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冬


[摘要]目的 研究CBL教學法在可摘局部義齒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9月~2018年7月本校2016級口腔工藝技術專業的50名學生,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名。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法,觀察組采用CBL教學法。比較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對教學方式的評價。結果 觀察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病例卡環設計能力考核成績分別為(78.65±5.96)、(84.59±7.8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7.58±4.87)、(70.24±5.7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191、7.401,P=0.001、0.001)。觀察組學生認為本組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習興趣、能夠增強學習能力、可培養創新能力、可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可提高綜合素質的比例分別為92.00%、88.00%、84.00%、88.00%、92.0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0%、60.00%、60.00%、64.00%、6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00、5.094、4.667、3.948、4.500,均P<0.05)。結論 在可摘局部義齒教學中采用CBL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度以及實踐能力,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關鍵詞]CBL教學法;可摘局部義齒;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83.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7(c)-019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B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7 to July 2018, 50 students majoring in oral technology of grade 2016 in our school were selected ,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erical table, 25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CBL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design ability of the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78.65±5.96) points and (84.59±7.82) point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67.58±4.87] points and [70.24±5.73] point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191, 7.401; P=0.001, 0.001). The inter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ought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 could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study, enhance the ability of learning,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e proportions were 92.00%, 88.00%, 84.00%, 88.00% and 92.0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72.00%, 60.00%, 60.00%, 64.00%, 68.00%),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500, 5.094, 4.667, 3.948, 4.500;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BL in the teaching of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 is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is satisfactory.
[Key words] CBL teaching method;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Teaching effect
口腔修復學涉及到多學科的知識,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谇还に噷I的學生在熟悉了解口腔內科、口腔外科等理論知識的同時,重點掌握口腔工藝美學、材料學、生物力學等修復學的相關基礎學科知識[1]??烧x齒修復工藝技術是口腔修復學中的一門重要專業學科,而可摘局部義齒教學是其中的難點及重點[2-3],涉及到的牙列缺損以及其他口腔內情況存在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可摘局部義齒教學的技術性以及實操性均較強,而原有的可摘局部義齒教學模式以理論學習為主,學生的動手實踐時間較少,在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會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產生不利影響[4]。以臨床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國外的教學實踐中被廣泛應用。本研究旨在分析CBL教學在可摘局部義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7年9月~2018年7月從本校2016級口腔工藝技術專業中選取50名同學開展本次研究,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5名。對照組中,男18名,女7名;年齡17~20歲,平均(18.46±0.33)歲。觀察組中,男16名,女9名;年齡17~21歲,平均(19.25±0.13)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學生均經中考入學;所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正常。排除標準:因請病假、退學等原因無法連續進行學習的學生。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教學法,采用大班教學,利用多媒體、幻燈片講解病例以及可摘局部義齒的修復、卡環設計等章節,學生常規實踐操作。
