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敏麗 王慧

【摘要】目的:探析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圍手術期胃管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40例患兒,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比對組,每組均20例。給予實驗組患兒圍手術期胃管護理干預;給予比對組患兒常規胃管護理,比較觀察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喂奶時間以及體重增加量。結果:實驗組患兒住院時間以及喂奶時間與比對組相比,時間較短,P<0.05;實驗組患兒的體重增加量顯著多于比對組,P<0.05。結論:圍手術期胃管護理對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患兒效果明顯,有效縮短了患兒住院時間以及喂奶時間,并對患兒的體重增加有明顯的作用,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圍手術期;胃管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9-190-01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屬于小兒外科中常見的疾病,臨床上通常采取手術進行治療。對患兒留置胃管可以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也有利于患兒在術后腸胃功能的早日恢復,因此胃管護理對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圍手術期患兒有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4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圍手術期胃管護理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開始時間為2016年3月,結束時間為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患兒,通過隨機分組方法分為實驗組(n=20)和比對組(n=20)。以上患者家屬已經知情該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組:男性患兒12例,女性患兒8例,年齡23~240天,平均(131.25±2.16)天,體重2.5~7kg,平均(4.75±2.12)kg。比對組:男性患兒13例,女性患兒7例,年齡25~245天,平均(133.27±2.29)天,體重2.8~7.5kg,平均(4.89±2.58)kg。患兒在一般資料上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可比。
1.2 方法 比對組:給予比對組患兒常規胃管護理,包括在術后留置胃管1~3天,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給予患兒家屬相應的指導等。
實驗組:對實驗組患兒給予圍手術期胃管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1)置胃管方法。術前術后留置胃管各1天。置胃管插入的深淺應該與該患兒前額到劍突下適中,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標記,以免患兒胃管脫出,并將其固定在患兒耳后[2]。(2)術前護理。護理人員對存在腹脹和嘔吐的患兒盡早置胃管,并且進行適當的引流以緩解患兒腹脹,也可在進行喂奶前的20分鐘將0.1%的阿托品從胃管注入1ml來緩解患兒的嘔吐狀況,適當調節患兒酸堿平衡和水電解質紊亂,保證患兒盡快度過圍手術期。(3)術中護理。護理人員要保持患兒的胃管暢通,注意觀察患兒的呼吸以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如果患兒出現分泌物或者嘔吐,護理人員應該及時進行處理。(4)術后護理。護理人員要開放引流胃管,根據引流量觀察患兒胃腸道通暢的情況,并叮囑家屬對胃管做好保護工作,避免胃管脫出。一般情況下,患兒在兩天之內就可以排氣。如果腸鳴音正常,胃液引流量減少,可以經胃管注入適量糖水,兩小時后如果無異常可以拔管,經口注入50ml以內的糖水,兩小時無異常可以進行母乳喂養[3]。(5)保暖護理。患兒營養不足就會出現低體溫的情況,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兒采取一些保暖措施,可以把新生兒放置在保暖箱內,可以對大齡患兒進行遠紅外線輻射或給予電熱毯[4]。(6)心理護理。雖然患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患兒年齡較小,無法通過語言將自身的感受進行表達,但頻繁的嘔吐又會對患兒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懼和不安,他們會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因此需要護理人員溫柔的撫摸患兒,用真切的眼神注視患兒,這樣可以增加患兒的安全感,使患兒感受到他人的關心,有助于患兒成功度過手術期。在術后也要加強對患兒的心理護理,通過輕拍以及適當撫摸緩解患兒因恐懼而出現的哭鬧,也有效避免了患兒因哭鬧引起的嘔吐,可緩解患兒腹部張力,減輕患兒切口疼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喂奶時間以及體重增加量。
1.4 統計學方法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并分析,兩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喂奶時間以及體重增加量行t檢驗,P<0.05。
2 結果
根據表1顯示,實驗組患兒住院時間以及喂奶時間都明顯低于比對組,P<0.05;實驗組患兒的體重增加量與比對組相比,優勢明顯,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胃管置入術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圍手術期十分重要的方法,患兒可以通過胃管得到一些生理營養支持。該方法需要小兒外科護士具有比較高的技術,不僅要注意提高與小兒疾病相關的理論基礎,還要充分重視術前和術后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結尾工作,并且操作前要根據插管的局部解剖和生理特點,核實胃管以及正確的插管方法,這樣才能緩解和減輕患兒的痛苦,以提高治療有效率[5]。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喂奶時間都短于比對組,P<0.05;實驗組患兒體重增加量明顯高于比對組,P<0.05。主要因為在圍手術期胃管護理中,手術前置胃管可以對患兒的腸胃功能起到很好的恢復作用;術中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后提倡縮短胃管留置時間,盡早進行母乳喂養,可以保證患兒在術后恢復的需要,同時也能有效縮短靜脈營養的時間,減輕了患兒輸液帶給家屬的痛苦;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可以減輕患兒家屬的家庭和心理壓力,能有效緩解患兒家屬的經濟負擔。
綜上所述,圍手術期胃管護理干預對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患兒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縮短住院時間和喂奶時間,并且有效增加患兒體重,值得在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穗紅, 位紅芹, 楊毓雯 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評估胃鏡下幽門肌切開術治療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療效研究[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18, 20(11):751-754.
[2] 馬穗紅, 位紅芹, 楊毓雯. 超聲在胃鏡下幽門環肌切開術治療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 2018, 20(10):29-32.
[3] 鄭咸文. 超聲鑒別診斷兒童肥厚性幽門狹窄和幽門痙攣的臨床價值[J]. 中國婦幼保健, 2018, 33(7):1625-1627.
[4] 馬穗紅, 柳建華, 楊毓雯 等. 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在診斷及評估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新應用價值[J]. 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 2018, 29(3):186-189.
[5] 張大坤, 趙永軒, 謝靜 等. 腹腔鏡與經右上腹小切口幽門環肌切開術治療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療效比較[J]. 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8, 43(11):1434-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