突出抓好因病因殘因學致貧問題的同時,注重發現和解決新問題。要建立脫貧長效機制,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壯大村鎮小微經濟和集體經濟上下功夫,培育新動能帶動脫貧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農業、增強內生動力上下功夫。要下大氣力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選好配強第一書記,密切黨群關系,團結帶領廣大幫扶群眾一道奮發進取,動員身邊各種力量共獻愛心,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二)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持在精準扶貧、持續發展、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建立穩定脫貧機制,大力推進產業扶貧,著力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路上全部實現脫貧全部奔小康。堅持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堅持創新創造創業,讓創業者動起來、活起來、干起來、富起來,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要始終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
主動擔當作為,嚴格落實責任,強化監督檢查問責,管好用好扶貧資金,堅決防止弄虛作假、虛報冒領等問題。堅持為民務實,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攻堅克難、堅決推動落實,切實把工作做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始終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四)加強扶貧領域廉潔風險防控的做法
建立由集團黨紀委的主體監督、扶貧工作小組內部監督、對口幫扶鎮紀委協同監督、幫扶地社會監督的“四位一體”立體監督體系,抓實集團主體監督,嚴控風險狠抓預防。注重支部內部監督,夯實駐村干部作風。創新合作協同監督,加強聯動形成合力。全面接受社會監督,公開透明實現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