觀察組給予CBL教學法,具體如下。①案例準備:由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帶教老師準備CBL案例,選擇臨床具有可描述性的牙列缺損病例,預先播放相關病例的資料、檢查結果等信息,由帶教老師給出問題,學生針對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網上查詢等方式尋找答案。②實施方法:在講授正式內容前,將學生分成5組,每組5名。在課堂上引進模型觀測儀,從模型觀測儀的結構(分析桿、支架及觀測臺)、作用、工作原理等方面進行分析,引導學生根據病例描繪導線并設計卡環,由小組進行討論,并派代表講解帶教老師提出的問題,由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補充說明,帶教老師根據學生的講解情況糾正錯誤之處,并予以評價。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由同一名帶教老師對兩組學生進行考核,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導線測繪儀的基本部件、使用注意事項、卡環類型、卡環適應證、導線類型等)、病例卡環設計能力考核,每一項考核成績總分均為100分,>90分為優秀。②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價情況,具體內容包括是否能夠提高學習興趣、能夠增強學習能力、可培養創新能力、可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可提高綜合素質。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考核成績的比較觀察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病例卡環設計能力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評價情況的比較觀察組學生對CBL教學法的評價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是一門專業性強、實踐性強的綜合性學科,學生需要反復觀察并進行實踐動手操作,其中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為其重要部分之一[5-6]。臨床中常遇到牙齒缺失、牙列缺損、牙槽骨吸收變平等復雜病例,若是未掌握病例情況以及卡環設計不當,會對義齒的固位、穩定以及舒適度產生影響[7-8]。
CBL教學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增加具體病例,提出問題,由學生主動地去分析病例,通過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的方式來得出問題的答案;在課堂上,由帶教老師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這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同傳統教學法單向灌輸式的被動教育形式相比較,CBL教學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9-11]。另外,本研究在CBL教學過程中,借助模型觀測器(導線測繪儀)進行可摘局部義齒教學,具有較好的臨床指導作用。模型觀測器是用于確定義齒就位道的儀器,有助于對義齒固定、可摘局部義齒、卡環的設計進行指導,是促進義齒修復成功的關鍵。在課堂上講解模型觀測器的結構,介紹其作用,如其能在固定義齒時對基牙的相互平行、倒凹深度進行觀測,有助于對基牙外形進行修改,從而使卡環能夠放在理想的位置上,為導平面的制備打下基礎;其次模型觀測器可為可摘局部義齒的設計提供指導,能夠明確導線、卡環類型,根據倒凹程度選擇合適彈性的卡環;同時能夠讓學生了解模型觀測器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學生在義齒設計、義齒修復過程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帶教老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針對病例描畫導線,同時設計卡環,通過小組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能夠讓學生在動手實踐操作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CBL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和學習,以實際病例為基礎,采用小組討論式的模式,并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培養學生的卡環設計能力,有助于學生設計出更加舒適的可摘局部義齒[12-14]。本研究中,觀察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病例卡環設計能力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且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認為CBL教學法具有諸多的優勢,如能夠提高學習興趣、能夠增強學習能力、可培養創新能力、可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可提高綜合素質,提示CBL教學法應用于可摘局部義齒教學中的效果良好。楊燕方等[15]的研究結果顯示,采用CBL教學加模型觀測器的實驗組實習生的理論考試成績為(70.45±4.347)分,病例考核成績為(75.40±4.50)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實驗組實習生已掌握可摘局部義齒理論知識,且實際病例卡環設計能力較高,與本研究結果相近,證明了本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及真實性。但是在臨床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CBL教學法的效果,帶教老師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掌握口腔的數字化先進技術,根據可摘局部義齒的發展情況,對教學內容以及科研方向進行及時的調整,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將CBL教學法應用于可摘局部義齒教學中可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為臨床輸送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淦云,毛媛媛.不同護理方法對可摘局部義齒清潔度及口內并發癥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8,17(8):55-57.
[2]李家,蘇儉生.數字化無牙頜個別托盤制作在全口義齒修復實驗教學中的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9):195-196.
[3]潘霞,劉科伽,劉金保,等.PBL、CBL及教學做一體化三種教學模式在口腔修復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12):208-210.
[4]牟星,馬曉麗,羅亞莉.循證思維教學模式在高職全口義齒工藝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8, 36(7):52-53.
[5]武競業,王壯.開放學生實驗室在可摘局部義齒工藝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3):319-320,327.
[6]周琳,儲曼茹,吳夢楠.不同排牙法在全口義齒教學中的效果研究[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2):250-251.
[7]劉晶瑩,樊洪,林欣,等.翻轉課堂在RPD和全口義齒教學中的探索性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12):44-46.
[8]胡潔,唐岳鵬.項目教學法在可摘局部義齒工藝技術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3):120.
[9]林寶麗.小組合作學習在口腔醫學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以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工藝技術課程為例[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22):3381-3383.
[10]金鼎,杜暘,于晉.任務驅動項目教學模式在可摘局部義齒支架設計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9, 37(3):39-41.
[11]吳江,趙湘輝,田敏,等.在可摘局部義齒理論教學中開展PBL教學的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3):205-207.
[12]蔡成蓮,吳開竹.淺析口腔修復學教學中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59-60.
[13]胡丹丹,吳琳.可摘局部義齒臨床應用和研究現狀[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8,11(8):498-503.
[14]郭建康,邢兵.項目教學法在高職可摘義齒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2):51-53.
[15]楊燕方,劉海霞,趙清娟,等.CBL教學法在可摘局部義齒教學中的應用[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15,24(1):50-52.
(收稿日期:2019-04-02?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