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戰南
【摘要】裝配式建筑是工業發展和科技發展的產物,它運用現代建筑技術、材料和工藝技術,建造耗時短,有效避免了大空間和工期緊的問題,建筑非常的時尚漂亮。我國決定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高度肯定裝配式建筑具有節能環保、提高建筑安全性、化解過剩產能等功效。然而隨著裝配式建筑的普及和飛速發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顯著的問題,例如建造成本遠遠高于傳統建筑、一體化的體制沒有形成、運輸成本大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因此本文立足于分析裝配式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問題分析;對策研究
裝配式建筑近年來迎來發展的高峰期,在各大城市以及農村地區都非常普遍。所謂裝配式建筑就是提前在工廠預制好部件然后在工地進行簡單的組裝和布置而成的建筑。也就是在工廠里就生產出內墻、外墻、樓梯、陽臺等房屋的必備部件,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在施工現場經過簡單、快速的組裝就可以完成的建筑[1]。
裝配式建筑應用比較多的形式是新農村、高層小區、別墅和辦公樓。裝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的特點:工廠快速定制、工地快速組裝、不受天氣等外界因素影響;還具有生態環保的特點:節約土地20%、節約材料20%;裝配式建筑風格多樣:戶型多樣、內部空間尺寸多變。
1、裝配式建筑發展遇到的問題
我國的裝配式建筑還處于嘗試階段,相關的行業人員還在不斷探索、不斷嘗試,并且在不斷改進,以提升生產工藝和建造效果,逐漸形成一體化建筑流程。由于裝配式建筑工藝發展還不成熟、完善,因此在實際建筑施工現場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阻礙裝配式建筑的全面普及和大力發展,是當今需要直面并盡快解決的問題。
1.1裝配式建筑的成本相較于傳統建筑更高
經實地調查發現裝配式建筑生產成本較高。與傳統建筑相比,每平方米增加成本500元左右。裝配式建筑在前期工程費、主體建筑工程費、主體安裝工程費、室外管網費用、開發間接費5個方面的費用明顯高于傳統建筑的費用[2]。究其原因主要是預制構件的設計階段、構件生產階段以及運輸階段加大了損耗。例如由于設計人員的能力不足或者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導致設計的產品不符合標準,就可能造成部件的返工,重新生產,造成資源和資金的浪費,成本的提升。再比如裝配式建筑工廠生產的部件都較大,也比較重,運輸要求和成本也比較高。
1.2裝配式建筑比傳統建筑重,增大了混凝土的用量,施工工藝水平較高
傳統建筑的樓板厚度通常為100厚,而裝配式建筑的樓板厚度為60厚,疊合板加70-80厚現澆板,總體厚度達到了130-140[3]。這樣的樓板在施工現場用混凝土澆灌融合時,增加了混凝土的用量,增大了自身結構自重。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材料消耗增加,而且結構自重的增加也會提升對基層建筑質量的要求,對生產工藝的要求也提高了。
而且預制墻體結構之間的連接采用注漿,施工質量要求高,施工難度相對較大。預制墻體還要考慮吊裝及固定,預埋件、螺栓等使用量會有增加。
1.3沒有建立裝配式建筑的一體化機制,整個建筑過程缺乏有效管控
裝配式建筑的整個建造過程應該是有規劃的、有管控的、有條不紊的進行的一體化過程,從建筑地的選擇、預定部件的材料及生產工藝的要求、部件的型號及數量、運輸設備、施工人員、工期、現場管控人員等都應該有明確的規定和細則要求,嚴格按照標準來執行。然而實際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往往缺乏有效的管控,各個環節可能比較混亂,生產效率和質量得不到保障,出現問題時也找不到具體的責任人。
2、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問題應對策略
針對以上論述的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筆者結合文獻報道以及實際調查結果提出以下幾條應對策略,希望能改善當前裝配式建筑的現實情況,推動其發展和廣泛應用。
2.1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引導有關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提升裝配式建筑的質量
筆者認為政府應加大對裝配式建筑的支持力度,加強引導和服務工作,政府要統籌保障性住房規劃、設計、城建和物業管理,同時利用政府審批的權利,制定審查制度,適當向裝配式建筑傾斜。例如在一些大型項目中采用裝配式建筑,在一些政府工程建設中運用裝配式建筑;另外,政府還應該促進各部門之間的聯合協作,比如施工部門、部件生產部門、運輸部門、承包商之間的協作,推動建立完整的裝配式建筑施工體系和一條龍機制,這樣有利于保證施工的流程、保證每一個環節之間的有效銜接,進而保證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和建造效率。
2.2規范立法,嚴格審查施工人員資格、建筑材料以及裝配式建筑的質量
當前對于裝配式建筑我國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體制與監管要求,這不利于裝配式建筑向更專業化、先進化的方向發展。要建立健全法律體制和生產規范,提高要求和標準。首先對于部件設計生產人員和施工人員都要有詳盡的技術培訓過程,而且要按照標準嚴格的考核,只有達到要求、具備資格的人才能參與裝配式建筑的生產過程。其次對裝配式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以及組裝的情況也要進行審查,使用的材料要無污染、無公害、符合使用要求,房屋的組裝要安全穩固,能夠應對一定等級的災害。要出臺相應的法律標準,嚴格規范人員、材料、房屋建筑的水平和等級,切實保障裝配式建筑的質量。
2.3優化生產工藝,改進生產技術,提升建筑質量
裝配式建筑走綠色化生產道路,改變傳統建筑業落后的生產方式,采用新型的生產材料,時刻秉持低碳環保的理念,并且不斷優化生產工藝,逐漸改進技術,發展前景越來越廣闊。例如現代的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用人量大幅減少,不用搭設外腳手架,降低安全隱患;采用低碳環保的生產建造方式,每百平米減少5噸建造垃圾;而且解決了傳統建筑方式普遍存在的滲漏、不隔音、不擋熱、精度差等“質量通病”。
2.4改進設計方案,樹立科學、先進的設計理念
裝配式建筑在設計時首先要滿足合同中裝配面積的要求,其次要從開發角度選擇可分期開發的單體,盡量不選擇樣板區、先開盤區域;預制構件堆場及吊裝方便經濟,預制構件生產和運輸就近原則,設計裝配式建筑時要考慮多個方面的構成要素,主要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木結構、鋼結構。
結語:
綜上所述,裝配式建筑是未來建筑行業發展的大方向,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這些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政府的支持以及各個部門、團隊的密切配合必然能夠得到改善。因此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引導有關部門齊心協力,共同提升裝配式建筑的質量;規范立法,嚴格審查施工人員資格、建筑材料以及裝配式建筑的質量;優化生產工藝,改進生產技術,提升建筑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晴,李素蕾,吳廣源,郝怡忻.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價值工程,2019,38(13):47-50.
[2]呂明.裝配式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8(12):225+227.
[3]冷洪君,孔亞騰.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問題及對策[J].居舍,2018(17):4+83.